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重疾险,定期or终身哪个更好?

 果仁叔 2020-03-27

果仁叔最近接到几个朋友的咨询,都是在考虑配置长期重疾的时候,在保障期限上纠结买定期还是买终身。

定期重疾和终身重疾究竟哪种更好?不结合个人情况其实很难给出定论,索性写篇文章梳理一下,什么情况下该买定期,什么情况下该买终身。

01 定期重疾和终身重疾的区别

重疾产品确实非常复杂,具体到长期重疾,简单分两类:
  • 定期重疾:保障期限到70岁/80岁

  • 终身重疾:保障期限为终身(个别保至100岁的,约等于终身)

其他保障责任相同的情况下,终身比定期保费更贵。

我们都明白一个常理,年龄越大,重疾发病率越高,从保监会官方数据看也能说明这一点。所以从时间维度身重疾无疑保障力度更大。

数据来源:《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

那么,终身相比定期,保费到底贵多少呢?

为了直观比较,我们直接拿网红重疾性价比之王——康惠保旗舰版举例康惠保旗舰版。假设30岁男性购买50万保额,选30年缴费,保至70岁每年保费4193元,保终身每年保费6712元。

其他条件相同,保终身相比保至70年,每年保费多缴6712-4193=2519元,足足贵出60%,30年缴下来一共多交7.5万,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大家之所以纠结,无非是因为买终身,为了70岁后继续享受保障,多交保费到底值不值?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02 买终身重疾,多交保费值不值?
 
假设70岁之前患重疾,从结果来看显然不值,因为获赔的保额一样,终身重疾多交了保费,实际杠杆变低了。

我们讨论70岁前没有患重疾的情况。
 
a.如果买终身超出了预算

果仁叔不建议硬来,没必要为一份保单牺牲当下正常的生活质量。

有人说那买30万保额就好了嘛,既能控制预算又能保终身。

更不建议!
为追求保终身而降低保额非常不明智,毕竟买保险就是买保额,在最需要保障的时期保证充足的保额才是最重要的。
  

b.是不是预算充足直接买终身就好了呢?

多交7.5万能在70岁之后继续享有一份50万的保障,似乎也不错?毕竟考虑通胀,7.5万等到70岁之后还能干啥。

有些会理财的小伙伴会说,买定期可不止省7.5万,把每年剩下的钱拿去投资,到70岁也能累积一笔不小的财富。
 
没错,钱是能生钱的,我们还是拿康惠保康惠保旗舰版来算一算,每年省2519元,到70岁时累计省下的保费通过理财能变成多少钱。


从这个表可以看到,如果每年能维持7%的收益率,到70岁时,买定期省下的保费,通过理财能达到54万,已经超过50万保额了,买定期更好。
 
等一下,要实现7%的年化收益率对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很难,何况要保证四十年持续维持在这个水平。

但维持4.5%左右的年化收益是完全可能的,很多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就能满足,按这个收益率省下来的保费通过理财能达到28.4万。5%的收益努力一下也是能达到的,那就有32.2万。
 
那么好,现在问题变成,到底是买定期,到70岁时持有28.4万-32.2万现金划算?还是买终身,70岁后继续享有50万保额划算?
 
这里我们不得不再提一个概念——现金价值。
【名词解释】
现金价值:退保时能拿回来的钱

长期保单是有现金价值的,康惠保旗舰版这款产品,如果买终身,在70岁时选择退保,能拿回30.6万。
(注:这里不是鼓励大家买了终身重疾到70岁时去退保,而是把两种购买方式放在同一个价值维度上,方便对比。)

这样看,买终身,价值上相当于买定期然后把省下的保费用于收益率在4.5%-5%之间的理财。
 
所以,假设70岁前不患病,从投资收益角度分析,买定期还是买终身也是因人而异,取决于每个人的理财能力。

如果对自己的理财能力有信心,投资渠道丰富,可以买定期重疾。如果不善理财,宁愿把价值放在保单里,买终身重疾也是一种稳妥的选择。
 
03 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
  1. 如果预算不足,先买定期重疾,有限保证保额充足,等经济能力上去了再做补充配置;

  2. 如果非常善于理财,建议买定期重疾,钱拿在自己手里更灵活、收益更大;

  3. 如果不差钱,且理财能力一般、懒得研究也存不下钱,买终身重疾也挺好。

 
选保险,不能只从单一维度去比较价格,抛开被保障者个人健康状况、财务规划、风险偏好等因素单纯去谈产品的性价比也是在耍流氓,这是个千人千面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