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条微信值得所有北京人珍藏!!

 NGC1952 2018-03-05


短暂的北京模式关闭,

首都模式又开启了。

无论是4050后还是7080后

甚至90后都在怀念,

我们那个长年消失的老北京城。


01

少年宫,那时候崇文宣武还在,少年宫的全称还是“北京市崇文区少年宫”,这里有每一个北京孩子的童年。


02

踢球、爬树、骑着老爸的二八满胡同的“丁铃当啷”。胡同里光屁股的小孩儿,打小儿这么过来的。


03

几位年轻人成立了京城头一支喜庆乐队,活跃在京城街头和居民区,为市民的喜事儿“鼓舞”。当时,这支乐队的出现可是件新鲜事儿,吸引了不少目光。如果他们还在的话也步入老年了吧!


04

庙会上的馄饨和炒肝,春元楼的炒肝6毛钱一碗,满满一大碗。那时候全家人一起逛庙会,看杂技表演,庙会逛累了吃上一碗炒肝,十分满足。


05

那时候的14路公交末班车还是“招手上车,就近下车”的服务要求。


06

上世纪80年代初的集邮热堪比如今的炒楼盘。在股市、基金还是浮云的时候,邮票成了不少人的投资目标。

07

西单菜市场,在当时是京城响当当的四大菜市场之一。


08

还有王府井的东方市场,如今已经是东方新天地的地盘。


09

空旷的北京站,如今已经看不见这景色了,谁能想到20年前的北京站人这么少?


10

北京东风市场,人们顶风冒雪排着大长队抢购“燕舞”收录机。多年以后,燕舞虽然销声匿迹,但当年的“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想必大家都还记得。


11

一群孩子,年纪都差不多,肯定不是一个家庭的。其实这是50年前的校车,北京东城区三轮车社儿童服务站的工人王振华去幼儿园接孩子。


12

冬天家里烧的煤,顺序堆放在窗前,用的时候用火钳子一夹。记得小时候的炉子能放四块还是五块煤来着?


13

洗衣机还没普及的时候,都是在院子里守着水龙头洗衣服。几家人一起洗,聊着天就把衣服洗完了。


14

地安门十字街头的早晨,那时候还没有红绿灯,都是交警站在路口中央的安全指挥台上指挥交通,才能保证交通顺畅,那时候牢记指挥手势非常重要。


15

2000年前,小公共汽车是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由于其整体服务不达标和随心所欲的行驶风格终于在2001年全部取消了。


16

胡同里的缝纫店,无论是缝补还是剪裁新衣都没有问题。


17

天安门广场市民乘凉景,那时候大家都骑的自行车,能骑摩托车就是很洋气的事儿,图片的大爷可能正和小伙子聊摩托车的事呢。


18

那时候理发水平还参差不齐,有室内理发馆也有胡同里的露天理发,不过大家都有一个特点,绝对规规矩矩给您剪发,不会理成洗剪吹,这和当时的剪发水平有很大关系。


19

路边的电话亭,在那个年代就是“共享电话”,不用扫码,投币即可使用。不过小丫发现电话亭的电话经常被损坏,不知道电话筒的一方和另一方,承载着多少故事......


20

路边的烧饼摊,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的芝麻香味儿。再来一碗炒肝,差不多就能吃饱了。


21

冰棍壶,夏天把冰棍放进去,能保存好长时间,其实和暖水壶一个原理,就是开口大了点。


22

永定门火车站,进城务工的农民,那时候的“农民工”几乎全是北京周边的村民。


23

东城区的修鞋点,您要是有事把鞋放这,办完事再来拿,保准修的跟原装一样。价格不贵,来修鞋的都能混个脸熟。


24

北京早高峰,那时候是自行车多,汽车少;现在是汽车多,自行车少。


25

凭票购买黑白电视机,依然是络绎不绝,可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呢。


26

马路上车辆稀少,还有马车和公交并行。话说今天早上小丫就看到一辆马车,它是怎么逃脱交警蜀黍的火眼金睛的。


27

胡同里看报纸的大妈,几个人坐在一起,大事小事都讨论一番。每天放学都会和她们亲切地打招呼。


28

北京动物园的熊猫馆,不准投食,否则罚款5元。当然现在也不能投食。


29

院里摘菜的老人,这是一个很拥挤的四合院,住着许多户人家。


30

相对于上面的院子,这个宽敞很多。坐在树荫里摘菜,凉快!


31

牛街的胡同,高墙大院。一位回族的奶奶拉着孙子站在门口,是等着父亲(儿子)下班归来吗?


32

80年代搬家场景,那时候的搬家车还是这样的呢,现在都是车厢式了。

33

自行车卖报人,每天下午三点半准时卖报,胡同街上都是吆喝声让我想起了阴三儿的那首:晚报晚报,北京晚报。


34

每一个广场舞大妈背后都有一群广场舞大妈,这位少年如今已经成为广场舞的扛把子了吧?

35

北京第一家肯德基店。


36

可是,你总会笑我,一无所有。


37

80年底的北海公园,军大衣、蛤蟆镜、羊剪绒帽子都是北京时尚青年的最爱。那个帽子还有儿童版的,小小子们都很喜欢。


38

北京大爷的日常,提笼架鸟儿。什么散了,架子不能散。


39

学校组织打扫公园,当时真的觉得,身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


40

每次玩滑梯的小朋友都不少,有个磕碰大家也很皮实,不哭不闹。


41

入少先队员,带红领巾,是每一个孩子的目标。

42

跨子车,时髦青年骑的车,多数人家买不起的,但每次看着也能解解馋。


43

自行车版的,小时候旁边那个都是我的专属座位!


44

大院儿门口的信箱,每天放学都要看看有没有信然后带进去。不过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信件。


45

拍结婚照的小情侣,能拍张婚纱照是当时北京大妞儿的梦想啊。

46

五分钱一根的奶油冰棍就能让照片中这个戴着军帽的小小子乐个不停。


47

60年代在官园体育场举办的一场群众运动会——拔河。


48

北京孩子的最爱,北冰洋汽水。能经常喝的孩子在那时都是“土豪”。

49

棉纺厂的工间操,跳的“第五套广播体操”。现在满大街跳的都是广场舞。


50

老北京人的“提笼架鸟”要从娃娃抓起。


51

牛奶厂,北京东郊农场产奶车间中的工人正在装瓶,那时,城里人喝的都是瓶装奶。


52

北京孩子小时候的童年专属座驾,夏天推着出去玩,冬天堆放大白菜,可以说用途广泛了。


53

80年代初,小情侣在办理结婚证的时候可以领取一件家具购买票证,凭票可以买到一个家具。


54

炎热的中午,交警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指挥交通,必须点个赞!


55

前门楼子前卖冰糖葫芦的,看见山里红请自动分泌口水。


56

80年代首都国际机场一号航班楼


57

长安街上的北京板儿爷,生活不易。


58

老莫,一家莫斯科餐厅,在民间俗称“老莫”,是当时全北京最“高大上的地方。”


59

吃完午饭,补个妆,咱北京大妞都是这么爱美。下得了馆子也坐得了脏摊儿,但咱北京姑娘出去永远都有里有面。


60

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前有许多旅游人力车。那时候的天空特别蓝,没有雾霾空气清新。那时候城楼上的毛主席照片还不知道是哪一版呢。


那时候的北京

舒适,干净

街道祥和带着安静

珍贵的老照片带给我们说不出的亲切

这一刻,我只想沉浸在音乐中

回到那个年月

那个永不磨灭的北京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