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武核心筋骨练习答疑解惑之(综合)篇

 太极老叶KBA9 2018-03-06



豆大师:能否给一个具体的系统的日周月训练计划和检验标准,比如如每日应训练项目和数量,每周应完成哪几大项,怎么样的标准算练到位了,哪些是每天必练的基本功等等。

答:现在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一起制定不现实,大体来讲比如拨胯在哪些整体劲力有,比如云遮对拨胯的强化是非常强的,我们可以今天练拨胯不练云遮练熊膀或者鹰捉虎扑,以关节错分开。组合的劲力像熊膀、刮地风、鹰捉、鹰捉虎扑。比如鹰捉和鹰捉虎扑能打鹰捉虎扑了鹰捉就可以放,刮地风打好了手臂抽提也没必要了,比如开肩、开肘、开胯这三个初练每天都要打,但到后面不一定每天都打。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的部位来定,只要每天把身体的所有部位练到了就可以了,不需要一定要练完多少量,把自己练的很累。像我平时练的话一般是开肩、开肘、开胯各打两百准备活动,然后开始练几个大的组合动作,每天练三到四个,每个动作练200个,身体基本就打开了,这时候组合动作的选择要尽量错开,有以背为主的,有以手脚的合劲,如刮地风和鹰捉虎扑属于两种类型的可以选择,大劈是一种类型,可以错开练习。可以根据我说的去领悟一下。


平凡之路关于之前分享的“把身体挂在手上”,在梢节打击过程中,是在遇到阻力瞬间挂在手上。这个“瞬间”是怎么去感觉,具体怎么样来操作呢?是不是说开始梢节运动不带劲,到遇到打击点的瞬间才发劲吗?

答:这个需要把筋骨的速度远远高于肢节的速度,才可以体会到的,这个不是一门是技术,当你能够运用大筋发力,打比方讲鹰捉的动作,你手放在上面,瞬间一个坐胯,坐胯带动整个身体骨节的拉伸崩弹,你会感觉手上似乎抓住了一个物体,瞬间的扯下来,这个劲力就是把身体挂在手上,这个扯下的劲力其实就是把整个身体的劲力作为动力源,往下坠动,带动肢节。


董政君平日里练习自己所会的传统拳,老师会要求某些势子盘的很紧,蹲的很低,保持的时间也会长一些。解释这样才叫练“功”,才会长“功”。这种练功方式与典传体系练习人体的五张弓,多练“功”少练拳的体系理论有无冲突,两种练习方式能否融合,更应该倾向与哪种?

答:没有任何冲突,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可以在你练拳的时候给你带来很大的变化,完全可以融合的。平时注意所有的拳的根本都是以撑筋拔骨为基本功,比如势子盘的很紧,蹲的很低,都是一样的,都要求把大筋进行撑拔发力,能够崩弹出来劲力就叫”功”,但单纯的捆住,蹲低,还不能叫做”功”,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崩弹出劲力才叫”功”。


 武汉陆军1.在武学上有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之说,在典传接触到的更多的是筋骨关节内脏的训练其中也含有意念方面的训练受益非浅,但功夫到了后来不都是意气神上的修炼,期望陆老师指点一下这方面的迷津,尤其是对气这点认识理解上缺乏方向感。     

      2.筋骨的崩弹有了但苦于在实践接触时用不出来咋办?包括我在平时练太极拳的棚、捋、挤、按发劲练习空发没问题,但一接触真人就发不出来或发变味了。

答:1.“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个是后来说出来的话,是在传统拳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道家学说加入以后才会有“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之说,在典传不会这样去说,典传教授大家的是筋骨关节内脏,然后用精意发动,所谓的精气神是什么呢,很简单,一个人瞬间的整个精神状态到达一个极度的程度,精力极度膨胀,能打出如火光电鸣般的动作,就叫精气神,瞬间表达出来的一种超越常人的能力。千万不能在气方面研究太多,以前一些练拳练的好的老师傅,他们都没有讲到气,气我们的理解就是维持身体内外的大气压,以前练拳的时候也讲气出去一部分,进去一部分,把它想象一下就是维持内外的大气压,把这个想法放在气上讲就是有句话说“在气则滞,在意则灵”。

