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與山傳神

 huhugb2000 2018-03-04


宋畫中的山水,是理想化的山水,是一篇線條勾勒出來的詩詞。詩可以明志,畫最宜寫心。近代花家姚芒父說:“唐王右丞援詩入畫,然後趣由筆生,法隨意轉,言不必宮商而邱山皆韻,義不必比興而草木成吟。”一點一滴的來品這篇有形的詩詞,就是山石、樹木、浮雲、瀑布、溪流,遠遠近近,仿佛行走在山底,抬頭就是高不可攀的峭壁,仿佛立在雲端,可以俯瞰漸歸於留白的輕雲遠山。這是一次旅行,從心底最隱秘的地方出發,不是去某個遙遠的寒冷的異域,卻是回最初記憶中的溫馨的林泉。




所謂林泉,不只是說林木和山泉,是指心靈的隱居之地,歷代文人無不心馳神往。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說:“然則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耳目斷絕,今得妙手鬱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猿聲鳥啼,依約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奪目,此豈不快人意,實獲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貴夫畫山之本意也。”無絲竹之樂,自然會有清音。無案牘之勞,山水可養我心。也許這種觀念源之于《道德經》裡的道法自然,自然之法“無為而無不為。”不滯於物,即是無為。無關乎任何思想,無關乎任何利益,天地間只有真性情,方可以乘物以遊心。







山水即我心。寓情于景,是詩詞裡常用的手法,繪畫中也有我們自己的情緒,那種情緒就暗藏在每個筆觸之中,不必用言語表達,卻可以心領神會。唐末五代的荊浩,北方山水畫大家,在《筆法記》中說:“夫畫有六要:一曰氣;二曰韻;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筆;六曰墨。”把氣韻放在前邊,是因為畫中的山水雖源于自然,卻並非完全寫實,而是“度物象而取其真。”雖然下筆繪畫景物,實為描摹心跡。《筆法記》進一步描述:“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儀不俗;思者,刪撥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時因,搜妙創真;筆者,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墨者,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筆。”故而繪製山水,筆下風景雖然源之於天地萬物,卻已然經過內心整合,要經過“取象不惑”,“備儀不俗”,“凝想形物”,立意即是詩心,即是文人氣質。筆觸雖質樸天然,更多的卻是一種主觀的意念。如同撫琴,雖然有琴譜,每個人的演繹卻全然不同。這即是一種心動,一種文化的體驗。




 

正如此文最後所說:“願子勤之,可忘筆墨,而有真景。”勤加練習,才能心無筆墨,才能下筆如有神。真正的山水,從來都不在山中,不在畫中,而在心中。沒有文人意蘊的審美,世界也本是冰冷的物質。沒有心中的體悟,構圖筆觸只是沒有意義的炫技。故而文人山水畫,並不追求過多的匠氣,而是追求極致的傳神,以形寫神,才能氣韻生動。不著外物,心有靈明,方可灑脫自如,雅趣橫生,妙不可言。





品讀山水畫,也是一種基於心靈的交流。《林泉高致》說:“世之篤論,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遊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仿佛置身於畫中,每一處景致,不只是悅目,卻是在賞心。如同《溪山行旅圖》之中的高山深壑,旁邊卻有寥寥數人,不由得尾隨其後,忽然天地開闊,山體升起,泉水聲漸近,霧氣繚繞,環顧四周,樹木、岩石各有風骨,清風徐來,似無一言,卻深得滋味。



文:淺喜原創

 圖:引用自网上


----   THE  END   ----


【未经允许|禁止商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