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改交给校长的主要任务

 袁占舵 2018-03-05

新课改交给校长的主要任务

当前祖国基础教育领域在深入进行新课程综合改革,新课改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考察着处于船头的校长们,需要校长把好舵,掌握好方向、控制好速度,带领学生畅游学习的海洋。新课改交给了校长以下主要任务:

实现教育公平与优质。传统的以教学分数导向评比,导致学校工作无法按照教育规律开展,新课改打破考试分数评定学校的惯例,要求学校通过特色办学、扎实办学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校长必须通过新课改来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改变,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新课改改变了校长的角色,已经不是用传统的观念按照自己个性建设学校的校长,而是在新教育理念和标准下,有效推进学校工作的职业经理人,极大发挥员工积极性与实现最大教学效果的“教育CEO”。校长必须扎扎实实按教育规律办学,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这是实现教育公平与优质的必经之路。

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校长在教育改革中承担着领航员的职责,学校的课程要大幅度调整,要通过合理筛选增加实践课程,改进教师的育人观,引领学生的学习观,增强家长的参与意识。校长必须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难度与挑战性,要充分衡量本校的实际情况,要动员所有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到新课改中来,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改进课堂教学,充实教学内容,才能完成新课改的任务。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校长要有处理大小课、长短课的课程改革理念,大小课怎么开、长短课怎么上,不仅仅是时间的调整,更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调整、育人观念的变化,以往所有课都同一,缺少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学生学习没有差异,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学不懂。现在要通过长短课、大小课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是简单地调整时间,而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涉及到教师的能力与水平,涉及到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目标,涉及到教学场地、资源的调配。校长一定要处理新课改中的这些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改革的目的。

打开校门办教育。全球化的发展也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要求学校必须有国际化视野和开放的意识,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生活应用能力,让学生从模仿走向创造。学校要思考课程中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如何让学生接受优质的实践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走进博物馆、接受挑战的童子军、家庭周末科学、艺术体验等国外优质课程都给我们提供了范例,但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特点、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开拓性的研究与实施。

能力与水平决定了学校的发展高度,决定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差异。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校长须尽快转变观念,提升管理水平,树立发展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