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性,铭刻在散文阅读深处

 GXF360 2018-03-03

散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文类。品读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在漫漫人生闲暇时的默默对话与共同探讨。然而,散文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通过分析导致散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各种原因,以《荷塘月色》为例,探寻散文教学之路。从摒弃“有我”之境,进入作者之境;区分散文的主客体,明确散文关键点;以言逮意,品读个性化语言这些教学环节,来引导学生真正走向作者,走进文本。

一、散文阅读现状

张守仁言:“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散文有着美文之称,品读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在漫漫人生闲暇时的默默对话与共同探讨。因此,散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文类。然而,散文教学的现状却并不乐观,大多数学生仍然停留在散文作品之外,只在乎自己需要掌握多少死记硬背的知识,根本不会对散文进行深刻探讨。

二、产生原因

1.散文自身模糊化的特点。王景科在《谈散文理论研究之弱势现象》中指出:“散文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它只是在文学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也就是说,凡是那些在文体上较难把握校准的文章,会笼统地归属于散文这一文类中。这也就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模糊性,教师难于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苦于无法难以举一反三。

2.散文理论相对匮乏。新时期,鲜有人致力于中国散文的研究,致使散文理论几近阙如。

3.高中生特定的心理特征。美国著名教育学心理学家安妮塔·伍尔福克在《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中提出青少年自我中心的观点。与幼儿的自我中心不同,处于青少年这个阶段的学生并不否认其他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信念,他们只是开始变得非常关注自己的想法,认为他人与自己有共同的想法、感受和关注的问题。而散文阅读教学,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人、我,引导学生体察散文中表露的、对学生来说很可能是陌生的经验。这种教学目的必然与青少年自我中心的心理产生一定的矛盾。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容易“人我不分”,很容易用自己的经验来代替散文中作者的经验,从而曲解文本。

4.教师原因。由于散文有着个性化,张扬化的特点,在散文教学中,需要教师有更灵活的应变处理散文的能力。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往往会使散文教学落入僵化单一的套路中。

三、以《荷塘月色》为例,探教学之路

1.摒弃“有我”之境,进入作者之境。阅读散文中,特别强调有“我”之境,也就是作者之境。散文不推崇虚构,散文叙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闻。但这也并非说散文的手法是客观的写实主义。散文中的所见所闻是有个性的,独一无二的。散文中呈现的人、事、景、物都是带有作者浓烈的感情的,是作者通过自身感官过滤后展现在作品中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以无我之境,读他人之境。假如将读者之境代替作者之境,那么,散文的解读也就走入了误区。

如教学苏教版必修二中的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以先进行人、我区分的导入活动。

教师可以由“一人一荷塘,一塘一世界”为切入口,进行文本导入。首先,可以欣赏季羡林《清韵荷塘》中的片段:“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引领学生初步感受到荷花顽强的生命力,体会到作者由此而产生的欣慰之情。

接着,欣赏颜元叔《荷塘风起》中的片段:“凝神之际,突然一阵强风从对面吹来,千百张荷叶的一侧……然而,我感谢那刹那的一刻,当阳光,荷叶,清风与人,有那瞬间的多彩的神会。”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景静心动的矛盾,体会作者在现实的尘嚣下,渴望清澈自由生活的心情。

通过两个文段的比较阅读,在新课起始阶段,就让学生从感性上区分人与我,也就是区分作者和读者,引导学生关注散文中选取的材料都是作者在某一个特殊的时间,某一个特定的地点所见到的景和物,以及心中的人和事,感受作者在那个阶段的一己之感,一己之思。就如同所选的两个片段,从选材上来看,都是写了荷花,然而,这些荷花都经过了季羡林和颜元叔两个作者的个人特性的感官过滤,因此,引导学生在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时候,也要从朱自清的角度出发,去感受朱自清眼中的荷塘,这个荷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见过的,也是平日里的朱自清从没有见过的荷塘。由此,学生很容易就摒弃了“有我”之境,进入作者之境。既达到了区分人、我的效果,又在外力的作用下,解决了青少年自我中心的心理问题。

2.区分散文的主客体,明确散文关键点。王荣生提出:“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作者眼里主观的人、事、景、物,在散文中则是记叙、描写的客体。之所以记叙、描写,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所思、所感,是为了表达作者这一主体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显而易见,散文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对散文客体的理解,而非单纯的欣赏客体。客体是为主体服务的,欣赏是为体悟做铺垫的。

以《荷塘月色》为例,荷塘的景色就是散文的客体。假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欣赏荷塘的景色作为教学重点难点,那么,《荷塘月色》的教学也就走入了歧途。《荷塘月色》的关键点不在于散文的客体“荷塘的景色”,而在于作者直视灵魂深处,构造出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现实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的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与自由世界的对立纠缠中,显示出作者灵魂深处的矛盾痛苦。

如何让学生明确《荷塘月色》这个关键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解决这个难点,可以多管齐下。其一,交代朱自清简介和《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教师可以展示《一封信》和《那里走》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笼统感知,在1927年这样特殊的年代,像朱自清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面对国共分裂后的对峙形势,不能不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中。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谓的“不平静”的源头也就有了着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自然所赐予的这方荷塘,这荷塘上的“梦”,也就成了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此处的荷塘,不再是清华园中简简单单的荷塘,而是带有朱自清烙印的荷塘,而《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也将这荷塘水搅动起来,张扬着作者特定时期鲜明的个性思想。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就对散文的主体个性有了初步了解。

其二,抓住文本中有着深刻含义的句子体会作者个性情感。阅读《荷塘月色》时,可以指导学生品读“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些句子。应该说,能够品读这些句子的深刻涵义,那么,也就走进了朱自清这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的个性世界。也就抓住了《荷塘月色》文本的关键点。

其三,分析客体中的个性,真正融通主客体。朱自清的内心矛盾痛苦的个性表现形态无不在《荷塘月色》的景色中流露。朱自清是一个与中国士大夫中庸主义传统有着深刻联系的知识分子,他的爱与憎显得柔和平缓。基于这样的个性表现形态,《荷塘月色》里的景色,也总是“淡淡的”。

3.以言逮意,品读个性化语言。品读的基础是细读。浮光掠影的结果就是用自己的不成熟的语文经验来“篡改”作者的语言思想。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少人认为这是反映朱自清在大革命失败之后苦闷彷徨的内心的。那这种所谓的彷徨是不是文章情感的主旋律呢?细读重点语句,答案就不言而喻了。“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阅读这两段文字,我们不难发现,朱自清是在此起彼伏的蝉噪蛙鸣中,欣赏这荷塘的美景,即使出发前的心情是“颇不宁静”,但是在这嘈杂的荷塘旁,作者感受到了和谐,这种感受难道不是一种平和超然的人生态度吗?这种感受难道不是朱自清先生在苦闷中的思索,在挣扎中的选择吗?这种感受不就是“和而不同”的观点的呈现吗?所谓的“彷徨”的曲解,便轰然倒塌。

散文中,除了要品读重点语句外,看似普通的语句也不能放过。优秀的散文作家,能够用精准的语言描绘细微的感觉和直觉,能够用贴切的语言传达丰富细腻的人生感受,尽管有些语句看起来极为普通。比如《荷塘月色》中:“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看似不经意的几笔恰恰就是作者的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一个是自由超脱的梦的世界,用心体会这两个世界,我们才能真正体会朱自清“和而不同”的观点。

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散文的素养,并非朝夕之事。必须铭记个性二字解读各种散文文本,真正学会和作者对话。如果教师学生把收获的希望寄托在拔苗助长上,那么最终会颗粒无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