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铭文析义试探 是志成 参考资料: 1) 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文存周金、金文逍遥游、册命篇、毛公鼎;以下简称“故”。(本文语录几乎完全由此抄录) 2) 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以下简称“于”。 3) 吴大澂:毛公鼎释文;以下简称“吴”。 4) 王晓宣:毛公鼎铭文释文校正。(原载于中华书局季刊第18、19期。);以下简称“王”。 *** 我个人(指笔者)的意见,前方加注“按”字。
【第一段】 王若曰:父厂音,不(丕)显文武,皇天引厌氏十德,配我有周。 ① 按 / 王,或谓周成王、或谓周宣王,现多从后说。 ② 故 / 王若曰:王是这么说的。替王转达册命时所用的传语,用法就像后世的诏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按:尚书中不仅可见“王若曰”,也有“周公若曰”。) ③ 故 / 父厂音,卽毛公厂音(封国十爵称十名),周宣王叔父辈。 ④ 不:通“丕”。文武:周文王、武王。 ⑤ ⑥ 厭:飫(yu)也;充满;《书.洛诰》:万年厌于乃德。 ⑦ ⑧ 配我有周:谓文王、武王德能配天。《诗.皇矣》天立厥配。传云:配,媲也。 此处注意拓本中“有”字:王晓宣先生强调,“有”当作 以手持舟,不合理。 【语译】王说道:父厂音!伟大英明的文王和武王,秉持上天施予绵长而充厚的福德,正合於我周室…….。
【第二段】 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閈(han)于文武耿光。 ① 尔雅释言:膺,当也。 ② 故 / 率:语气词。怀:怀柔、抚顺。率怀不廷方:抚怀不来王廷朝聘的方国。 ③ 故 / “閈“在此通“觐“,意同《尚书》: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 按 / 觐:见、显现。耿:光明。 于 / 《说文》閈,门也。此犹言域也、限也。言无不限於文武光明普及之内。
【第三段】 唯天将集氏十命,亦唯先正襄辥(yi)氏十辟恪谨大命。 ① ② 先正:先王的辅佐大臣。 ③ ④ 故 / 辥,通“乂”,辅相。 ⑤ 辟:君也。 ⑥ 故宫 / 释为“恪”,《书.盘庚》有“恪谨天命”之句,正与此句通。 【语译】衷心当受如此大命,安抚不来朝见的方国,也无不表彰文王和武王的德泽光辉。上天成其大命予文武先王,也是基于先前旧臣的辅佐相助而致,恪遵谨守大命。 【第四段】 肆皇天亡罒矢(斁yi),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民又(旻min)天疾畏,司(嗣si)余小子弗彶,邦将害吉, ① 《诗.大雅.抑》:肆皇天弗尚。笺云:肆,故,今也。 ② 《诗.思齐》:古之人无斁。《诗.振鹭》:在此无斁。释文皆云:斁,厌也。吴 / 皇天无斁,言天不厌周德也。 ③ 临保:监护。《诗.思齐》:不(丕)显亦临,无射(斁)矣保。 ④ 旻天疾威:於《诗.小旻》及《诗.召旻》中两见。“旻天”泛指天,即旻天、皇天、苍天等。 ⑤ 余小子:王自谦之词。司(嗣)余小子:继承嗣位的我。 ⑥ 于省吾释为“及”,弗及,谓弗及先王,谦词也。 ⑦ 【语译】 因此皇天不厌弃地(故宫译为“不懈地”)保护着我周室,大大巩守着赐给先王的配命。上天大发威怒,继承嗣位的我,若不急於励精图治,那么邦国政事,将如何能好转。
【第五段】 ① 郭沫若曰: ② 从通纵。《尔雅.释诂》:纵,乱也。 ③ 乌虖:呜呼。 ④ 吴 / 躣字据《说文》:走顾貌,读若劬。此躣字当读如恐惧之惧。 ⑤ 圂,厠也,从囗,象豕在囗中也。圂湛联绵字,犹言陷溺。 ⑥ 囏,古艱字,但在古金文中,右旁从黄,从火,如此处。 ⑦ 【语译】四方扰动,纷乱不安。哎呀!我深深地忧虑着国家的艰难,必定要永远鞏奉着先王典范,善为继述。
