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课改”静悄悄 ——潍坊滨海鲲城学校课程改进纪实 ![]() 潍坊一路向北,在渤海之滨、白浪河畔、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腹地坐落着一座现代学校——潍坊滨海鲲城学校。学校里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汇集,教学成绩多年在潍坊市和滨海区全面领先,教学设备先进、校园环境优美。 走进这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发现这里就像一所研究院。老师们除了耕耘在课堂,悉心与学生谈心之外,还分批次到名校学习取经。老师们案头的书也很特别,《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备课专业化》《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理解为先——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学习的本质》……有课程设计理念的,也有学习策略路径的。校园里一道风景就是每周的读书沙龙、案例分享会、经验分享会。“理解目标”“核心任务”“表现型评价”“量规”“元认知”这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却成了教师们交流的高频词汇。自助餐厅里,老师们多是边吃饭边研讨问题,回到家,因为一个问题用手机交流近一个小时也常有发生。 这所年轻又特别的学校里,老师在做教育吗?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追求什么? ![]() 1 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央 把老师放在心上 “核心价值观念”是学校的灵魂。经历7载春秋的历练,学校师生共同创造了“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央,把老师放在心上”的核心价值观。李兴基校长这样解读:“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它也是一个家庭或社区:孩子们天真烂漫、谈吐文雅,健康快乐,老师们怡然自得、热爱教育、互敬互爱。老师和学生平等的、自由的、幸福地创造着学校美好的未来。” “核心价值观念”决定了学校的使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发现知识、检验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创造中长大”,学校以建立十二年一贯制创造课程为目标,以科研促教改,推进“大单元教学设计”项目。李兴基校长坚定地说:“我们要践行'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央、把老师放在心上’的核心价值观,持续思考如何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扑在学生身上。小初高都要竭力推进“大单元教学设计”项目,锁定课堂这一学生成长、教师提升的主阵地,不遗余力地坚定前行。” “核心价值观念”催生了扁平化管理。为了让听见炮声的人指挥打仗,学校以教学部为中心建立教育体系。教学部有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积极推进“以聘代评”评价方式改革。教学部根据学生的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特色发展。 “核心价值观念”让我们探索出了“第一责任人制度”。学校校长是第一服务官,学部校长是第一执行官,学科组长是第一研究官,教师是第一育人官。这一组织架构改革把学校的精力、财力、资源都聚焦在学生发展身上。凡是学生的问题都有人跟进,凡是学生的需求都优先满足,凡是学生的利益都全面维护。 ![]() 2 朝着未来教育 从“看见”到“领跑”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国家全方位规划了课程育人的蓝图。如何将国家的教育蓝图变成现实?我校认真学习文件精神,从新课程的上层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经验出发,明确了“通过课程改进促进学生成长”的实践思路。 教师是课程改进的主体,关乎着教改的成败和质量。我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一流,具有课程改进的基础条件。如何调动教师课程改进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学校安排老师们分批次到“未来学校”发现“未来教育的样子”。教师们北上大连四十八中,南赴深圳红岭实验小学,西飞成都棠湖中学,东驱青岛中学。先进优质学校的教育生态让教师们看到了学校未来的模样。看到了,相信了,思想统一了,目标明确了,主动变革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汇聚和壮大。 学校副校长袁延香: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石。按照“跨界融合、理解本位、问题导向、真实表现、深度探究”的设计思路,采用的是跨学科、综合主题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多种真实的情境遇到问题,展开深度探究,并获得学科理解或跨学科理解。 学校副校长任子华: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结合新课改、新高考的要求,并且能够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任务的课堂,从问题出发,以概念聚合、逆向设计、真实情景和深度探究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课堂,实现了课程改革从知识为本,向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更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学校副校长代国强:支持梦想,赞美创造,每个学生都能够专注自信;允许学生犯错,接纳不同,用心呵护每个学生的天赋与尊严,让他们发现自己,接纳自己,成就自己,学生在自由中形成自律,在规范中养成习惯;教育回归真实,每一位老师都会俯下身子,用心注视学生们的眼睛,传递教育的温度,用七分等待,三分唤醒,陪学生一起慢慢长大。 