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广源天生一个写字人 无限风光在险峰

 巴翠 2018-03-04

​孔广源简介:

1956年出生,书法家、美术师、诗人,孔子七十代孙。

曾任美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现为山西省孔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投集团北京华影会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院成员。

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日本举办个人书画展,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大同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全国25家报纸予以专访和报道,1986年首届中国汉字硬笔书法大赛二等奖,1989年首届中日硬笔书法金品奖。

作品被海内外众多收藏家收藏。​​​​

[page]

[page]

[page]

[page]

孔广源书法之感悟:

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是生命精神外化的一种形态,是书家驾驭笔墨力量的一种展示。古人说,“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故,书法是力的艺术,以线立骨,以线传情,以虚掩实,以静示动。这种力是含蓄的力、内敛的力。这样,书法才能彰显美感、流畅,达到“幽思人于亮间,逸气弥于字内”的最高境界。​​​​​​​​​​​​​​​​

因为学识、修养的不同,每个人对书法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孔广源字写的好坏,我说了不算,作品摆在那里,大家自己评判。我只谈我的感受:采访过程中,孔广源用手机把两幅字放在一起,让我取舍,这两幅字,我都喜欢,一时分不出高下。他告诉我,这两幅字中,一幅是他的,一幅是名震华夏的田蕴章。

采访孔广源,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是写起来很难,原因有三:一是作家曾强写了,写的特别帮,我有一种“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滋味;二是孔广源的学识修养很高,来不得半点含糊。三我虽然写了很多书法家,但我对书法是彻底的外行。

不过外行也有优点,就是无知无畏,我不懂,但我敢写,我写我心,别人怎么看,与我无关。只有经历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经历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回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也许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书法所言的最高境界,平正,不是别的,就是真,就是返璞归真。这是曾强在《复归平正》一文中,对孔广源的评价,他不仅导出书法的真谛,而且寓意深刻,说出了做人的三个阶段。

我没有曾强之水平,只能凭着感觉,对孔广源做一简单记录,正如同他说的:什么家不家,我就是一个喜欢写字的老百姓。“书法虽小道,却须用一生的精力和努力去追寻,且也未必能够达到。”这是他的自勉,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page]

孔广源6岁开始学写字,至今写了54年,可以说,从学写那天开始,他就没有停下来。他说,他对文艺有一种天生的爱好,乐器、唱歌、跳舞……但是与写字比起来,写字是他一生的最爱。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书法是他的精神寄托。父母没人让他学写字,但是没上学的他,看到姐姐描仿,他也跟着写,而且写的很认真,一不留神,写了54年。至于他写了多少字,谁能说得清楚。他说,好纸一张,废纸三千。为了写好一个字,他可以什么都不干,琢磨一天。他要求自己的东西,不仅现在要让人喜欢,而且以后、将来、永远都喜欢。

他说,凡书者必须有胸怀,大胸怀方能有大格局,大格局才会有大气象。他说:人无完人,作品也无绝对的完美,但我会追求更好。

现实中的孔广源,对生活要求很随意,唯独对书法永远怀着敬畏之心,对自己的创作要求近乎苛刻。只有耐住寂寞,才能守住芳华,54年的书法生涯,有他道不尽的孤独寂寞,道不尽的曲折坎坷。但他坚持熬着,熬着熬着,熬出了快乐,熬入了一个新境界!

经历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孔广源对各类协会、笔会看得很淡,大庭广众之下,很少看到他的挥毫泼墨。他说:“ 字是有气质、有气象、有韵律、有份量和感染力的艺术品,绝不是胡乱的随心所欲。”

对书法界的乱像,孔广源有他自己的看法:“这个世界最怕的就是自己不认识自己?以为自己是大学教授,政府官员就一定能在书法圈内混。岂不知自己的糊乱涂鸦又是多么的丢人和不堪入目?

写好书法有时与你与的职业和官位真的没有关系,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行为越界。也千万不要把脸放在家里,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知道自己是谁!”孔氏家族绵延两千多年,枝叶伸展生生不息;孔子思想更是传承千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作为孔氏家族的70代传人,“诗礼传家”的古训已经渗透在孔广源的血液里,影响着他的做人, 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他说:“人在世上,喜欢你的人和不喜欢你的人同时存在,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你,又何必去斤斤计较呢?写好自己的字,走好自己的路,不白活一回才是最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