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构频频调研、各路资金悄然涌入 中小创要“逆袭”?

 天承办公室 2018-03-05

  “市场风格要转换了吗?”

  近半个月来,中证君身边的基金经理们越来越频繁地讨论这个话题。

  数据显示,私募等机构频频调研中小创,同时各路资金也悄然涌入中小创股票。不过,热情背后难掩板块内的严重分化,次新股出现明显反弹,壳股却屡遭打击。基金人士表示,对‘独角兽’企业的挖掘,会成为未来掘金中小创板块最重要的一条投资主线。

  中小创酝酿“逆袭”

  格上理财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横跨春节假期的前后5个交易日内,纳入统计的私募机构共调研亿帆医药(20.570, -0.34, -1.63%)、科华生物(13.150, -0.17, -1.28%)、盈趣科技(87.850, 1.65, 1.91%)等8家上市公司,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各占4家。其中,亿帆医药的关注度最高,有32家机构参与调研,包括朱雀投资等知名私募。

  若将时间拉回至1月,私募对中小创关注度的回升则更为明显。在超过15家私募共同调研的个股名单中,18只股票中仅有锡业股份(14.280, -0.54, -3.64%)、视觉中国(26.000, -1.18, -4.34%)两只主板股,其余则包括10家中小板股和6家创业板股。同时,在百亿级私募共同调研的个股名单中,18只股票中有14只中小板、3只创业板和1只主板股票。

  从资金面上看,各路资金也在积极关注中小创。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2日,2018年以来北上资金频频加仓中小创,在所有29只曾上榜深港通前十大活跃成交个股中,有12只中小板个股和5只创业板个股。

  与此同时,截至3月2日,今年以来A股共产生了2269笔重要股东和产业资本增持案例,其中1413笔为中小创板块的增持,占比达62.27%。并且,在这1413笔增持案例中,1月份仅发生476笔,2月份春节前发生749笔,春节后至今发生188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

  另外,创业板ETF的增幅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目前的8只创业板ETF中,建信ETF成立于今年2月6日,募集资金3.58亿份;其余7只创业板ETF,5只呈现显著增长,2只出现下降。其中,易方达创业板ETF的规模最大,截至3月2日总份额达52.87亿份,较今年1月1日的增幅达72.38%。华安创业板50ETF的增幅最大,1月2日为2.90亿份,3月2日为16.07亿份,今年以来增长454.14%。另外,广发创业板ETF、南方创业板ETF、嘉实创业板ETF今年以来的涨幅分别为65.28%、30.60%和21.99%。

  热情难掩分化依旧

  记者采访多位基金经理后发现,他们普遍对中小创的反弹表现出积极跟踪的态度,也已准备好一定的“弹药”,但对板块内部出现的显著分化持谨慎态度。

  “例如,受节后第一个周末‘注册制拟延迟’以及‘IPO被否三年内不得借壳上市’的消息影响,次新股上周出现较明显反弹,壳股则跌无可跌。”某保险资管的投资经理称,“市场的风险偏好2018年大概率向以中证500为代表的二线蓝筹转移,但对中小创板块的热情回暖不能掩盖其背后的严重分化。”

  数据显示,最能代表次新股整体表现的深次新股指数(399678),2月26日至3月2日的单周涨幅达5.62%,远高于上证综指的负增长、深成指的周涨幅1.81%及中小板指的周涨幅2.35%,与创业板指的周涨幅6.18%接近。与此同时,深次新股指数单日的成交量及成交金额较之2月也明显放大。

  深圳聚沣资本总经理余爱斌认为,上周的次新股反弹有多方面原因:

1、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下跌回落以后,相对其他主要板块来讲,次新板块超跌可能性较大;

 

2、当前很多新股开板较早,估值已经趋向于相对合理的水平;

 

3、注册制拟延迟,市场炒作情绪相对恢复;

 

4、市场上一些新的热点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芯片概念板块的走强,也带动了部分次新股的炒作。

  另一方面,壳股在新规下则表现十分低迷。余爱斌称,新规对壳股会有一定的打压,以往壳股炒作都是重组概念,今后对壳股的非理性炒作有望降温,这将有利于市场进一步趋向于价值投资。

  北京和聚投资首席策略师黄弢则向记者表示:

  截至目前,总市值低于20亿元的股票数量已接近130只,差不多创了十年来的新高。壳公司的边缘化都是大势所趋。未来,随着退市制度的进一步严格执行,市值低于20亿元的公司会越来越多,并且还都处在漫漫熊途的市值回归之路,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都应当非常谨慎地对待,避免把技术性的超跌反弹当成是大趋势。

  全民寻找“独角兽”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火热刷屏的有关‘独角兽’的讨论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投资者对中小创股票的挑选方向。”上述保险资管的投资经理还表示。

  中信证券(17.830, -0.30, -1.65%)在研报中指出,如泛科技相关领域IPO速度加快,国内“独角兽”企业或将更多选择A股上市。据胡润百富统计,大中华范围内共计120家“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超3万亿元人民币,广泛分布于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服务、大数据等行业。Top10“独角兽”企业多具备互联网背景,如蚂蚁金服、滴滴出行、今日头条等,同时也包括高端硬件企业如小米、宁德时代、大疆。

  “‘独角兽’的上市亦有望对已上市科技龙头公司的估值形成支撑和提振。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而估值能力尚未充分体现的公司,亦有望被采用更加丰富的估值方法全面衡量公司价值。”中信证券提到。

  “整体上,2018年分化行情依然会持续,未来可预期的分化趋势应该是,‘优质资产和劣质资产的分化’。相较其他,我们还是更关注企业的质地,市场风格并不是影响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至于是否增配中小创会根据业绩与估值的匹配程度进行比较,不会根据市场风格参与博弈型机会。”清和泉资本在回复记者时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郭春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