【第六段】 王曰:父厂音(今)余唯肇巠(经)先王命,命汝辥我邦我家内外,心(专)于小大政,甹(屏)朕立(位),虩(xi)许上下若否雨于(于)四方, ① 厂音与余中有一字漫漶难辨,疑为“今”。 ② 故 / 巠:经理、治理。《孙炎 尔雅注》:经,法也。 ③ 故 / 心通专,专擅、专行。 ④ 小大:指一切大大小小。 ⑤ 故 / 虩:儆惧。许:嘉许。若:善、顺。否:恶、逆。 ⑥ 尸:主,守。 【语译】 王说道:父厂音哪!如今我初理先王的基业,命你辅助我治理邦国内外,专管一切大小政务,捍卫我的王位。对於邦国上下,顺於朝廷者给其嘉许褒奖,逆於朝廷者劝戒使其儆惧。恪遵谨守,勿让天威动摇。 余一人在位,引唯乃智,余非庸又婚(昏、闻),汝毋敢妄宁,虔夙夕惠我一人,拥我邦小大猷,毋折缄。 ① 故 / 庸:之用。又闻:有闻德。 ② 故 / 妄宁:荒怠自安。 ③ 故 / 猷:谋策。 ④ 故 / 折缄:杜口缄默,闭口不言。 【语译】我一人在位,也惟有以智慧,我不要刚愎自用,限於自己所听闻;你不敢轻忽荒怠,安於现状。时时刻刻虔诚地惠助我,维护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谋策,不要三缄其口。
【第八段】 告余先王若德,用卬(仰)邵(昭)皇天, ① 故 / 緟恪:尊重、谨敬。 ② 于 / 能,善也;言安善四国。 ③ 故 / 欲:希望、期愿。 【语译】告诉我先王的美德,以昭告上天,谨遵承自先王的大命,俾使四方诸国康强安定,希望我不让先王担忧。
【第九段】 王曰:父厂音,雨于之庶,出入事于外,旉(敷)命旉(敷)政,埶(蓺)小大楚(胥)赋,无唯正(政)婚(昏、闻),引其唯王智,迺唯是丧我国。 ① 雨于之庶:孙诒让云:谓于是众庶。《尔雅.释诂》:之,兹也。 ② 故 / 出入:即“出纳”,传布、发出。出入二句指对外传达政令。 ③ 吴 / 埶与蓺同。《广雅.释诂》:蓺,治也。 ④ 于 / “楚“疑与“胥“通,楚胥并从得声。 ⑤ 故 / 厉王因刚愎自用,自智私用而导致失政。因此“无唯正闻,引其唯王智”(第七段),或上文之“引唯乃智“,都是宣王期许自己以此为戒,希望毛公能直言进谏。 ⑥ 故 / 迺,用於条件句。如果“无唯正闻,引其唯王智”,将“唯是丧我国”。 【语译】王说道:父厂音啊!这些百僚臣属,对外传达政令,管理一切的税赋貢入。若没有正确的谏言,只靠君王一人的智慧,将会使我们国家丧亡的。
【第十段】 厤(历)自今,出入旉(敷)命于外,氏十(厥)非先告父,父厂音舍命,毋有敢心(专)旉(敷)命于外。 ① 故 / 厤自今:从今天起。 ② 故 / 舍命:即“捨命”,发布政令之意。同夨令方尊之“舍四方令”。 【语译】从今天起,对外发布传达政令,必先告诉父厂音。若是没有父厂音发布命令,不敢专自传达於外。 【第十一段】 王曰:父厂音,今余唯 ① 于 / 緟,续也。 ② 故 / 亟一方:铭文中并无派毛公处理邦域之事。“方“在此非指邦国,而应与史记“当一面“意同,指独当一面。 ③ 故 / 囗弓:假为“宏”,有张扬、光大之意。 ④ 故 / 顀:颓废。 ⑤ 故 / 雍建庶人貯:遏阻堵塞民利。雍建:壅遏楗塞。貯:通“贾”,貯積、民利。 ⑥ 故 / 龏:借为供。?:囊橐。供?:指中饱私囊。 ⑦ 故 / 效:教,指导。 ⑧ 故 / 友正:官友正长,此指毛公的属下诸臣。 ⑨ 故 / 湎:耽溺。 【语译】王说道:父厂音哪,今天我重申先王之命,派你独当一面,宏大我家邦,不要荒怠政事,不要遏阻堵塞人民的所有,危害民利。不要中饱私囊,若是营私受贿,必定会欺凌鳏寡无依之人,好好指导你的部属,不要耽溺於酒。 【第十二段】 汝毋敢?(坠)在乃服,恪夙夕 ① 故 / 服:服事,职务。 ② 于 / 《诗.韩奕》:朕命不易。 ③ 故 / 帅用:遵循。 ④ 故 / 《诗.大雅.抑》克供明刑。刑,法度。 ⑤ 故 / 辟:天子、诸侯君主的通称。 ⑥ 故 / 圅,假作“陷”。 “圅于囏“意同前(第五段)“圂湛于囏” 【语译】你在担任的职务上不敢有所疏失,日夜谨慎,时时想着王威守成不易(或王威不能更改),你不能不遵循先王所制定的型范,希望你不要让你的君王我陷於困境。 