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剖学,剖开你的所有秘密!

 王志斌s1e5v8m6 2018-03-03

今天是法医秘史小组年后的第一次更新,想必大家已经开始紧张繁忙的生活。所以,今天我们聊个不太费脑筋的话题吧!

这话题还要从我们组年初六的特别刊(《写出法医秘史的人,正和你们擦肩而过!》)说起。特别刊中提到,我们组的成员在入组时都会得到一套完整的《人体解剖学》课件。理由也很简单: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有体会,无论哪一门学科,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该学科的绪论部分,并且强调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是一门桥梁学科,衔接了今后你要学习的所有学科。

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解剖学”,作为一门医学生的必修课,真的是名副其实的“桥梁学科”。无论你从事的专业是护理学、临床医学,还是法医学、药学,都离不开解剖学。从一句医科院校对医学生主干课程的总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解剖学的重要性:所谓“三理一剖”中的那一“剖”,指的就是解剖学!也正因为如此,作为经常撰写医学相关文章的我们,才要求组内每一位成员手中都要有一套解剖学课件,以便对自己撰写文章的专业性起到参考作用。这更是基于我们组的座右铭: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假如你不专业,那么就学得专业。”


——我在你左右

好了,下面进入今天的正题。


法医秘史|第22辑

解剖学,剖开你的所有秘密!

今天的文章,我不打算像教科书一样面面俱到地和大家聊解剖学,这不是一天能说完的,更不是简简单单一篇稿子就能概括的。所以,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这门在不学习医学的同学眼里,既神秘又陌生的学科——解剖学吧。

1
 解剖学的发展史

像学习其他的学科一样,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史。

国内: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00200年)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出,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开始了对人体的探索。

还有史料记载,新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下令将公孙庆处死,并命太医尚方与巧屠一起解剖尸体,不仅度量其五脏,且“以竹筵导其脉,知其始终”。

而在两宋时代,出现了很多与解剖学有关的书籍,在这里我只提一本与我们小站题材有关的书籍——宋慈的《洗冤集录》。这本书详细记载了人体的骨骼和胚胎学知识,但是唯独没有内脏!没有内脏!没有内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解剖人的尸体是绝对的禁忌,虽然也有医书对解剖学有一定的介绍,但那仅仅是凤毛麟角。在当时,没有人愿意背负着叛逆孔孟之道的恶名,去干解剖尸体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这一思想,直到晚清,还在影响着中国人,这就造成了我国近百年来解剖学发展的停滞。

直到中国近代第一代西医黄宽(1828~1878年),于咸丰七年1857年)在英国的爱丁堡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南华医学校承担解剖学、生理学和外科学的教学工作。他在1867年亲自解剖了一具尸体来进行教学。关于中国近代早期的解剖,我们小组也有专门的文章《从102年前,中国第一次公开的人体解剖说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阅读。

西方:

介绍完中国,我们来看看西方。首先在解剖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两位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他认为心脏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对头骨作了比较正确的描述,被视为解剖学的鼻祖。

另一位重要的人物是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他进行了大量的动物解剖,提出心是血液循环中心,并且对神经与肌腱进行了区分。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将动物解剖所得到的结论,盲目地用于对人体结构的解释,其错误理论影响了后世医学数百年。

在之后的西方医学界,解剖学人才辈出。例如盖伦(Galen)(公元130~201年),著有《医经》一书。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方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记载有许多解剖学的知识,对血液流动、神经分支和脑、心等器官都有较具体的描述。

此后,由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教会黑暗统治被动摇,反而为“尸体解剖”创造了发展的温床。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公元14571519年),他解剖了30多具尸体,用蜡灌注人体管道从而探明血管的走行,证明了血管起源于心脏;并且制作了人体骨骼解剖图谱,描绘精细正确,为后世的骨骼解剖奠定了基础。

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年)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亲自从事人的尸体解剖工作,对人的构造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最终在1543年出版了《人体构造》这一划时代的解剖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地记述了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与构造,对当时人们提出的一些错误论点予以纠正,为医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奠定了人体解剖学的基础。      

威廉姆·哈维(W.Harvey)(1578~1657年),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以事实证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首次提出心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开创了动物实验研究的道路,对生理学从解剖学中划分出去,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之后,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发明了显微镜,使人们终于有机会观察到人体的微观结构。这一时期的解剖学的代表人物是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年),他利用显微镜观察到蛙的微循环血管,证明了动脉与静脉相连通,为微循环学说的建立提供了微观的形态学基础。

解剖学家相片,A:希波克拉底,B:盖伦又名伽林,C:哈维,D:维萨里又名维扎里;图片来源网络。

     

2
 解剖学的分支

介绍完解剖学的发展史,下面我们聊一聊解剖学的分支。解剖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形态科学,分为微观与非微观两种。非微观也被称为巨视,故而相应的解剖学名词为巨视解剖学微视解剖学,二者又各自有自己的分支。

一、巨视解剖学:有四个分支
1

系统解剖学:

