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概述(五十五)——唐朝(九)

 邓超越梦想 2018-03-03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内外形势日趋紧张,而各统治集团间矛盾不断。本期主要介绍唐中后期的藩镇问题和宦官专权问题。

藩镇割据 元和中兴


安史之乱期间,为了征调各地军队勤王,唐王朝在全国遍设节度使、经略使。安史之乱结束后,一些安史叛军降将被授予节度使之职。于是唐朝中央对全国的控制力大为削弱。


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吐蕃夺取陇右全境,越过陇山攻入关中,威胁到长安,唐廷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河北各节度使趁此机会,以及河北地区经济上的优越性,建立了以牙兵(亦称衙兵,节度使的亲兵)为核心的强大军事力量。节度使父死子继,自任官爵,刑罚自专,户籍不上报,租赋不入中央,在其统治区内俨然是一方诸侯。


两税法实行以后,唐朝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唐德宗即位之初,与吐蕃改善了关系,边疆形势一度缓和。唐德宗于是腾出手来抑制藩镇。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擅自任留后,请求继任节度使,被德宗拒绝。李惟岳于是和魏博、淄青、山南东道节度使连兵叛乱。不久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起兵反唐,而卢龙节度使朱滔也因唐廷未满足其要求而反叛。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唐军被淮西军围于襄城(今河南襄城),唐廷调泾原兵前往援救。泾原兵邀求赏赐不得,在长安叛变,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拥立朱泚为大秦皇帝,其弟卢龙节度使朱滔。兴元元年(784年),德宗下诏赦诸镇节度使,专讨朱泚。李希烈自称大楚皇帝。从河北前来援救奉天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又反,联合朱泚,德宗不得不逃到梁州(今陕西汉中)。唐将李晟于此年五月收复长安,六月朱泚被杀,关中形势稍有好转。贞元元年(785年)八月,唐将马燧平定李怀光叛乱。贞元二年(786年),李希烈被部下毒死,这种混乱局面才暂告结束。唐廷继续和河北、河南各地节度使妥协。


到宪宗即位时,经过近二十年的经营,唐廷的经济实力又有所增强,周边形势有所好转,南诏、回纥等政权都和唐朝关系良好,吐蕃势力有所削弱。于是宪宗又开始抑制藩镇。


宪宗于元和元年(806年)先平定了西川节度使刘闢的叛乱,二年又平浙西节度使李锜叛乱。于是藩镇多开始敬畏唐廷。元和七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举六州之地入朝,河北形势大为改观。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后,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拒绝唐廷的吊祭使者,派兵四出焚掠。元和十年(815年),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就在这一年的六月,发生一件震惊唐朝内外的大事。


元和十年六月初三(公元815年7月13日)凌晨,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中在长安大街上被刺杀。刺客是由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所指使。此事可见藩镇势力的嚣张。


元和十一年(816年),唐廷又讨伐与吴元济勾结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次年,唐廷专讨吴元济。十月,唐将李愬于雪夜攻下蔡州,擒吴元济,平定淮西叛乱。成德王承宗与卢龙刘总都归附唐朝。元和十四年(819年),淄青李师道的势力也被消灭。至此,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六十年的河北河南藩镇割据状态大为改观,史书因此称之为“元和中兴”。


《元和郡县图志》,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所撰全国地理总志。值得注意的是,书中以节度使的方镇为单位分别叙述地理情况。


然而,长期的战争和军费转运使得唐朝国库空虚,百姓怨苦,大量农民逃亡。而唐朝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牙兵集团,只能以高官厚赐来暂时安抚这些骄兵悍将。


宪宗死后,穆宗调换了河北各镇的节度使,在河北实行榷盐法和两税法,又下令销兵,每年削减天下军镇百分之八的军队,这就引起了河朔再次反叛。


长庆元年(821年),卢龙军囚禁了唐朝委派的节度使张弘靖,推举朱克融为留后。成德军将王庭凑杀唐朝委派的节度使田弘正反叛。次年,魏博也发生兵变。大量因为销兵而落籍的士兵参加叛军。唐朝发兵讨伐,因为宦官监军,指挥不统一,各道兵又持观望态度,因此经年不能取胜。唐朝不能压平叛乱,只能选择妥协,承认叛将为节度使。于是终唐之世藩镇问题没有解决,并为唐朝最终的灭亡和分裂埋下了长期的祸患。这个问题直到北宋才被彻底解决。