教师张娜:身为教师的我们,面对大势所趋的课程改革,我们没有退路,只能毅然前行,提前做好改革的心理准备和专业知识与能力准备。调整心态,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虽然现在的我依旧有些迷茫,但我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相信即将到来的改革必定再次激发每位老师的热情,相信老师们终身追求的教育值得我们期待,并最终实现!老师们的眼中会再次有光,脸上有笑!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就在8天前,2022年4月13日,我校的大单元教学案例分享会吸引了临朐文华小学的观摩,寿光教育局数学教研员赵金惠主任,滨海区数学教研员韩风光主任进行了点评。 2022年6月19日,高中部郭静老师的“高中生物'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单元教学设计”在2022年深派教育高质量发展展示交流活动分享。 学校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已实现区域领跑,成为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新样板。 ![]() 3 大概念 将“珍珠”穿成“项链” 我校优秀教师云集,他们的课堂都是一件件作品,每一个知识点都夯得得很实,学生的成绩也非常好。但是在“课程改进”的实践中,自我否定,勤奋学习,走在最前列的也是他们。 袁延香副校长说:“客观上,各项标准、内容、进度、时间像枷锁一样困住了教师的手脚和大脑,以至于让我们忘记了从哪里出发,忘记了学习应该有的样子。实事求是的讲,我们进行的这项改革正是力图还原“学习”本来的样子,用对大概念的理解作为目标导向,以深度理解来确定学习程度,以真实表现性任务驱动学习,持续开发学习工具搭起学习台阶,创设真情境、真任务、真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把教师的“讲”降下来,把大把的学习时间、空间让给学生,师生进入真正的学习,体会到学习的真正价值。大单元教学设计让教师站在更高更系统更完整的视角设计教和学,以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大概念的理解为目标,以教材为载体,通过真实情境中的真实任务来驱动,展开指向理解的深度学习,自主加工成知识、技能、概念、理解、元认知等,最后再回到真实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部以“大概念”为引导,着力真实性任务的创设,让学生在任务中发现知识,建立知识的生活理解。四年级语文组编制某单元学习任务“请阅读叶圣陶爷爷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文章和双龙洞横切面图,理出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找出地点,把路线图补充完整,并思考自己是怎样找到这些地点的?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理出《颐和园》一文的顺序并画出路线图?”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产生了“默读文章、分清主次、找关键句、决定取舍、联系上下文猜想找地点、画路线图等”学习行为。 初中部以“大概念”为目标,着力于学习成果的研制,通过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提高知识的自我理解。初中项传闻老师以“花,一种诗意的中国文化表达”为大概念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大任务”:请你化身为阅读推广大使,当一回“护花使者”,以小组为单位,将你从本组选文中,探究到的花和人、花和主题表达的关系绘制成海报,并向没有读过的同学来推介作品,让他们看花识文、闻香阅读。要求:主题明确,图文并茂,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能揭示隐藏在花背后的文化价值。孩子们自己绘制海报,进行文本推介,尝试诗配画,表达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高中部以“大概念”为基础,着力概念地图的研制,通过梯度任务的设计,提升知识的深度理解。高中李玉国老师以“人类活动与环境相协调,扬长避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大概念,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根据阿拉伯大袍的特点,结合西亚北非的位置地形图,说明与当地环境适应,分析该地此环境面积广大的原因?学习任务二、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示意图,概括西亚、北非区域特征并说明其相关性。学习任务三、白袍衣料可能是何种材质,在西亚和北非产地有哪些?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什么,阅读以色列农业发展,给新疆农业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学习任务四、《新闻联播》中又出现了叙利亚政府军跟西方支持的反对派激烈军事冲突造成的贫民伤亡,你家长非常疑惑为何长期冲突不断,请用所学知识给家长解释?”,四个层级提升的任务配合学习资源和评价量规,有效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和环境的协调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大概念”就像是一根线,将教师的“专家理解”串起来,学生沿着这根线,发现知识、锻炼技能,编织成一串串“素养”的项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