以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来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局部解剖学:

以人体的某一局部(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等)或某一器官,重点描述人体器官的配布位置关系及结构层次等。

3

断层解剖学:

顾名思义,就是将人体标本切割成相同厚度的切片,从而研究人体每一层次的结构。这一学科最大的应用是在CT与MRI技术上。

4

外科解剖学:

基于外科应用的解剖学,主要知识均为了在手术操作中的应用。


二、微视解剖学:
     

一共有三个分支,他们的共性是:都是在显微镜下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分别是:组织学,胚胎学和细胞学。

 

3
  解剖学著作

以上就是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分支了。那么在解剖学领域有哪些比较著名的书籍著作呢?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

首先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Gray’s Anatomy》《格氏解剖学》,该书一经出版,轰动了整个欧洲学界,并且很快被翻译为多国文字。书中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结构说明。目前我国的版本为中文版第39版,另外还有配套阅读的《格氏解剖学英文版学生用书》。

第二本,就是著名的《奈特解剖学图谱》了,作者奈特博士是一位传奇人物,早年学习艺术,后来转攻医学。作为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他参加过二次世界大战——这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奈特博士去世后,留世的图谱作品据说有20余万张,由他的学生整理并陆续出版,目前国内已出版的奈特图谱一共为13册。


解剖学教材封面,图片来源:作者截图自个人收藏的电子书封面。

 


A:《Gray''s Anatomy(格氏解剖学) 1903年版本内页;B-C:1903年版《Gray''s Anatomy(格氏解剖学)正文以及插图;D-E:《Gray''s Anatomy(格氏解剖学)》中文版 第39版正文以及插图;F-G:《Gray''s Anatomy(格氏解剖学)》英文版学生用书的内文以及插图。图片来源:作者截图自个人收藏的电子书内文。

就像高等数学一样,解剖学即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类工具。一个人生前可能会对周围的人撒下一个弥天大谎,无论他掩藏得多麽巧妙,在死后都会暴露无疑。而解剖学正是将这种谎言翻译为事实并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工具之一(其他的工具学科还包括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本小组会在今后的文章中陆续介绍)。法医就是运用这门语言的专家,有了这门工具的帮助,法医成了名副其实的“尸语者”。比如:一个人生前的饮食状况、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都会通过他的尸体反应出来,从而可以勾画出这个人的人生轨迹。

美国著名的尸体鉴定专家让·皮埃尔·拉阿里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做《摩天大楼下的阴影——纽约形形色色的死亡》。其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美国某教派的教主声称自己可以不吃不喝,并且有一天会死而复生,几十年来他确实让人坚信他真的不进饮食。由于他的教众坚信他会死而复生,他死亡后尸体被送到了纽约陈尸所的皮埃尔那里。这些信徒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听一听冰箱里的尸体是否活过来了,直到法医署长下命令坚决执行解剖,于是尸体说出了真相:他死于心肌梗死,被发现的时候,已经开始发生了早期的尸体变化,这意味着他已经无法复活了;此外,他的胃里充满了没有消化的牛排和红酒等食物。后经警方调查,几十年来他都是偷偷地出去吃东西。(几十年都没被发现,果然也是蛮拼的!)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解剖学是如何对法医的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吧!嗯嗯!



在本文即将结尾的时候,作者还想要啰嗦几句。作者在老秦的读者群时,经常遇到私密作者索要解剖学标本图片以及解剖学视频的人士,作者当时在群内作科普用的图片也被转到其他群作为刷存在感和装高冷的道具,所以我想在此给各位一些提醒:

1.解剖学作为医学基础课,实在没必要用于高冷装逼,因为这门学科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另外,对于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很容易被专业人士问得哑口无言,从而导致装逼失败。

2.对于真心喜欢医学以及法医学的同学,在完成本职的工作以及功课的前提下,还有能力和时间阅读医学书籍的,我推荐大家不妨从解剖学入手,它会为你今后阅读其他医学科普著作时打下一个坚实的形态学基础。书籍建议选择目前医学院校统编的第八版《系统解剖学》教材。不一定死记硬背所有内容,了解基本知识即可,比如各部位骨骼的结构特点,大血管的分类走行。

3.不久前,老秦在小站刊登了一篇辟谣各种毁尸灭迹、杀人手法的文章(《巧妙的杀人和处理尸体的方法?都是假的!》),文章中提到的那些所谓的杀人和毁尸灭迹的脑残手法,无不显现出原作者对于医学基础知识的无知与匮乏。因此,希望通过本文,读者们可以科学理性地对待这些谣言。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绝不代表小站观点。

 

最后,我打算用《The Lancet》中关于解剖学的一篇文章的开头作为本文的结尾(这篇文章的中文全文不久也将会刊登于本小组)。本次为遵循原著精神,在这里使用英文原文:

“I profess to learn and to teach anatomy not from books but from dissections,not from the tenets of Philosophers but from the fabric of Nature.”

 

——William Harvey

 

  

参考文献

[1]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M].8.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