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上,家长该帮孩子抓哪些重点方面呢?

 政二街 2018-03-05

小学时期,孩子在学习上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按顺序来排列的话:

1、自信

2、习惯

3、基础学力

4、潜力

就这4项,其他一切都不是重点。

比如适合孩子自身的好的学习方法就不是小学孩子要掌握的东西,因为上了初中开始,小学的一切学习方法都已经不适合中学的学习,要摒弃,反而需要通过重新认知和实践来找到适合这个阶段学习的方法。

***************

1、自信

不管什么事都可以,帮助孩子在某一项技能或某一事上获得充足的自信。

最好不要是父母来决定,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信。

比如:

* 孩子喜欢昆虫,关于昆虫的一切都熟知。

* 孩子喜欢汽车,所有汽车的名字都能叫出来。

* 孩子喜欢鲜花,只要看一眼花就能叫出名字来。

* 孩子是个小话痨,那么培养孩子看到故事书就能条理清晰地把故事有声有色地讲出来。

* 孩子喜欢动漫,什么动漫都能说出个一二。

* 孩子能熟练弹奏钢琴小提琴或者拉二胡。

* 孩子很擅长游泳、打乒乓、画画等。

* 孩子喜欢踢足球,梦想成为足球选手,每日练习。

......等等。

让自家孩子拥有一项绝对不输于其他孩子的知识、技能,,并且帮助孩子积极参与,从而获得自信,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甚至人际关系上,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2、习惯

小学的学习,所有科目都要力争做到「很优秀」。

为什么?

因为小学的成绩和评语,点数是其次,一般只会分为:「很优秀」,「较优秀」和「要努力」的3种(不同学习有区别,但是差不多就是这样)。

「很优秀」的孩子不在少数,但是「很优秀」的评价并不是说这个孩子相比其他孩子高出一截的意思。

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你可以把获得「很优秀」的评价看成是一件普通的事。

所以,父母不要一看到学期结束时老师的评语「很优秀」,就觉着很安心,以马拉松来比喻的话,其实即使「很优秀」的自家孩子也只是和其他孩子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的程度。

然后是「要努力」的评价,这个评价代表的意思是:

* 有在学习上「跌倒」的征兆。

* 已经看得到「跌倒」的趋势。

* 对学习的基本姿态有问题。

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小学只是学业的起步阶段。

这个时期,如果有「跌倒」的可能,那么这以后(中学、高中、大学)的学习将会出现大的障碍。

所以,如果看到这样的对孩子的评价,那么就要赶快遏制「跌倒」的倾向,不要让”伤口“越扯越大,因为要矫正这些问题可能需要莫大的时间。

但是,这时也不能病急乱投医,更不能通过严厉的态度对待孩子。

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关注到小学时期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最需要养成的重要习惯有三:

1)上课专心听讲并思考的习惯。

2)回家后马上开始做作业的习惯。

3)短时间也好,每天按计划自主学习、阅读和反复复习的习惯。

1)的习惯无需多说,必定的事,这里更重要的其实是2)和3)的习惯。

孩子在学校学了一天,回到家后马上让他们做作业,父母都会有点舍不得,但是这是不对的。

回家后可以.......对于孩子的诱惑太多,一放松,就会在学习上”积攒“出「拖延症」,而「拖延症」影响的可不只是孩子现阶段的学习这么简单了,会延续到将来,而且很难改。

回家后马上做作业,回家后马上做作业,回家后马上做作业,重要的事重复3遍!

所以,父母要特别关注这点。

3)的每天学习一点的习惯是养成孩子自主学习的关键,除去做功课的必要任务之外,不管是复习还是其他阅读,每天都需要得以「学年 X 10~15分钟」的保证,比如小学1年级的孩子,家庭学习的时间一定要保证每天至少10分钟。

尤其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酿制“出自己和孩子在同一房间内一起学习的时间。

即使说说话也不要紧,但是孩子的学习时间变得愉快一点是父母的要则。

这个学习过程中,父母随时应该注意的有3件事:

* 每天,从心底给予孩子一些赞扬

* 随时观察孩子,注意孩子的兴趣、学习上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挖掘孩子的潜能。

* 帮助孩子一起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赞扬的话,比如,「昨天不会的习题,今天会做了,真了不起」、「昨天只学了5分钟,今天学了10分钟,很厉害啊」、「朗读的有声有色」、「看了这本书能讲出全部故事,我家宝宝好聪明」等。

如果能按这样的形式和计划,帮助孩子推进他们的家庭学习,那么孩子学起来也会很快乐,进而能保持对学习的积极向上的姿态。

只要多积累一段日子,养成习惯后,日积月累的结果,进而会转化成强大的学习力。

3、基础学力

小学阶段,孩子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学力,最基本的有2种:

计算力和词汇能力

计算力不必多说,加减乘除的计算能力,词汇力则稍显复杂,包括了文字力、读解力、理解力等方面。

能帮助孩子提升词汇力,帮助孩子活络这些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朗读(和音读)。

朗读时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跳不过不认识的字,而且有节奏有韵律地读(开始时速度不要快),能帮助孩子理解字、词、句和内容。

再有的好处就是朗读不像看只能调用视觉神经,而是能积极调用孩子大脑内正在发育的“五感”神经,不仅能活性化大脑,让孩子更聪明,还能通过同步的看、读、听等帮助孩子有效记忆。

英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回家作业中必定有朗读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让孩子从小养成每天回家后开始学习前先朗读15分钟的习惯,一是能帮助孩子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和专心的状态中,二是能活性化孩子的大脑,让孩子的反应更快更敏捷。

虽然现在报纸的订阅数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果家有小学的孩子时,推荐订阅一份小学生看得懂的报纸和一份小学英文报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比如让孩子每天看看报纸,报纸上更多的汉字会加快孩子的词汇力,还可以了解一些世上各种各样的发生事,比如回家后马上开始做作业前的朗读习惯,可以让孩子朗读报纸,报纸本身就是很好的教材。

4、潜力

潜力是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比如运动能力非常好,计算能力很强大等,孩子自己可能不觉察,或者只表现出兴趣,而是需要父母通过仔细观察来挖掘的东西。

如果孩子对此也显得兴趣盎然,那么父母就可以在这上面进行重点培养,同时还能和1的孩子的自信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实我们一般认为的所谓的天才,其实就是这么来的,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挖掘能力,重点培养的结果,而这个培养阶段自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做起来简单,也越容易培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