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物理 | 动量守恒在实际中的应用

 太极混元天尊 2018-03-05

 1、“激光致冷”技术

1、在纳米技术中需要移动或修补原子,必须使在不停地做热运动(速率约为几百米每秒)的原子几乎静止下来且能在一个小的空间区域内停留一段时间,为此发明了“激光致冷”技术。若把原子和入射光子分别类比为一辆小车和一个小球,则“激光致冷”与下述力学模型很类似: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一侧固定一轻弹簧),以如图(1)所示速度v0水平向右运动,一个动量大小为p,质量可以忽略的小球水平向左射入小车并压缩弹簧至最短,接着被锁定一段时间△T,再解除锁定后使小球以大小相同的动量p水平向右弹出,紧接着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小车停下来。设地面和车厢均光滑,除锁定时间△T外,不计小球在小车上运动和弹簧压缩、伸长时间,求:

1)小球第一次入射后再弹出时,小车速度大小和这一过程中小车动能的减少量;

2)从小球第一次入射开始到小车停止运动所经历的时间。

1

解析:(1)小球射入小车和它从小车弹出的过程中,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由此得:

此过程中小车动能减少量为:

将上式代入得:

2)小球第二次射入小车和它弹出的过程,及以后重复进行的过程中,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由以上两式得:

同理可得:

要使小车停下来,即,小球重复射入小车和弹出的次数为,故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停下来所经历的时间为

 

2、弹弓效应

2、空间探测器从行星旁绕过,由于行星的引力作用,可以使探测器的运动速率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弹弓效应”。在航天技术中,“弹弓效应”是用来增大人造小天体运动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198910月发射的伽利略探测器(它于199512月按时到达木星并用两年时间探测木星大气和它的主要卫星)就曾利用了这种效应。下面就是“弹弓效应”的一个具体情境和相应的问题。

1)如图2所示,土星的质量为,以相对太阳为的轨道速率运行;一空间探测器的质量为,相对于太阳迎向土星的速率为,由于“弹弓效应”,探测器绕过土星后,沿与原来速度相反的方向离去,求它离开土星后的速率。

2

2)若探测器飞向土星时速率与土星的速率同方向,则是否仍然产生使探测器速率增大的“弹弓效应”,简要说明理由。

2

解析:通过分析,“弹弓效应”就其实质而言,可等效于力学中的碰撞模型,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1)以u0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代入数据可得

2)不能。因为若方向与题图方向相反,则有,为使探测器追上土星并绕过土星,应有,由此便可得:,即不能使探测器速度增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