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落冲突高频发生,卡扎菲的统治是该怀念还是该被推翻?

 范雍祈求上天 2018-03-03

2月24日,在突尼斯东南部的库夫拉地区,泰布(Tebu)和扎维亚(Zawia)两个部落的代表在为期两天的会议后签署了和解协议。该协定规定了和解的主要原则,包括行动自由、对罪犯的个人责任以及平等获得服务而不受歧视。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这次会议由联合国驻利比亚支助团(联海支助团组织。这两个部落同意在一个月内组成一个和解的最高委员会,会议一并审查了以前和解协议所取得的进展。


与会者还呼吁在库夫拉建立一个中立的安全部队,以保护各机构,为该地区提供社会服务和一系列发展项目。


部落分立的历史状况


历史上利比亚往往被视为地理名词,而不一个国家名称,这是源自部落的分布状况。利比亚的西部、东部和南部三个地区因自然条件在历史上就处于分裂状况。独立前就被分为了三大部分:以的黎波里为中心的西北地区、以班加西为中心的东部地区的昔兰尼加、利比亚南部的费赞。


利比亚地形图

来源:ezilon


看利比亚的地形图可以知道,90%以上的地区都是沙漠或半沙漠的地形,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三个地区的之间的交往并不密切。而且由于地理分布原因接触不同的外来文化,的黎波里塔尼亚是重要的港口,属于马格里布地区;昔兰尼加与埃及交往密切;费赞则多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联系。因此这三个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特点。

 

殖民时期的部落


利比亚独立时民众的国家意识与国家认同的水平较低,但部落和地区认知因历史条件居于主导地位。意大利的统治在利比亚可以说是影响深刻,同时期的部落也展现了其重要的政治地位。


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期间,赛努西教团武装抵抗意大利的统治。但教团的势力不敌殖民统治者,遭到了严重的镇压,领袖奥马尔·穆赫塔尔也被处决。同时意大利的殖民统治者也并未能中断同部落的联系,还需要部落的社会组织基础来加强其统治。


利比亚族群和部落分布图

来源:wordpress


在二战期间,部落作为政治和军事力量再次发挥作用。但即使1951年利比亚实现了独立,大部分的利比亚人还是更倾向于承认自己的部落身份,而非公民身份。部落林立和殖民历史使得利比亚一直处于无国家状态,而这种无政府的国家形态又使部落得以进一步延续,两者相互补充。


卡扎菲统治时期的部落


2011年卡扎菲政权倒台,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似乎并没有实现孟德斯鸠理想中的西方式民主和自由,相反随之而来的却是战争和暴乱,这也使人民陷入深思,卡扎菲的独裁统治是该怀念还是该被推翻?


在卡扎菲时期,人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好的改变。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万美元。卡扎菲将国内石油、天然气的控制权收归国有,国家还会把石油的收入按比例打入民众的个人账户。利比亚也拥有着较高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甚至让西方民众都羡慕。例如教育和医疗完全免费;新人结婚可以向政府申请5万美元的资助和一套别墅住房;汽车遍布街道,汽油的价格也很便宜;粮食、茶叶等生活用品都有补贴;通信完全免费。 


而如今的利比亚,石油控制权又落在了美国手上,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断,人民的福利没了,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卡扎菲

来源:csmonitor


对于强势的部落问题,卡扎菲有自己的政策。卡扎菲属于卡达法部落,这个部落早先是利比亚的边缘人群,人数只有几万人,但是由于卡扎菲的扶持,发展成利比亚的第三大部落(约15万人)。此外卡扎菲的精英兵力、贴身卫队也均从卡达法部落挑选。由此,卡达法部落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力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其他部落则是严格控制其部落首领、封锁言论。


卡扎菲认为部落主义对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部落强烈的排他性会产生分裂社会、人民的影响。因此,卡扎菲拒绝部落的领袖担任任何政治角色。同时革命指导委员会采取行动削弱人民对部落的身份认同。总的来说,卡扎菲政权旨在削弱部落所扮演的政治角色。


但是卡扎菲也认为部落势力不能忽视,部落作为一种构成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凝聚力,并且也是他个人力量的来源之一。为了获得部落对政府的支持,卡扎菲承认部落对社会层面的影响以及其合法性,恢复了部落的某些重要功能,这标志着卡扎菲政治上排除部落势力的失败。90年代在外部压力剧增的情况下,部落成为维护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和稳定国内局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尽管卡扎菲一直想削弱部落在国家中的力量和地位,但是部落作为社会重要的组织构成,部落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甚至成为政府的依靠力量。


以月为频率的部落冲突


利比亚现共有2000多个部落,中等的有100多个,规模较大的有50多个,其中一部分还是越境居住,它们在利比亚国家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三个部落,即瓦法拉(Warfalla)、图阿雷格(Touareg)和卡达法(Qadhadhfa)。部落之间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冲突频繁爆发。


2015年11月23日,利比亚南部两个部落签署了一份和平协议,同意结束双方因争夺油田引发的冲突,这为利比亚南部长达4年暴力冲突的结束带来了希望。


2016年4月21日,一名非洲图布部落成员的死亡,引发了该部落与一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对峙,双方随即爆发冲突,造成5人死亡;同年2月,这两大部落曾在库夫拉镇发生争斗,造成100多人丧生,在次月图布部落的领导人以保护自己的

部落成员的口号,威胁宣布“自治”;



2016年11月17日利比亚南部城市萨卜哈附近,卡达法(Gaddadfa)部族人养的一只猴子扯掉了奥拉苏雷曼(Awlad Suleiman)部族一名女孩的头巾,引发了两个部族间的激烈冲突。双方均使用了坦克、迫击炮、火箭弹等重武器,造成至少20人死亡,超过50人受伤。


此次冲突发生的地点——萨卜哈地区是非法移民和武器走私的集散地,其距离首都的黎波里约660公里。卡扎菲则是出自卡达法部族,而奥拉苏雷曼部族则长期仇视卡扎菲政权,这也是两大部落的斗争缘由之一。这些部落冲突与2011年卡扎菲的倒台、部落分立、殖民历史密切相关。


总 结


利比亚的社会处于个人、家庭、部落、国家的这种构成状态。部落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已深深地烙印在利比亚的血液之中。在后卡扎菲时代,国家动荡不安,外部势力的强力干预下,部落再次成为重要的组织力量。


卡扎菲之子赛义夫

来源:CB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