宦官专权


唐朝中后期的宦官专权,远较东汉为甚。玄宗时,宦官高力士就开始参政,大事交玄宗决断,小事就由他处分。但是高力士还没有掌握兵权。


玄宗回到长安后,这时是肃宗的宦官李辅国干涉朝政。李辅国当初拥立肃宗有功,被任为判元帅府司马。回京后,肃宗又使李辅国掌禁军,押署制敕,军政大权归于一身。李辅国等宦官害怕玄宗重握权柄,于是将肃宗和玄宗分离居住,玄宗最后郁郁而终。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肃宗的张皇后因与宦官有矛盾,被李辅国、程元振杀死,肃宗一夜惊惧而死。李辅国拥立代宗,权势熏天,曾对代宗说:“大家(唐代对皇帝的称呼)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后来代宗虽杀李辅国,典禁军的宦官程元振、鱼朝恩又专权。大历五年(770年),代宗杀鱼朝恩,不再让宦官掌管禁军。


然而,到朱泚、李怀光反叛后,唐德宗不敢信任将领,于是又以宦官掌管禁军。贞元十二年(796年),宦官窦文场和霍仙鸣为左右神策护军中尉。神策军逐渐增加到十五万人,待遇优厚。穆宗以后,有枢密使二员,由宦官充任,与两中尉合称为四贵。


至顺宗时,宦官俱文珍又把持大权。王叔文变法中,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最后被宦官杀死;其后的穆宗为宦官拥立,敬宗为宦官杀死,文宗、武宗、宣宗,都是被宦官拥立的。


而在外的各道军中,都有宦官监军,其权力超过了节度使。监军干预军事指挥,造成军令不统一,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禁军大将又向富商借贷巨款,贿赂中尉,以求外任节度使。到了军镇,这些将领再搜刮百姓以抵债,被称作债帅。群臣也贿赂宦官以求高官厚禄。


宦官领宫市使,派人在长安两市和重要的坊里强买货物,禁军将士在京畿横行不法,夺占良田。唐朝的统治逐渐日薄西山了。


宦官居北司,文官居南衙,双方为了争权夺利,又发生了一系列冲突,称为南衙与北司之争,主要表现在下面的两个事件。

王叔文变法  甘露之变


唐德宗晚年,宦官掌握大权,开设宫市,百姓怨苦。德宗太子李诵,力图改革弊政。德宗死后,李诵即位为帝,即顺宗。顺宗用其旧臣王叔文、王伾等人,推行改革,废除宫市,又以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镇行营兵马节度使,试图削夺宦官兵权。宦官俱文珍以顺宗羸弱不能说话为由,拥立顺宗太子李纯为帝(宪宗),将王叔文、王伾及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都流放,后将王叔文赐死。由于韦执谊等八人都被贬为州司马,这件事被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王叔文变法完全失败。


到唐文宗时,形势又发生了变化。时宦官仇士良等人把持朝政。文宗于太和五年(831年)与宰相宋申锡谋诛灭宦官,被宦官得知,宋申锡被贬逐。太和八年(834年)文宗提拔郑注、李训等人,并逐渐铲除了一些有势力的宦官。文宗打算将宫中宦官一网打尽,于是发生了甘露之变。


文宗太和九年十一月廿一日(公元835年12月14日),李训等人诈称大明宫左金吾卫后厅事有甘露,骗四贵等宦官前去观看,事先已布下伏兵。结果宦官仇士良到场后,官员色变流汗,又看到厅事下埋伏有甲仗,于是事泄。宦官挟持文宗,派禁军入中书、门下两省,杀死官员六百多人,又全城搜捕,死者上千人。


央视纪录片《大明宫》中甘露之变的惨状


仇士良认为:


“天子不可令閒,常宜以奢靡娛其耳目,使日新月盛,無暇更及他事,然後吾輩可以得志。愼勿使之讀書,親近儒生,彼見前代興亡,心知憂懼,則吾輩疏斥矣。”

《资治通鉴》


于是乎,此后七十年,宦官长期把持朝政大权,直到唐末才被朱温全部诛杀。



然而唐朝除了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外,文臣之间也有矛盾。下一期我们将介绍牛李党争,以及唐代后期的政治,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55


历史地理小知识公众号

The Official Account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general knowled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