  2.这个是因为整个身体的裹没有裹紧,在练习过程中,太极是把腋下空出的,然后棚、捋、挤、按等于在用手臂再去支撑发力,筋骨抖弹,身体的劲力在手臂空的支撑下是无法发力的,所以劲力无法显示出来,当你能够做到两臂跟身体的摩、裹,那么你试一下,劲力直接传递到稍节。再说简单一点就是你的整个跟对方的接触体还是你的手臂,没有质的提升,没有支撑力的话,身上所有的劲力是无法在对方身上表现出来的。


德行天下一直以来在武术界喊叫: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给众多的武术爱好者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也促使部分武友们终日寻找着所谓的“功”而以至于最终抱憾!而我们典传国术推出的核心内容,是否能代表着社会上的练拳不练功的“功”?恭请师父予以更进一步的阐述!

答:所谓的功就是功夫,功夫是什么呢?其实我们练拳的第一步就是撑筋拔骨了,需要做到筋骨撑拔,因为能够伴随我们身体的就是大筋,在人的一生中不会出现急剧衰退的现象,通过练拳可以让它保持的很好,让它从始到终具备功力,不会退却,这就是所谓的“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大筋的话,即使到了晚年,依然拥有一把很好的劲力。除了大筋以外就是内脏,内脏的盘练,要说到功夫的话可以看一下动物,比如一只猫,它的筋骨的撑拔程度和内脏的活跃程度远远超过人体的,内脏的运动和脊柱运动息息相关的,内脏运动带动脊柱的运动,脊柱的运动带动内脏的运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同时我们知道胯脊是人体的运动的主宰,胯脊的运动和四肢的运动合称形五张弓,所以到最后和内脏和脊柱和胯脊,胯脊又和四肢,整个人体就是一个动力源,我们只要做到这几点,其他就不是问题了,功夫就是自然而然,能够做到以前说的把功夫练到身上,像猫一样它就是把功夫练到身上了。


罗子国公民1、典传的每式是否都有精神假借也就是意念的配合?比如拨胯时想象身前有棵大树,那么练习鹰捉虎扑和大劈时应配合什么意念也就是精神假借?我想,典传源于心意和七式拳,就应讲究心与意合,应该每式都有意念配合,不知道是否正确?2、典传练到一定境界后是否也有诸如浑元桩,无极桩类似的桩功训练?还是不属于典传的教学内容需正式拜师入门弟子才教授的内容?

答:1.意念是必须要有的,它是产生阻力的其中一个源泉,有的是通过两臂跟身体的摩,肢节跟肢节的摩来产生,也有通过假想,因为有些部位是无法通过身体的摩来实现,就得通过假想,其目的就是一个就是形成阻力,所以在练习鹰捉虎扑或者大劈等动作的时候,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形成阻力,使关节能够撑拔,使那张弓能够拉开,从而能够放箭形成筋骨崩弹的劲力,这就是根本目的,这与站桩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站桩是静拔,是在静止的过程中使关节撑拔,从而达到大筋的拉伸,因为静拔状态下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很强的筋骨劲,就是很慢,但也是一种方法。

  2.典传是不教学任何桩的,我们是通过动练的方式达到筋骨撑拔,为了帮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全部是动态,所谓的桩不分静桩动桩,桩都是动的,看外形不动,实际内在还是在动,还是需要做到关节撑拔。


阿龙我在练拳里加入胯劲,打出去之后感觉是到达稍劲以后好向点软,就向行意拳崩拳,前手崩还行后手就崩不到位,请问师父这是不是胯拧的不到位?

答:比如说你把练拳加上胯劲,必须经过一些硬性传递,就是说其他关节都打开,第一要保证劲力传到稍节,第二要形成合劲,比如前手有劲,后手没劲,到达不了崩的位置,说明身体没有合好,两臂要合,这点非常关键。第三就是要把劲力加到打击的稍节上,注意要把身体的重量加进去,你现在有五张弓,比如两臂两腿带身弓,但有弓还不行,还得有箭,要把内脏的提坠,身体的重量瞬间加到打击的稍节上,那个劲力就瞬间到达了,这里面还是需要调配的,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雷声我听别人说过“丹田鼓荡”这个词,什么是丹田鼓荡和鼓荡劲?