王曰:父厂音,己曰汲(及)兹卿事寮、大史寮,于父即尹,命女 ① 故 / 卿事寮:指卿事与其僚属。“卿事“指用事之人,泛指百官;“寮“是属官的称呼。 ② 故 / 大史寮:指大史及其僚属;史官之长称为大史。 ③ 于 / 即:就也。尹:正也。言就正于父也。 ④ 故 / 攝司:主管。 ⑤ 故 / 参(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 ⑥ 故 / 小子:古代官职名。铭文中所出现的小子之职常与武事有关。 ⑦ 故 / 师氏:泛指军队的各级负责人及其所属士兵。 ⑧ 故 / 虎臣:周朝设置的官吏,由夷族奴隶和华夏族的犯罪奴隶构成,主要是作为周王的禁卫部队,必要时奉命出征,常在王的左右。 ⑨ 故 / 执事:泛指官吏。 ⑩ 故 / 扞:即捍。捍卫、保卫之意。 【语译】王说道:父厂音哪!我已对这些卿士僚属和大史们说要受你的管理,另外再派你掌管公族、三有司、禁卫部队、师氏、虎臣,以你的族人来保卫我的安全。 【第十四段】 取贝耑卅寽(鋝),易(赐)汝禾巨鬯(禾巨)鬯一卣、 ① 吴大澂释“赋”,然文中另有赋字,与此不同。 ② 寽(鋝):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三鋝。 ③ 故 / 禾巨鬯:用黑黍酿制,用来祭神的香酒。卣:盛酒器,在此为禾巨鬯的单位。 ④ 故宫 / 释为囗(读音?),谓囗圭即裸圭。《周.礼记》载:“裸圭有瓚,以肆先王,以裸宾客。“可知是能挹鬯酒用作祭祀,或供生人灌饮的器皿。 吴 / 王国维 / ⑤ 故宫 徐同柏 / 鬲宝:裸圭之瓚也。谓之鬲宝者,瓚以玉为之,形似鬲。 ⑥ 故 / 朱市:“市”类似围腰,古人用的礼服,用以蔽膝。西周所赐的市有多种颜色,但以赤市较为多见。 ⑦ 故 / 玉环:系在衡上的佩玉。 ⑧ 故 / 玉?:古代诸侯配於腰带间的玉。《大戴礼》:天子御珽,诸侯御?,大夫御笏。 ⑨ 故 / 金车:以铜为装饰的车。 ⑩ 故 / 桒:装饰。糹屖:覆车之物。?:通较,车厢两旁的横木。古车常会有许多装饰,桒糹屖较是带有装饰的车较。 故 / :皮革。鞃:车軾中把。朱?鞃:朱色皮革装饰的车軾中把。 郭沫若 / 故 / 故 / 虎冖皂熏裏:冖皂,同“幂”, 輿盖、车罩。熏:浅绛色。有浅绛色内裏的虎纹车罩。 故 / 右戹:戹,今作軶。軶:车衡前用以固定马头之物。 故 / 革尃:裹在车軛上的革带。画是繪彩。画革尃:繪彩的革裹车軛。 故 / 画車昏,車昏:伏兔(按:古代支承车厢於车轴上的木垫)下的革带。画車昏,是将车下横木与轴,捆扎固定的繪彩革带。 故 / 金甬:车轂是车轮中间贯穿车轴的圆木。固定两端的圆形铁器为甬,又称釭。金,铜制。 故 / 错衡:有雕花铜饰的车衡。衡,车前横木。 故 / 歱同“踵“,后承车軫之处。金歱:支持车軫的铜部位。 故 / 豙,假为“枙“。装在车衡上,供轡绳穿过的铜环。 21 故 / 勅 吴 / 22 故 / 簟笰:车盖上防风尘的遮沿。金簟笰:有铜饰的遮沿。 23 故 / 鱼箙:一说是鱼皮作成的箭袋,一说是有鱼纹铜饰的车驾具。 24 吴 / 四匹二字合文。四字末一横借作匹字上一横,彞器文匹字多类似。或释三匹,非也。 25 故 / 攸:轡首铜。勒,马头络御。攸勒是络马首是器具,以皮革制作,常有铜饰或贝饰。 26 吴 / 27 金膺:以铜饰的马带。 28 故 / 朱旂二铃:系有二铃的朱红色旂旗。 29 王 / 30 故 / 岁:岁祭,指上文用於祭祀的赏赐品,如卣鬯圭瓚而言。政:借为征,征伐,指上文用於征伐的车马旂服而言。于 /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
【第十五段】 毛公厂音对扬天子皇休,用作尊鼎,子子孙孙永宝用。 ① 故 / 对扬:报答、称颂。往往表示受赐者对於赏赐者的赞美感激。 ② 故 / 皇:皇天,加於赏赐者之前,表示称赞、伟大、美好。 ③ 故 / 尊鼎:宗庙祭祀礼器。 【语译】为了颂扬周天子美好的赐命,毛公铸鼎铭记,使子子孙孙永远宝用。 图文编辑 潜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