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原来是这样治疗荨麻疹的,掌握这些,可帮你少走弯路

 愚公移山之志 2018-03-06

荨麻疹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皮肤病,来的快去的也快,反反复复很难痊愈,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那么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呢?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荨麻疹多是突然发病,先出现剧烈瘙痒,随即发生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红色、肤色或苍白色风团,皮疹时起时消,消退后不留痕迹。可于一天内反复多次发作。皮疹可泛发全身,也可累及粘膜。若消化道受累,可发生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少数病人伴有发烧。短期发作即消失者,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者,为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的常见病因

1、过度疲劳熬夜引发荨麻疹

当机体自身防御机能减弱时,体内的过敏毒素、有毒的代谢产物及体外的过敏原很容易激活体内相应的过敏性抗体,抗原与抗体物特异结合,即发生变态反应,使体内某些生物活动性物质从细胞内释放出来,如组织胺、5-羟色胺,激肽、血管舒张素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荨麻疹的一系列症状,如全身发热、腹痛、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各种形状红色块疹,并越搔越多,越搔越痒

2、饮食不当引发荨麻疹

引发荨麻疹主要一点就是过敏引起的,最常见的因素就是饮食不当,或是吃了可引发荨麻疹的食物。大多数荨麻疹患者发病前多是吃了鱼、虾、蟹、蛋、牛肉、草莓、可可、番茄、大蒜等食物。除此之外,食品添加剂类如调料、色素、防腐剂也可能诱发荨麻疹。小编在此提醒:平时多注意一些可能会引发荨麻疹的食物,这些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俗话说并从口入,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平时多注意点没错。

3、遗传

北皮肤科王教授说:引发荨麻疹和遗传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家里长辈有荨麻疹病史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特别注意,以免诱发荨麻疹。

王教授提醒患者朋友: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治疗荨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中草药药浴或中药熏洗,结合中医透皮技术,可以达到疏通全身经络,祛风除湿,扶正固本的作用。再利用现代生物萃取技术,中药萃取制成的药膏,进入人体细胞清除自由基。修复受自由基侵害的细胞组织,从根本上阻断过敏反应的发生,形成荨麻疹病原抗体。断痒、排毒,将药物渗透皮下组织,快速消除各种痒痛、水肿、疹团。快速、有效解决各种荨麻疹症状,解决过敏体质,修补受损免疫系统,增强身体抵抗力,其效果具有广谱性,对上千种过敏源都产生作用,从根本上消除荨麻疹发病根源。

中医治疗荨麻疹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荨麻疹是由于体内的毒素淤积导致的风邪,内不疏通,外部通达,淤积皮肤而发。只有辩证论治,综合治疗才可以治愈。

1、寒冷性荨麻疹

症状:出现瘙痒后皮肤呈现淡红色皮疹,遇冷或天气转凉就会发作,常伴有低烧,怕冷的现象。

治疗选用:疏风散热验方。可使用荆芥6克,防风6克,蝉衣3克,银花10克,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或者将30克的荆芥穗研成细粉,用纱布包好,撒在皮肤上,用手来回揉搓,直至皮肤发热即可。

2、风热性荨麻疹

天气变暖之际容易引发瘙痒,出现红疹。

症状:全身发热,口干舌燥、尿黄、大便干等症状。

治疗选用驱风清热的验方。将麻黄3克,连翘10克,赤小豆10克,白藓皮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或用100毫升的白酒煎煮15克的百部,然后用纱布蘸药酒擦患处。

3、血虚型荨麻疹

症状:多在夜间或中午发作,伴有低热、口干心烦无舌苔。治疗选用养血疏风的验方。将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黄芪10克,白蒺藜15克,何首乌10克,荆芥9克,防风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或加水煎煮蒜苗30克,鸡蛋皮20克,用于熏洗患处,每日1到2次。

4、急、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发作初期,一定要及时治疗,结合上面的中医辩论、透皮技术、中药萃取,很快就会痊愈。好多患者多是不重视治疗,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久而久之就发展成慢性的了。

治疗可选用陈豌豆秧和野萝卜秧加艾叶按照一定的比例,注水加热,用煮出来的水擦洗全身,头皮痒的话也可以连头一起洗。急性荨麻疹患者一般三到五天就可以好。慢性的一般七天左右即可明显减轻,半月时间即可痊愈。

再结合现代生物萃取技术,用山茶籽萃取液、蕉皮素、紫草、蛇床子、五倍子、丹参、地肤子、白鲜皮、薄荷等草本植物萃取物,运用现代化技术精心炮制而成的药膏*张*氏*拔*毒*膏*涂抹。内外结合,效果更佳

中国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如此的发达,这些东西都很容易找到的

荨麻疹重在预防

1、找出诱发荨麻疹的源头。注意饮食、个人清洁卫生、关注天气变化等,这些都可能是过敏原

2、注意药物也可引起荨麻疹

3、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生活规律把握好。

4、平时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

5、控制不要抓挠。刺痒难受的时候,尽量控制不要抓挠,防止皮肤破皮流血,引发皮肤感染。穿衣不要过热,半夜睡觉被子不要太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