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过一个帝王级的元宵节?有图有真相!

 zdjphoto 2018-03-02



元宵节是一个寓意丰盛的大日子

是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

是要好好“闹”的🤔



皇帝是怎么

闹元宵的?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可见一斑


▏从右往左看▕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佚名宫廷画师

横624厘米,纵37厘米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幅创作于

500多年前的精美长卷

是非常珍贵的史料

可惜作者不明

长卷中的每一个细节

都在展现明宪宗时代

明代宫廷元宵节的盛况



明宪宗 

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原名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




那么今天

我们就一同探寻

明宪宗是如何过节的~


 

乐图主要分为

个场景



01


宪宗坐在有顶篷的VVVIP龙椅上

津津有味地看太监和童子放烟花

胆子大的拿在手里放

胆子小的放地上

烟花爆竹像粽子似的

捆在一起放在木匣里

你发现没?

宪宗边上太监们的衣服

像不像今天的朝鲜国的国服?

其实就是一回事儿


《明史》记载 

外国君臣冠服。洪武二年,高丽入朝,请祭服制度,命制给之。二十七年定蕃国朝贡仪,国王来朝,如尝赐朝服者,服之以朝。


这就是说

当年朱元璋时期

高丽族来朝拜天朝

请求明确祭祀、服装的制度

朱元璋就确定了各个蕃国

朝拜、进贡的礼仪

也规定了蕃国的国王来朝拜时

必须穿着赏赐的服装



02


再看

此时宪宗换了一套装束

来到栏杆边张望

其实宪宗穿得比较随意

远没身边的官员那么讲究

可以看出宪宗此时

比较放松、愉悦

再比如

他看着孩童的眼神

可以说是很慈爱了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围着货郎

叽叽喳喳要买东西

这里要说一说中国画里的

“货郎”

他们其实就是流动的“多宝阁”

一副扁担

琳琅满目

扁担篮子里放不下

就插在腰带上、甚至插在头上

售卖的货物主要是生活用品

在当时

货郎起着商品流通的作用

甚至可以兼职郎中、打小广告

进宫的货郎要讲究许多

扁担要玩出花样

做成环形龙骨!

用普通竹篮当然太简陋了

木制手推车则显得拉风得多

货品也相当精致

比如花瓶、吉祥寓意的彩灯

中国结、葫芦、靴子、对联

风铃、佛像、面具、乐器等

其中最受小孩子欢迎的

自然是灯笼

它们非常“具象”

大象,意指“太平有象”

马,意指“马到成功”

蟾蜍,意指“蟾宫折桂”

此外还有

螃蟹、兔子、官员灯

值得一提的是

在货郎背后的背景中

有两个小孩围着炭炉取暖

可见天气之寒冷

而放置炭火炉的这间屋子有太师椅

背有屏风

屏风有山水

是典型的明代家居范式

正所谓

“一花一世界,一泪一沧海”

对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来说

一屏风也是一世界

可以卧游

可以避世

可以风花雪月



03


此时宪宗换了浅黄色龙袍

再次坐了下来,看戏

并接受藩国进贡与祝福

变装表演和杂耍

是古代元宵的保留节目

行乐图的戏曲场景是

《三英战吕布》

值得注意的是“竹马”的道具运用

在现乡镇节日中依然可见

戏班子后面

跟着的是外国使节献宝队伍

队伍里有神兽、珊瑚、元宝

使节们肤色各异

紧随着外国使节的是一个乐队

有心者可以一一辨认

中国古代乐器

至于杂技表演

简直是明代版“超级玛丽”啊!

有跳圈圈的、有倒立行走的……

最惊险的是一个躺在圆桌上的男子

一边吹笛子

一边用一只脚撑一根杆子

杆子顶部一位男童在摇旗呐喊

而这面山形墙一样的东西

现在我们大概没有直观印象

是当年勇松柏树枝搭建的灯棚

据说是仿造玉皇大帝的萌宠

巨鳌的样子制作的

因此被称为“鳌山灯棚”

各式各样的彩灯都能看到了

彩灯之间

有喜欢到处串派对场子的八仙们

 元宵节成为法定节日始于汉文帝

而成为全民节日要感谢唐玄宗

放假三日

据说造了可以挂5万盏灯的巨型灯塔

BlingBling闪耀整个长安城

从燃灯到有烟花爆竹

和杂耍曲艺的闹腾

则是到了硬件发展极为先进的宋代

到了明代

从朱元璋开始

规定从正月初七开始上灯

一直到正月十七才落灯

持续十日

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元宵节

所以

有时候我们迷恋艺术

其实迷恋那些

我们无法再体验到的文明

江山易改

人生苦短

唯艺术长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