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斗七星与古道医及古历法的珍贵知识

 并不hy 2018-03-06

在我国古人的眼里,北斗星是与太阳、月亮同样重要的天体,同样与人类的各项活动息息相关, 也必然成为《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元素。


《黄帝内经》中的十二辰知识,应用了古代天文学的概念,是在这一时代为了度量日月星辰的循行状态而对特定时空区位划分后计量的表达,是对时间空间区位的规定,有其特定的时间及方位内涵。


以北斗星的天象配合天干地支等符号运用,不仅纪历方便,更可表明天体运行、季节递嬗、气候变化、地理方位,以及这些现象之间的相互呼应,为推论宇宙现象的根本逻辑。



北斗星一直被中国先民给予颇为深刻而广泛地关注,因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也必然成为《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元素。北斗七星知识在所建构的相关知识中均有体现,诸如北斗七星与北斗历法、与二十八宿、与十二地支、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节律、与四季节律、与十二月节律、与日节律、与一昼夜的十二辰,以及与这些时间节律相关的人体生命节律等,其中的北斗历法就是将一年按八个时间阶段予以计量,从而就有了“八风发邪”“天有八纪”。因此,只有熟悉其中北斗以及北斗历法知识,才能较顺畅地读懂《黄帝内经》相关的原文。


北斗星的含义


《黄帝内经》将北斗星称为“太乙”(或“太一”)(《灵枢·九宫八风》)。在我国古人的眼里,北斗星是与太阳、月亮同样重要的天体,同样与人类的各项活动息息相关,所以当人们在谈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继承时,北斗星知识就成为绕不开的求索源头,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和传承同样也是如此。


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度的星星就是北极星。古人观察发现,北极星的相对位置基本不移动,而斗纲始终指向北极星并以北极星为圆点作圆周运动,一昼夜循行一周,一个太阳回归年循行一周。为了计量一昼夜的不同时辰、计量一年的不同时节阶段,于是就在天球宇宙建构观念和北斗七星的天文背景之下,就将十二地支(又称十二辰)、十天干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进行等分,并与二十八宿星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斗纲指向时空区位的天象观察,就可对相关节令月份予以计量。



十二辰的含义


《黄帝内经》中的十二辰(《灵枢经》的《经别》《卫气行》)知识,应用了古代天文学的概念,是在这一时代为了度量日月星辰的循行状态而对特定时空区位划分后计量的表达,是对时间空间区位的规定,因而有其特定的时间及方位之内涵。“辰”的本意是指日、月的交会点,即所谓“日月之汇是谓辰”(《左传·昭公七年》)。


《黄帝内经》中的十二辰就是把黄道(即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的路线)附近的一周天通过计量而予以十二等分,由东向西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予以计量和表达。就空间区位而言,大抵是沿天赤道从东向西将周天等分为十二个时空区段,每一区段之间的间隔为三十度,分别用地平方位中的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名称表示,并且与二十八宿星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由于十二支等分周天360度,每30度用其中的一个标记,北极星是北斗七星运行的中心点,此处对应的周天圆周也正是下一个太阳回归年的起始点,而“子”是十二支的起始标记,于是就将“子”置于北天极所在位置处。以“子”标记此处有多重涵义:一是标记下一个太阳回归年的起始时空区位;二是标记太阳回归周期中太阳运行于南极的时间节点,也是北半球日影最长之时;三是用十二辰恰好能标记一个太阳回归周期年的十二时段,基本与一个太阳回归周期年有十二次月相变化周期相对应。这就是十二辰之所以为夏历一年十二个月的月朔时太阳所在的位置,沿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进行命名的理由。


十二辰标记周天十二宫


就方位言,以地球观之,每天在同一时间已由东向西移动约近1度,以北极星为中心画一圆周,并依子、丑、寅、卯……戌、亥等划分为十二等宮,人们所见北斗七星约每30日,相当于一个月,移动一个地支区位,一年遍历周天十二个空间区位(也称为“宮”)。这就是“月建”,《汉书·律历志》记载:“辰者,日月之会而建所指也。”就说明了辰,即十二辰,月建所指,也就是斗纲所指的时间区位发生的天文学背景。年复一年,循环不已,此即斗纲所建之天象。