答:在典传里不讲丹田,所以不存在丹田鼓荡的问题,只有内脏的惊起惊落,带动整个身体重量的起落,形成整体如球,将身体挂在手上打击的效果。


底牌最近看到一个视频,里面是讲述把腰椎的生理弯曲练没,称为尾骨内收,形成类似动物骨架(动物腰椎骨架我特地百度是没有s形的),但是医学上没有生理弯曲又是病态的,由于人类是直立,所以生理弯曲进化成s形更为符合。到底哪种才是正确?

答:我们在发力的时候一瞬间有整个背脊和胯形成一张弓,打好之后就恢复正常了,还是S形的,所以这里面不相违背,不是说练着练着人就变动物了,一天到晚腰椎就是直的,就是弧形的,那就不对了。所以人还是人,动物还是动物,练拳的时候有整个脊柱拉弓的崩弹,并不是说打好之后人就变那样了。

 

欧阳子大海:我想请问下,我己经55岁了,是否还能把功夫练上身吗?

答:55岁年龄并不大,只要循着筋骨的方式去练。循序渐进,慢慢来,只要越来越好就行了,不需要跟别人去比,只要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迈出一大步就可以了。

 

积柔成刚:1.在抛钢珠时,练到什么程度才可增加包的重量。

                   2.脊柱崩弹可带动手臂上下左右运动,可如何带动手臂前后运动呢?

答:1.抛到感觉包很轻,感觉很轻松没有任何压力的时候就可以加了,但是要循序渐进,慢慢加。2.脊柱的崩弹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是与身体其他关节一起存在,就像一只猫,它的脊柱拉伸成弓,但是它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跟肢节一起形成整体的运动。运动是不需要说谁带动谁,我们在练习开肩、开肘、开胯、开肋、开脊柱,它整体每个关节都是动力源。可以肢节带动脊柱,也可以脊柱带动肢节,都是相辅相成的,不存在谁带动谁,是一个整体的运动。


大槐树下练完后,出汗较多,容易感冒。问一下,训练结束后应该注意些什么?有没有对收功的特别要求?

答:尽量不要在空调间里练,练后勤换衣服,没有收功方面的要求,注意生活习惯就可以,背部不要吹风,因为我们练的撑筋拔骨,关节开的比较大,容易着凉,注意一下。


天下一米:师父和师兄平时如何进行体能训练与典传训练如何分配?

答:目前没有安排任何体能训练,平时课程的所有动作就是我们训练的内容,并没有安排体能训练。


涅槃太极讲听劲,在典传中怎样体现?听劲的实质是什么?是开关节后的灵敏反应,还是对敌时的察颜观色?师父讲讲听劲的实质。

答:听劲就是灵劲,所谓“灵劲上升天地翻”,所谓“一羽不能加”,练到一定程度后,对方轻轻碰你手的时候就能感觉很大的阻力,瞬间用身体的劲力反应到产生阻力的点上,这就是灵劲,也就是听劲,其实我们不讲听劲,只讲灵劲,“灵劲上升天地翻”也就是“一羽不能驾”。平时我们找阻力,要很大的阻力使关节撑拔,筋骨崩弹,慢慢的阻力越来越小,也能使筋骨崩弹,到最后手在空气中也能感受到阻力,慢慢后面的话即使别人轻轻的搭一下你,都能迸发出很强的劲力,这就是听劲的实质了。


贾小昂太极里有中心线的说法,练习时感应一直模糊不清,不知道怎么提高身体重心方面等应用。

答:太极里面中心线就是身体中正,头顶中正,头中正了,整个身体就中正了,这就是为什么在练熊膀等动作的时候要保持头中正的原因,就是身体中正。


helloliang传统武术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内劲,一个是内气。请师父谈谈传统武术内劲的实质是什么?以及它和典传所讲的劲的关系。现在典传学生里面有许多同学同时也是练习太极拳的,特别是那些传统太极拳的练习者在太极拳学习过程中师父都讲内气,但是关于内气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以用现代生理学或者现代医学解释的概念,能否请师父谈谈对内气的看法?

