分享

【社史钩沉】西泠印社藏品的种类·可移动文物之印谱类、印屏类

 青木森森 2018-03-01

可移动文物——印谱类 | 印屏类


(二)印谱类


| 印谱为中华文化特有的书籍形式,是专门汇录历代印章作品的书籍的通称,亦称“印存”、“印集”、“印式”、“印举”等,是了解和考证印章文字源流的依据。印谱的版本分原印钤拓、木刻翻摹、摹刻、影印等多种,最珍稀的是能保存原作风貌的原印钤拓印谱。原印钤拓印谱,对纸张、印泥、印蜕排布、版式装帧设计及操作人都有较高的专业要求,有的往往仅制作几部、几十部,最多不超过百部,因其数量极少,且能够流传存世的更是凤毛麟角,印谱收藏大多可遇而不可求,尤显珍贵。


社藏印谱一角


| 印谱一方面可供人鉴赏、研究或收藏,另一方面为篆刻者提供临摹、借鉴的蓝本,更重要的是研究篆刻发展史、文字学、史学的资料。


| 我国的印谱史载起源于宋代,编集最早为北宋徽宗时期的《集古印格》,但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印谱,是明代隆庆时期的顾从德于明隆庆六年(1572)编辑的《集古印谱》,这套印谱一套六册,线装本,其中收录的玉印150余枚,铜印1600枚,系作者本人收藏及搜集的印章。《集古印谱》开创了原印钤盖印谱的先河,在金石界引起了很大震动。《集古印谱》在题列编排、用笺规格、译文考证等方面都极其细致,为以后的印谱形制奠定了基础。明清两代篆刻艺术有很大发展,更加重视对有助于文物制度和官制研究的古印章的考证,故印谱的集录与探讨盛于前代。但印谱始不为皇家重视,多流行民间士大夫阶层。“盖古铜印章,前人多薄为雕虫小技,传世谱录藏书家亦不重视,以为只足供篆刻之用耳,以天府之渊浩《四库全书》即未收印谱,仅存目著录《宣和印史》及‘顾氏印薮’而已。”西泠印社藏清汪启淑《飞鸿堂印谱》,清陈介祺《十钟山房印谱》均为难得的珍品,煌煌之集大成,闪烁着篆刻艺术的智慧华章。西泠印社收藏的秦汉玺印和明清各流派印的代表作品,及明清印谱(其中多部属孤本)的史料性及专业性,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成为研究印学的重要史料资源。


| 近现代以来大型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从文字学、史学的角度重视古印谱的收集,把它作为一个特殊书籍门类以庋藏。西泠印社成立前后,创始者或个人、或以西泠印社名义出版了大量的古玺印谱和近人印谱,亦重视收藏古印谱。

 

| 西泠印社印谱收藏主要以收藏家张鲁庵捐献的明清印谱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起来的,大多为珍贵文物。


(三)印屏类


| 印屏多为条幅式,是印人篆刻作品悬挂展览的重要形式之一,也称“印式”、“印举”等,印屏大约产生于清未民初,它是印章图形展示的一个进步,直观简捷,表现力强。也是辑集印谱资料的一个补充,有较强的观赏性。其存在状态介于印谱与字画挂件之间,是一种借鉴样式,通常印屏的尺幅不一,格式不一,因需而定,一般装裱后如屏风大小,美观大方。印屏的用材有连史纸、宣纸,或用绢、绫、蜡笺、粉笺、麻纸等相对特殊的材质。印屏制作讲究选印、钤印、拓款、题签、粘贴等过程。



| 西泠印社现藏民国时期印屏多为社员捐献,亦有西泠印社首届篆刻艺术展以来的现代作品、历届社庆金石书画大展中均有印屏展示。


社藏印屏 朱醉竹篆刻




责任编辑:朱小雨、黄燕萍



您的转发与点赞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鼓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