十二支标记周年十二月


就时间而言,北斗星一年移动的十二个时间区位即十二个月,也用十二支标记,这一方法称为“月建”。十二支标记十二个月,依序称为建子月(十一月),建丑月(十二月),建寅月(正月)等。那么十二月份是怎样确定的呢?这个问题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引起的北斗星转动有关。因为北斗星围绕北极星转动,因次北斗星亦用来辨方向、定季节。古人根据初昏时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同样,我们可以根据北斗星斗柄所指十二辰中的不同位置来确定十二月份。以日南至(即冬至)所在之朔望月的日月相会日(朔日),北斗斗柄指辰位为“子”位,为建子月,即周历的正月;日月之会日的斗柄所指“丑”位,为建丑月,即阴历的正月;日月之会日的斗柄所指“寅”,为建寅月,即夏历的正月,这就是所谓“三正”。依此类推,日月之会日的斗柄所指十二辰中的那一支,就是建该支月,称为“月建”(《黄帝内经》就应用是“正月建寅”)。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古人发现北斗星逐渐偏离原来的位置,于是改用赤道上直接定的十二支。


十二支标记昼夜晨昏十二时


就一日而言,每日从所处地球观之,北斗七星绕行北极星随时间亦由东向西进行圆周运动,每个时辰(即两个小时)移动一个地支区位(也是周天30度),一天十二地支恰为一周,此即《内经》所说的“凡三十度而有奇”(《素问·六微旨大论》)。此即因斗建(所处月令)之不同,北斗七星于天球上位置,在不同月令虽同一时辰,亦有所差别。


古来以每日初昏后,斗杓所指之处即月建之方,故有“月月常加戌,时时建破军”之说,意谓斗杓(破军星)在戌时(19~21时)指着月建方位,因此,以戌时加于月建之上顺行,数至所求之时辰,便知斗杓指何方,如正月建寅,运用掌诀以戌时加于寅宫之上顺行,则斗杓在亥时指卯方,在子时指辰方,丑时指巳方,寅时指午方……如是以推之,自得各时辰所指之方,北斗星也用于夜间计时,每转30度即为一个时辰。


由于夜半既是昼夜阴阳消长变化的终点,也是新的一天阴阳消长变化的开始,所以就将“子”这个十二地支之首放在这一时段,其他依次类推,十二支以间隔30度于周天排序的,等分一个太阳回归年,每支恰恰对应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即所谓“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灵枢·卫气行》)之意。所谓“日有十二辰”,就是汉代高诱在对《吕氏春秋·孟春纪》之“乃择元辰”所注的那样,“辰,十二辰,从子至亥也”。这就为《黄帝内经》中分析和计量人体气血昼夜循行的规律奠定了时间依据。


十二支连接周天时空二维


空间、时间的二维建构,仍然是北斗七星将其所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区位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向由十二支标记的空间区位时,恰恰也相对应着太阳回归年相应的月份。所以古人在北斗星天文背景下,运用十二支标记相关的天球空间,同时也标记着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该空间的相应时间。


在地球观察,以北天极为中枢划分为子、丑、寅、卯等12宫的空间区位,北斗七星绕之而旋转,其每月、每日、每时所现天象,如同时钟之时针、分针、秒针各自的规律移转,古人凭借这一月日时运行规律性及循环周期,发明十天干十二地支纪历,以现代科学观之,实乃极高智慧之表现。


北斗星分别按年按日遍历十二宫,所历一年之春、夏、秋、冬四季,与一日之晨、午、昏、夜,行度相符,即以斗纲所建,春行寅、卯、辰宫,夏行巳、午、未宫,秋行申、酉、戌宫,冬行亥、子、丑宫;一日则晨行寅、卯、辰宫,午行巳、午、未宫,昏行申、酉、戌宫,夜行亥、子、丑宫。是以对照行度,春比之日东升,夏比之日中天,秋比之日沉落,冬比之日反背。如此,北斗七星行度已寓一年中气候与一日中温度之变化,同有寒暖燥湿的大小循环于其中,且又可明地理之方位所在。盖晨行寅、卯、辰宫之际,正是日行天东,则东方配属寅、卯、辰;午行巳、午、未宫之际,正是日行天南,则南方配属巳、午、未;昏行申酉戌宫之际,日行天西,则西方配属申、酉、戌;夜行亥、子、丑宫之际,日行天北,则北方配属亥、子、丑,均为理所当然。


