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兰花历史渊源

 云深不知处藏书 2018-03-06

 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花卉中享有较高的地位,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传统花卉品种。如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即国兰,在古代也称之为兰蕙,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就已经有关于兰蕙的记载,素有“花中君子”、“祖香”、“王者香”和“天下第一香”之称。

先秦时期是兰文化的滥觞时期。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首生动而美丽的兰诗,这就是《郑风·溱洧》,诗歌写出了每年三月三日青年男女相约去溱河、洧河游玩,互赠兰花、芍药定情的欢快场景,一束兰花把青年男女的情意连结了起来,兰花便成了我国最早见诸于文字的定情物之一。在我国第一部史传散文《左传》和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中,都记载着“燕颉梦兰”的佳话,兰花成为了一种象征瑞兆的吉祥之物。

孔子是我国最早颂兰的名人,《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颂兰的一些名言,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如“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相传由孔子创作的《幽兰操》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咏兰诗。屈原是我国第一个大量颂兰写兰的名诗人,他在《离骚》、《九章》、《九歌》等许多诗篇中,都写到了兰,他爱兰,颂兰,寄情于兰,托兰以讽,在他笔下,兰花成了一种象征,一种寄寓,一种精神和品格的代表。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赏兰、品兰,都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人工栽培兰花始于宫廷。汉魏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逐渐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到了唐代,兰花的栽培推广到民间,一般家庭和花农也都大量培植,文人墨客更是对兰花情有独钟,成为他们吟咏的对象,咏兰诗大量出现,兰诗园地呈现姹紫焉红、美不胜收的景象。宋代是兰文化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这一时期,兰花也开始进入书画家的视野,成为国画创作的常见题材。明清两代,兰文化再次进入昌盛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成为大众日常观赏之物,此时有关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和工艺品上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近代最有名的兰花专著是浙江杭县人吴恩元于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1980年和1991年由吴应样分别写成的《兰花》、《中国兰花》,可以说是现代中国兰文化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积数千年之功,我国的兰文化博大而精深。因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品味,人们又确切地称它为中华兰文化。中华兰文化对完善人类品格和健全、愉悦人们的身心活动,提高人类社会的文明层次,已形成了一套几近完美的理论基础,兰花也是最早被用于寄托人类文明意念的花卉。中华兰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博采百艺之长又丰富了各种艺术,如绘画、书画、音乐、戏剧、文学、工艺、园艺等等。中华兰文化影响十分深远,甚至传播到了日本与韩国等邻邦友国,又孕育出了日本兰文化和韩国兰文化,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兰文化体系,人们称之为东方兰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