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压:可以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吗?

 博览众长123 2018-03-06


原创 2018-03-05 郭艺芳 郭艺芳心前沿


这个问题并非空穴来风,临床上真有人这样用药!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快速降压。理由如下:

1. 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均不宜舌下含服药物由于不伴靶器官损害,高血压亚急症患者一般无需过于激进的降压治疗,血压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对患者可能弊大于利。一般情况下,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血压可在24~48h内缓慢降至160/100mmHg。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一般不需要静脉应用降压药物。对于血压较高,但无并发症的患者,不宜予以过度治疗。静脉或大剂量口服负荷量降压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或其他不良反应,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故应避免。与高血压亚急症不同,高血压急症患者病情更为危重,应更为积极谨慎的处理。理想的药物应能预期降压的强度和速度,便于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时调整降压强度,因而应首选静脉途径的短效降压药物。由于已经存在靶器官损害,过快或过度降压容易导致组织灌注压降低,诱发缺血事件,故应逐级、分步将血压降到相对安全的水平。

2. 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普通片剂该药起效迅速,舌下含服后可在数分钟后发挥降压作用。基于前文所述的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的处理原则,可以看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不适用于紧急降压治疗。这种用药方法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其机制包括:(1)重度高血压患者在短时间内血压迅速而显着地降低,可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注压明显下降、血流量明显减少;(2)含服硝苯地平后可导致全身血流重新分布,外周血管血流量增加而心脏与脑血管血流量相对减少。近30余年来,国内外已有很多报道提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可以导致急性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198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高血压患者不应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6次报告也明确指出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是“不可接受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也指出,高血压急症患者慎用或不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3. 不宜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控释剂型采用特殊技术生产。其核心技术有两点,一是吸水膨胀的推动层(推拉渗透泵),二是激光释放小孔。该药口服后,在消化道内吸收水分,使得推动层吸水膨胀,推动药片内活性药物通过激光小孔缓慢恒速释放出来,呈现零级释放速率。因此一种合格的控释剂型是不适于舌下途径给药的。以硝苯地平控释片为例:一片药物内含有30mg硝苯地平,按照零级释放速率计算,舌下含服1分钟所释放出的硝苯地平约为0.02mg,这一剂量显然不能发挥有效的降压作用。当然,如果控释技术不过关则另当别论。有人建议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时嚼碎药片,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相当于一次含服30 mg普通剂型的硝苯地平,有可能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而显著地降低,会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后果,绝对不应提倡。

综上所述,无论是硝苯地平普通剂型还是控释剂,均不宜舌下含服,这样做或者导致血压急剧降低而诱发不良后果,或者不能发挥有效的降压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