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中对于病因的认识

 秦岭之尖 2018-03-06

 

所谓病因也就是指疾病发生的原因。关于病因的认识方面,中医书里面记述了很多,在《内经》里面对于病因总的来说是以阴阳邪正、外感内伤的概念来进行认识的。

 

“阴”在人体中是指衰退的现象,或者有形的物质;“阳”在人体中是指旺盛亢进紧张的现象,或者无形的作用。“邪”是指人体的各种致病原因,特别是指人体的各种致病外因。比如因受风而致病的,这个致病的风,便叫风邪,因受湿而致病的,这个致病的湿就叫湿邪,因饮食原因致病的,这个使人致病的原因,便叫食邪或馨饪之邪等等;“正”就是指正气,正就是正常,气就是作用,正气也就是指人体正常生理作用的意思。至于“外感”一般就是指人体感受外来的邪气致病。所谓“内伤”一般就是指人体内伤致病。

 

总的来说,《内经》里面对于病因的认识不外阴阳邪正、外感内伤。换句话说也就是《内经》认为人体致病的原因不是由于外邪的原因引起了人体有形物质变化和无形的作用发生了障碍因而致病,那就是由于内伤的原因引起了人体正气失调,体内有形的物质缺乏不足或无形的作用衰退致病。

 

《素问·调经论》篇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这些都可以说明《内经》对于病因主要是以阴阳邪正、外感内伤来进行分类。

 

医圣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中对于病因的认识,仍然继承着《内经》的精神以客气邪风为人体致病的外因,以人体五脏元真为内因,例如他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到了宋代陈无择,他又在前人认识病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因”的说法,所谓“三因”就是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三种致病的原因。陈无择认为六淫邪气外感致病的属于外因,五脏情志所伤致病的为内因。除了外邪和情志以外,其他致病原因如房劳、饮食、外伤等等,就属于不内外因。

 

中医书里面对于病因认识方面的论述是很多的,但一般来说也就不出以上所述。中医在临床上对于疾病原因的分析,一般基本上仍然是根据《内经》精神以阴阳邪正、外感内伤的概念来对疾病的原因进行分析。


/完/


抱朴言,至美中医、至朴之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