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写作丨怎么写好“第一次”

 长沙7喜 2018-03-03

老师:我们经历的“第一次”应该有许多,如第一次帮奶奶包饺子,第一次在乡下数星星,第一次独立制作航模作品……这么多“第一次”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写作时从中选取你最难忘的那个,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思考。

刘恋:选材的问题我明白了,那如何写好这次的作文呢?

老师:在这篇作文练习中,有几个“点”需要我们注意。


一是要写好疑难点。


一是要写好疑难点既然是“第一次”,做起来肯定不会一帆风顺。那么,难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比如,自己原先对这件事如何犯怵,做事前如何胆怯,等等。只有写清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才能为下文做好铺垫。


二是要写好转折点。


遇到困难之后,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的,这就是体现转折的关键之处。这种转变多半是思想观念的变化,但并不局限于心理活动描写,还应当有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细致刻画。

三是要写好启发点。


写清自己的经历还不够,还“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思考”。因此,我们要考虑:这件事给了我们哪些启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仅仅就事论事还不够,要学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那样,我们受到的启发就不是肤浅的、生硬的。比如,写第一次学骑自行车,可以联想到莱特兄弟第一次试飞,由此体会到面对未知敢于尝试,成功源于一种理想、一种信念,进而想到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也应当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只有处理好这几个“点”,你的习作才会符合题意,充分表现出“第一次”的特点。

刘恋:谢谢老师!

【优秀例文】
第一次补衣服

早上,我在家擦玻璃,一不小心,衣服被一颗铁钉划破了。

“妈,我的衣服被划破了,您给我补补吧!”我用手指着衣服的裂口对妈妈嚷道。妈妈一边洗着手中的衣服一边说:“你也不看看,我哪腾得出手来?你自己补补吧!”我想,妈妈整天忙家务,还得下地干农活,已经够累了,我还是自己学着补补吧。

擦完玻璃,我找来装针线、碎布的小篮,坐在妈妈身旁,取出针线,摆出补衣服的架势。妈妈瞥了我一眼,抿着嘴直笑。我低头一看,嘿嘿,我拿着的针,线都还没有穿上!我一窘,自我解嘲地说:“我是先试着看从哪儿开始缝比较好呢!”

我拿起线,学妈妈把线头放在嘴里舔了舔,对好针孔,一穿,呵呵,针与线就“合二为一”了。接着,我开始挑选布料。我拣了一块自己喜欢的花布准备缝第一针时,妈妈看了一眼我选好的布,说:“布的花色不一样呀!”我把花布比在衣服上一看,果然颜色不配,要是补上去一定不好看。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重新仔细地挑选布料,终于找到了一块和要补的衣服同一花色的碎布。

开始缝了。一针,两针,还算顺利。我有些得意了哼,原来补衣服这么简单,瞧我不是缝得挺好的!得意得翘尾巴的我缝到第三针时,手冷不防被从内向外穿过的针扎了一下,鲜红的血珠立刻冒了出来。“呀,真疼!”我轻轻地说,生怕被妈妈听到,不然她又要说我不小心了。我按住流血处,过了一会儿,等血不滴手不再疼了,我才拿起衣服,一针一针小心翼翼地补了起来……费了好大工夫,我的破衣服终于补好了。虽然没有妈妈补得平整,但这毕竟是我第一次补衣服,我已经很自豪了。

我高兴地拿着衣服给妈妈看,妈妈夸奖我说:“补得不错,你学会补衣服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笑了,妈妈也笑了……

我决定,以后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也要学着做,就像今天一样。这样,妈妈就能多一些时间休息,不会天天那么累!

【点评】

这篇作文记叙的事情很普通,但内容真实,真正还原了生活的本色,做到了“我手写我心”。唯其如此,文章最后的“这样,妈妈就能多一些时间休息,不会天天那么累”才显得情真意切,打动人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