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财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平凡的人 2018-03-06

来源:笔叔谈财(RichBishu)

作者:笔叔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理财投资的目的是什么?

想必大家会异口同声的回答说当然是为了赚钱,“一切向钱看齐”。在物质化的今天,没钱万万不行、寸步难行。成家立业、教育子女、赡养老人,日常开支、人情往来,这些都需要花钱。

但是有些人通过理财投资尝到甜头之后,就“上瘾”了,于是开始想方设法去省钱,把省下来的钱拿去理财投资,希望能够多赚点钱,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比如笔叔的一位朋友以前没有理财之前,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吃喝玩乐,好不快哉!

自从开始理财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每周周末基本上都会去电影院看场电影,最新电影一上映他就去看,买的手机都是最新、高配的iPhone。但是现在很少去电影院了,换的手机是国产机,把钱省下去投资,让“钱生钱”。

其实不仅是他,很多人理财后也有这样的经历,以至于觉得:越理财就变得越节俭、越抠门。

买个名牌包包要3000多,可是想到这些钱可以买一手股票呢,于是就不买了,以前的包包坚持用用吧。

上班吃个中饭要好几十,自己带饭可以省一大半,一个月就有好几百,比放余额宝里面的钱产生的收益还要多,以后就带饭吧!相当于余额宝里多存了一笔钱。

以前经常出席朋友饭局,时不时的回请,一次要花好几百,现在就“深居简出”吧,可以省下很多钱去投资了。

在上面的案列中,有朋友或许会说:省钱是好事,不仅钱省下来了,把省下来的钱拿去理财投资,又会产生收益,实现双重的资产增值的目的。

在这里,笔叔没有反对大家省钱,因为积累本金是理财投资的第一步,省钱可以增加投资的本金。而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品质,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没有过时,值得提倡。

但是前提是不要走向极端,过度、无理的省钱就是一种“病态”,需要改变。虽然手里的钱是多了,但是生活质量下降了,理财投资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笔叔刚开始理财投资的时候,也一度为了省钱去理财而过得很拮据,总是想多投点资金,在用钱的时候也是能省就省,能不花就不花。时间长了,明显感觉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觉得自己有病了,变得越来越抠门,连在女朋友身上都没有以前那么舍得和慷慨了,很多时候本来计划给女友买个贵重的礼物,给她个惊喜,制造些浪漫,可是身上的全部家当都拿去投资了,也就只好放弃,错过了一些美好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觉得真是不应该,很后悔。

理财没将自己理成个大富豪,但是绝对变成葛朗台了,生活质量都下降了很多。

笔叔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后来终于想明白了,不该为了理财而去过度的省钱,越省钱就会觉得钱越不够,对金钱的渴望和欲望也会变得膨胀,最后对生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甚至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反思之后,笔叔明白自己理财的最终目的不是钱,而是生活,该花钱的地方绝对不能节省,不能因为理财而变得抠门。在有限的收入下,过最舒适的生活,才是笔叔需要去追求的。

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才是自己理财投资的最终目标,如果因为要去理财投资而刻意、无理的省钱,导致自己生活质量下降,就是错误的行为。明白了这些道理,笔叔及时“迷途知返”,后来在赚钱的道路上面反而越走越顺,钱多了,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受益于经济的发展,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等生理上面的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根据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人们会不断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安全方面的需求、感情方面的需求、尊重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没有全部满足这些需求,没能实现财务自由之前,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就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就会去做理财投资,希望借此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但是我们应该要明白,理财投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无理、极端的省钱是不明智的。

相反,该花的钱不要省,光靠省钱绝对成不了富翁,不能实现财务自由,开源才是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