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通10元/斤,水果还能这样卖?

 独秀客 2018-03-05

 

最近,我在广州出差,在上下九和长寿路的商业街上,发现了这样一种卖水果的形式挺有趣的:


 

十余种水果,洗净或切块,摆在小摊上,顾客自由选择,全部按10元一斤(5元半斤)称斤卖。


购买后,摊主会帮你切成小块,做成一个切盒。


这一盒花了44元


这些水果中,既有2元一斤的便宜西瓜,也不乏比较高档的车厘子、牛油果、恐龙蛋等水果。在人潮拥挤的街道上,一百米内就能有三四家,而且生意相当红火,顾客络绎不绝。根据笔者观察,连续好几个客人的消费金额均达到了30元以上,对于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店来说,相当惊人。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小店的“套路”

 

首先要承认,这样的模式之所以那么受欢迎,因为它确实能很好地解决了消费者一次性想品尝多品种,又担心吃不完的痛点


高客单价的实现

 

1、足够多的品种,让人选择困难症“爆发”。这时,你发现多买一种水果的成本看起来不高,干脆就都买下来。

 

2、所有的水果的贩卖形式,不是一整个的,就是已经切好一整块的,只能整个或者整块拿,大部分的单重并不轻。

 

3、摊主提供给顾客的塑料盒,尺寸很大。商家让顾客产生“装不满”的感觉,不停往里面加东西,最后一称往往就是2、3斤了。


据我粗略测量,盒子的尺寸大概是19x13x8cm(就是水果店用来装1kg车厘子的那种盒子)。


陈列和布局

 

这些小店,往往会把比较便宜的水果摆在顾客最容易够到的第一排,而价格比较高的水果,比如车厘子、恐龙蛋等,都摆在靠里的位置。


人的习惯,往往是从自己面前的开始拿起,等他们想到要拿比较贵的水果时,自己手中的盒子已经很重了,不一定会继续。

 

 

消费场景很重要

 

有人说,这些水果,很多价格都高过10块,如果别人专门挑这些贵的买,那这种店不是要破产了?

 

然而,我观察许久,却没见过一个只拿车厘子,让店主黑着脸结账的人。

 

这是因为,在路边摊买这种水果切盒,和在水果店里买水果切盒,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场景,消费者的心态完全不同。

 

人潮拥挤的广州上下九步行街


你去水果店里,水果对你来说就是“水果”,所以你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挑选水果,会考虑价格划不划算,性价比高不高。但是在繁华的大街上,水果对你来说是一种“零食”,买零食,更多人考虑的是喜不喜欢吃,个人偏好的要素排在了价格、性价比之前,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同样的例子,杨国福麻辣烫。


 

杨国福麻辣烫改变了传统麻辣烫不同材料不同价格的定价方式,实行“荤素同价”,一律按重量计算。

 

为什么没有出现大家全部拿肉,把杨国福吃到破产的情况?因为如果在菜市场,肉和菜一样的价格,肉都被抢光了;可是杨国福不是菜市场,我们的目的不是买菜,是吃东西——我喜欢吃什么就点什么。

 

 

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给大家分析这个例子,并不是教唆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去“套路”消费者。


这些水果店,用了快消品的思维去卖水果,去做营销,实现了利益最大化,这点不得不佩服。他们用的水果,都是“残次品”,比不得精品水果店的好,但利润依然客观,生意依然红火。可见换个思维,跳出农业看农业,可以挖掘新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要反思,自己对客户的了解是不是足够深刻,然后才能真正找到他们的痛点。

 

堂友们,你怎么看?



▼新农堂是新农业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和商务平台,发起三届A20新农业盛典是新农业第一展会,致力于发现和推广新农人,被誉为“农业G20”“五星级的农展会”,致力于重塑中国农业自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