答:典传不讲内气,讲的是筋骨、关节、内脏,主要是通过使筋骨崩弹,使内脏和筋骨一起产生将身体挂在手上的劲力,将整个身体作为一个球体进行打击的方式,就是整个人身体的重量就是最后你赖以生存的核心,或者可以讲你身体所有的大筋就是这张弓,身体的重量就是弓上的箭,可以这样去理解。关于内气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呼吸只能到达肺部,肺泡增大以后横膈膜下降,引起了整个小腹的鼓起,称之为气沉丹田,从医学角度上来讲是这样的,实际上气不能到达小腹的位置,人体只能维持身体内外的大气压,而不存在固定的气盘。讲气实际也是这么多年,大家练拳的过程中无法达到的比较高的层次,所谓“在气则滞,在意则灵”,要用呼吸去配合拳去训练的话,呼吸是需要时间的,没办法做到瞬间若干下,一秒几下的效果,如果可以在一秒钟呼吸七八下的话,呼吸是很急促的,没有办法去配合,这也是目前传统拳跟现代搏击无法接轨的关键原因所在。所以在典传主要是帮助大家提升功力,大家如果比较喜欢练气的话也是没有问题的,把筋骨关节内脏训练好,把劲力打出来,还可以配合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训练,都是可以的。


拼搏我想问一下光练筋骨,是否需要站桩之类的功法练一下内气?

答:站桩就是在练习筋骨的撑拔,是一种静练法,所谓的静练其实还是动的,从外形看是静,其实在不断的撑拔各关节,是一种慢练,最后也是达到筋骨的撑拔,只是相对而言速度慢了些。


笑傲江湖我想问一下我练了二个多月了,拨胯包括其他动作是不是打了时间长了动作随意一点也可以打出崩弹之劲,不要太拘泥于动作正确与否,只要在大范围之内。

答:理解是正确的。只要能打出崩弹之力就可以,不用太拘泥于动作,筋骨崩弹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而动作不是根本目标。


万丈光茫无人敌请问典传有没有某些门派所谓百日筑基和百日之内禁欲这一说法?

答:典传没有这样的说法,没有任何的禁忌,请放心。


陆凤龙我在打套路时脑子会不由自主的想其他事,有什么方法能够静心打拳?

答:我觉得练拳的时候如果你可以把功夫练出来,你想其他的事情也没关系,可以一心两用,像我经常一边看新闻一边练拳,只要每下感觉筋骨在崩弹,内脏在提坠,筋骨跟内脏一起形成劲力就行了,不去思考这些问题,甚至每次看新闻都会很入迷这也没关系,但是身体练好之后会很舒服,这就是我的目的。

 

赛博坦在练习拓展动作盘桩撞击肋部肘会震得头痛,请问有关系吗,如何避免。

答:在练习盘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肋部撞击的时候会震到头还是头部固定的不够好,撞击时肋部要主动往外挺出,而不是凹胸,越是避让,劲力越是往身上走的多,尽量主动迎上去,整个身体就像球一样,你撑拔了,气足了,那么跟桩碰撞的时候就具备支撑力。


老侯:我想问一下练五行掌钢珠包的问题,每天练五行掌500次(双手数量),特别是手背受不了,因为我的手背比较瘦,给我建议个合适的练习数量

答:练的数量挺多,应该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练习这么大数量。注意在拍击的时候由轻到重,不能让自己感觉到手臂打的很痛,轻轻去打,慢慢抗击能力强了再把量或强度加上去,不要急于求成,500下有点多,不用太多。


公益课


【本期主题】:《突破功夫瓶颈听陆老师讲述筋骨理论》

【主讲老师】:陆功翰

【时间】:2018年3月6日(周二) 晚19:00

【本期主题】:《突破功夫瓶颈听陆老师讲述筋骨理论》

1、如何调理颈肩腰椎等病痛,并解除困扰?

2、如何通过锻炼解决各种身体亚健康?

3、如何达成真正的身心灵合一?

4、如何做到局部发力?

5、如何做到少走弯路开发身体潜能?

6、如何做到步动一寸,手长一尺,能将自身的'筋骨.关节.内脏'协调提升至极您就是“高手”?

7、如何实现身体联动螺旋缠绕?

8、如何让'拳架“华而有实?

9、破解传说中千斤坠、隔山打牛等的奥秘!

10、如何提高整体劲力,隔膜带动内脏提坠呢?

撑筋拔骨是关键,五弓合一产生弹性,内脏动一动,身体颤一颤。沉.刷.摇.拧.插内动,踩.踏.扑.裹.崩外动!循环往复,连续打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