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制作低年级课堂的学习单

 姗姗来迟dw 2018-03-05

开展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实践研究越久,越觉得学习单在课堂中的作用大,从学生角度来说,学习单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巩固提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则包含教师对学生学习引导的线路图,体现了教师对教材、教学、教育的理解,可以说学习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抓手。

刚开始在低年级中使用学习单让一些教师感到有些困难,因为孩子们没有多少字词的积累量,对于一些表格、题目的理解很多是茫然无知的,教学果效并不明显,但是贵在坚持,教师不间断地培养,加上孩子们逐步学习了拼音,能够看懂题意之后,学习单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当然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些学习单是在低年级的课堂中使用的,可以遵循一些规则:

1、 保持趣味、美观:

刚入学的孩子对事物感到新奇,注意力也不能很集中,他们的兴趣往往是由感情支配的,

所以学习单必须是孩子们喜欢的,颜色要鲜明,可用彩纸打印,彩色图案与文字相结合,除了图文并茂,排版也要具有冲击力,让孩子们有赏心悦目的感觉,下面是我校两位青年教师陈佳和顾佳音老师的学习单,就比较符合这一要求:


《小蝌蚪找妈妈》学习单

《小毛虫》的学习单

2、操作简便,过程清晰:

低年级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注意力不够持久,很多学习习惯培养不够成熟,畏难情绪较强,所以教师所设计的学习单要简单、易操作:首先每个标题必须清晰醒目,题意一目了然;学生可方便地进行操作,一年级圈画为主,拼音文字为辅,逐步增加难度。


这是高恩老师一堂《加减混合》数学课的学习单:


环节一:


设计过程:学生首先独立研究尝试完成学习单;再与学习小伙伴交流(1)数学小故事(2)算式怎么列?(3)你是怎么计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研究生活中有时间顺序的“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的连贯情节,学习加减混合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找合适汽车钥匙,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计算运算顺序。

1)只有三把钥匙与汽车匹配既巩固运算顺序又打破学生练习时所认为练习和答案都匹配思维定式;

2)找到正确钥匙从左往右运算顺序。

3)一道开放题,答案多样。根据编大吊车算式,即巩固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复习连加连减计算,也训练学生思维多样性。


    课前教师必须设定明确学习目标,配合准确具体知识和技能及要求,达成这些目标时的学习单需要过程、方法的引领,有一定的措施,既不能一步登天(太难无法实行),也不能琐琐碎碎(梯子太多,不具有挑战性)两三个问题即可。

3、冲刺挑战性课题:

为了打破课堂上普遍存在的“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的状况,学习单的设计应具有冲刺性和挑战性,真所谓“精于心,简于形”,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1)      自主研读;(2)合作探究;(3)巩固提升:

学生可以首先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基础性);其次带着学习单中的问题再次研读教材,完成学习单中的问题(挑战性),以加深对教材重点知识的理解;最后第三次回归教材,在教材中勾画、总结重点知识,标出疑点,达到教材的升华。(拓展性)

学习单中的问题要围绕主题,设计适合合作探究难度和价值的题目,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突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总结、反思,提升解题能力;当然题目设计难易、容量要适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在整个学期的每堂实践课中,我们项目组的老师都在努力践行着学习共同体课堂中保障每一位孩子的学习权的理念,在学习单的运用上不断反思、修正。




1
陈芸芸老师

可取之处:

1、设计富有童趣,符合一年级孩子性格特点。

2、根据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各学习任务,有针对性突破教学。

改进之处:

每一项学习任务之间缺少关联,是割裂开的三个部分,而不是一堂完整流畅的课,对于课文没有一步一台阶深入理解,不够踏实。

在设计《秋天》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时,考虑到一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是以识字为主,生字是孩子们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拦路虎,因此第一项学习任务就是针对生字来设置的。解决生字后,既然进入第二项任务——理解课文。最后,本课有一个关于“一”字的变调的教学目标,由此设计了第三项学习任务。

丁燕萍:

可取之处:

1、由简到难,层层递进。通过数、填、画,有效地渗透了观察、比较、归纳、演绎数学思想方法。

2、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化,从数一数、画一画、填一填、摆一摆等多种形式进行数图形方式。

3、最后课堂评价,体现自我评定、伙伴之间的评定、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

不足之处

1、时间把控待改进,学习单任务并没全部完成。

2、若是将学生经常“碰面”长方形作为引入部分,从具体到抽向感知数线段方法更为合理。

3、学习单图形可设计成更适合低年级孩子喜欢有意思的图形,来激起学生更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梁佳莲


路彦梅的学习单


一堂去伪求真的数学课

秋分后,连绵雨;今日小雨、空气略闷,心情中雨、忐忑不安,后背大雨、浸湿衣衫。第一堂学习共同体的数学课,教后惭愧,自嘲“披着共同体外衣的传统课堂”。

1、备课

“拖延症”的我一直打算周末备课,可接到了静静博士的微信:“教案好了吗?”宵夜走起,挑灯夜战,效率几乎为零;第二天交给高老师的教案完全就是一堂传统课。

2、二次修改

“路老师,今天雯雯哭着和我说被老师批评了,说什么有本书没包,封面是排队买冰淇淋的,老师请问一下是哪本书啊?”一通再普通不过的电话给了我灵感。语文有绘本,美术更适合绘本,数学何尝不可。我的第一则数学绘本故事出炉了。

教案片段:

场景一:

师: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排队?小巧排第几个?小丁丁呢?小亚呢?男生一共有几个?(4个)小亚排在第几个?(第4个),4个和第4个一样吗?

小结:4个是指个数,数量。第4个是指位置,是序数。

场景二:

师:小巧买完了冰欺凌,边吃边走,现在排队的人有几个?小丁丁排在第几个?小胖插队了,他插在第几个?在谁的前面?他后面的小朋友会对他说什么呢?我们在排队时应该怎么做?小亚现在是第几个?

场景三:

师:小丁丁买了冰欺凌后也走了,他边吃边走,回头一看,小胖正鼓着嘴排在最后一个!现在还有几个在排队?现在小胖排在第几个?

3、试教

不打无准备之仗。考虑再三即使没有U型座位我也想试教一下。在一2班上下来,对于传统课堂我的课时、内容安排显得太空旷,可增加一些有难度题。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在未完全养成情况下,如何深入同化两人合作关系呢?试教时我是每个人发一张学习单完成后两人交流,感觉伙伴关系十分不理想。试教后将变更如下,左边的学生完成左边的两道题,右边的学生完成右边的两道题,纸张横放,即有足够的空间书写,也能观察到伙伴的做题情况。出于年龄特点,小朋友如发现伙伴有错误或者不懂地方会马上提问或寻求帮助。

反思


传统课堂相对于宽裕的时间对于学习共同体来说却显得急促,同行们觉得我的练习层次还不够,亦如静静博士看过我教案后的提议:“问题太多,可又缺少特色问题”。其实亮点题目没有时间出示,如何利用有限的两道题目改进呢?高老师给出了我建议:不给定方向涂第4个,则会出现两种情况;涂4个不要局限于左右,任意4个即可。

                     


转自:同在同润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