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京剧《未央宫斩韩信》之感悟伍子胥

 花小鼠 2018-03-0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上的事总是相当有意思,当你对某个历史故事感兴趣,想查询一些相关人物的时候,总会发现有一些新的故事,新的人物。


京剧《未央宫斩韩信》是我在听郭德纲相声的时候意外的收获,之后又听了文武老生顾景荣先生和京剧麒派传人赵麟童先生的版本,相比之下郭德纲所唱的韵味略逊一筹,但是里面唱词的内容却是丰富。这次故事的起点也就是“尊一声相国,听端的,楚平王无道,行不义,败纲常,父纳子的妻,金顶撵改换银顶轿,吴香女改换马昭仪。那一日,平王涉猎芈建游宫去,偶遇着国母皇娘泪惨凄,他冲冲怒拔剑要斩费无忌,谁料想塌天祸起,金瓜相击,太子爷死的屈。老忠良伍奢上殿把本启,怒恼了奸党动杀机,深宫设下一条计,可怜他一家大小,三百余口,一刀一个血染衣。子胥离了樊城地,思亲叹国一夜白了须,出离了龙潭虎穴,偶遇浣纱女,吹箫吴市换龙衣。头一荐,他与那专诸拜兄弟,刺杀王僚谋社稷;河东反了贼庆忌,二次保荐,那要离,要离为国断了臂,抛父母舍贤妻,在这船头上,短剑挥挥血凄凄,侠义就数第一,在那万古美名题;三次保荐,孙武子,校场演阵斩美姬,吴国兴楚国衰,无道昏王身已死,伍子胥鞭碎平王尸。到后来,吴越刀兵起,越王勾践为奴隶,献出了美女叫西施,还有文种与范蠡,西施献媚作内细,吴王夫差被酒色迷。不该听信贼伯嚭,吴王他杀了伍子胥,说什么忠臣死的苦,道什么忠良死的屈,似这等汗马的功劳前功尽弃,难道我今天要学伍子胥,也要身首离”。


伍子胥,史书的评价不是特别好,因为在忠君比爱父重要的时代,伍子胥为报父仇,引吴国攻灭自己的国家的行为,可谓是公报私仇,国之奸贼。然而如今再看,他不免是一个被命运操纵,无法自拔的可怜人而已。说到伍子胥,不能不先说说伍子胥的父亲,一个被埋没在伍子胥光芒下的忠臣,伍奢。伍奢在春秋楚平王时期,顶天立地,忠心耿耿。但是作为太子太傅的伍奢,岂能不知道太子的莽鲁莽、平王的荒淫和太傅费无忌的狡诈,但是忠字在心的时候,总会办事有些愚钝,这就是愚忠。费无忌奸邪,为了稳固自己在楚平王身边的地位,便唆使楚平王“父纳子的妻”,可是这事情就如同秦桧杀岳飞,如果不是君王点头,自己只能落得个奸臣的下场。也多亏了楚平王的昏庸,才成就了伍奢的忠诚。关于唱词中“那一日平王涉猎芈建游宫去”,芈建游宫看见本应属于自己的妻子,那是一种怎样的失落和期待。这种见面是一种难以名状的苦涩。


春秋战国时期的父子关系,尤其是王室贵族的父子关系,无异于仇敌,孝道不甚周全。芈建看到自己的妻子被父亲抢去,他心中只是一个念头,要复仇。这一复仇,就成了京剧所唱的“金瓜相击”。然而故事顺序与京剧中叙述的略有不同,太子在国内还没来得及复仇,费无忌就动手了。他让楚平王抓来了伍奢,给伍奢提出了两个条件,指认太子谋反以及召两个儿子入宫。伍奢忠而愚,但并不傻,指认太子谋反是告发首功,要两个儿子入宫是羊入虎口。太子是楚王心腹大患,两个儿子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于是这个聪明人再次做出了决定:召两个儿子入宫并拒绝指认太子。结果很显然,昏君奸臣当道的年代,空有一腔忠心热血。伍子胥没有入宫,带着太子建逃往郑国,请求发兵伐楚。这时的伍子胥已经成为了一个复仇者,但是郑王不肯发兵,太子建竟伙同晋国大夫妄图推翻郑国,由于没有得当的谋划,最终被杀身死。


没有了太子建,伍子胥的复仇之路上只有他独自一人。伍子胥比太子建聪明,在于他更加理性,他知道两点:第一,楚是大国,得找一个和楚国实力相当的国家才能复仇。第二,自己作为楚国之臣,若想在他国掌兵掌权,则必须克定祸乱,拥立新君。所谓乱世出英雄,自己必须要找一个内部混乱的国家。那么很显然,吴国就是一个合适的对象。伍子胥来到吴国,江南佳丽地没有让他放纵,而拒绝他出兵的吴王僚却让他踌躇。吴王僚听从自己伯父的儿子阖闾的劝谏,没有按伍子胥的心意灭掉楚国。此时的伍子胥,终究显示出了成大事者都应有的素质:冷静。阖闾说得很有道理,说明他是个聪明人,伍子胥也是个聪明人,聪明人不应因为对方的聪明而两败俱伤,应该和衷共济。与自己的复仇路上的绊脚石坐下谈判,正是伍子胥的隐忍之处。“我替你谋划吴国的江山社稷,你给我报杀父之仇”。一桩看起来对双方来说都最合算的买卖就此敲定,二人都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以后的历史进程,基本就按照伍子胥和阖闾的计划进行着,荡平吴国王室内部的阻碍,让阖闾登基成为吴国国君。


伍子胥与“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的专诸结拜,并推荐给了阖闾。趁吴国大兵与楚国交战,公子光要求专诸刺杀吴王僚。值得尊崇的是,专诸提出要阖闾照顾自己的妻儿老小。古今办大事者皆是如此,但凡出口张狂,所言必定成事者,往往败事有余,而考虑周全,有自己的要求的人才能真正成事。鱼肠剑果然彗星袭月,吴王僚被刺杀,专诸也被斩杀。王僚被刺后,阖闾现存最大的威胁就是他的侄子,公子庆忌。此时的伍子胥,决定仍用已经游刃有余的手段――刺杀,而执行刺杀者就是要离。要离为了刺杀公子庆忌,抛却妻子,自断一臂,以接近庆忌,果然一举成功。庆忌死前,要求不杀要离,所谓英雄惜英雄,正是如此。庆忌死后,剩下的任务只有伐楚,于是伍子胥请孙武为吴国练兵。孙武和伍子胥不同,他练兵,多与人打交道,伍子胥献策,多与书打交道。伍子胥只知道仁义道德,却不知尽信书不如无书,孙武不仅知道上兵伐谋,而且知道鸟尽弓藏的道理。这也正是伍子胥被杀,而孙武却可全身而退的原因。


吴国以伍子胥为将,孙武为军师,最终攻破楚国的国都郢,此时楚平王早已死去。但是,伍子胥心中为父兄报仇的欲火,依旧越燃越烈,他也就上演了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一幕,鞭尸。他看着楚平王的尸体,多么希望他能站起来,回答他后悔不后悔。然而,平王早已成为冢中枯骨,伍子胥鞭之三百而后已。之后的事已经不用详细交代,阖闾的儿子夫差成为国君,大破越国,让越王勾践屈服。


伍子胥忠言逆耳,最终触怒夫差,被逼自尽。一代名臣,就此陨落。让人叹息的是,伍子胥的父亲是死于劝谏,而如同宿命的安排一般,伍子胥亲眼见昏君奸臣当道,其父兄的下场,却仍免不了命运的轮回,时也命也,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