以北斗星之天象配合天干地支等符号的运用,不仅指纪历的方便,更可表天体的运行,季节的递嬗,气候的变化,地理的方位,而其间诸种现象的存在、运行、相互呼应,足为推论宇宙诸种现象的根本逻辑。《内经》中应用了十二支纪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之“子午之上,少阴主之”即是运用于纪年)、纪月(如《灵枢·阴阳系日月》之“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纪日(《灵枢·九针论》“其日戊寅、己丑”则是干支结合应用纪日)、纪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如“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灵枢·卫气行》)等就是北斗星配合十二支的具体应用。

 

 

人体任督二脉对应阴阳,任脉为阴,督脉为阳(腹阴背阳)督脉28个穴位对于天上二十八星宿,标准穴位图中一共有361个穴位,有一个穴位的名字很特殊,是足阳明胃经的第二十五个穴位,叫天枢穴。顾名思义天上的枢纽,一定是中心位置,是哪一个枢纽呢?北斗七星中的第一个颗星也叫做天枢,通过对星象的观察,可以发现天枢星是以北极星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对应人体“北极星”就是肚脐(神阙穴),天枢穴2寸旁开肚脐。

这里有两个天枢,第一,天枢穴为中心,天枢在肚脐旁。《黄帝内经》指出脐以上为天,脐以下为地。天枢来自胃经,位于中焦,五行为土,以天之气而论,地位于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人体的天枢穴,在天上就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

第二,以神阙为中心,神阙位于任脉,任脉统一身之阴,精藏为阴,神阙以上“精化为气”,神阙以下肾藏精,神阙为人体的中心点,也就是阴阳的中心,相对于北极星的位置。这也是中医所谓的天人相应的观念的体现。



北斗七星是建构基础


北斗七星是“九宫八风”思维模型建构的天文学基础。“太一”(又作“太乙”)之解有二:一指形而上的“道”,如“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吕氏春秋·仲夏纪》),指出“太一”即是道,指可以决定四时八节变化的“道”;二指北斗七星。古代天文学中将北辰(北极星)称为“太一”,但北辰相对于众星辰而言,其位置是相对不变的,永恒于北天极,但据“太一游宫”,及与“中央者太一之位”(《鹖冠子·泰鸿》),尤其是《灵枢经·九宫八风》篇中之“太一”,应当指北斗七星。正因为斗纲在一年不同时段的指向,结合气象、物象变化而确立了四时八节,即所谓“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鹖冠子·环流》)之说,所以《淮南子·天文训》基于北斗星斗柄旋转移行约十五日(度)为一节气,每四十五、四十六日为一季,自此厘定、命名了二十四节气,故司马迁有“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史记·天官书》)的研究结论。所以说基于北斗天文背景建立了“九宫八风”模型,这是解读该模型时必须遵循的思维视角。



“九宫八风”模型表达了北斗历法


虽然在历法史中未曾出现北斗历法之名,但依据历法定义,这种基于斗纲指向度量日月星辰循行,度量一昼夜不同时辰的方法就属于历法范畴,当代学者刘明武称其为北斗历法(《换个方法读<内经><灵枢>导读》),一年分为八个时间段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李守力也认为,“中国古代曾经广泛流行北斗历,只是没有直接使用这个名字而已”。并且引用《鹖冠子·环流》的原文,认为这就是古人判断四时的依据,古人应用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进行夜间计时,因为斗柄每旋转30度即为1个时辰。因此李守力认为,“北斗历法是最早的科学”(《周易诠释》)。北斗历法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将一个太阳回归年(366日)分为8个时段(即八节)。各个时间阶段的划分在《灵枢·九宫八风》篇有明确表述。具体言之:“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冬至,一,叶蛰,北方,坎)第一季;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立春,八,天留,东北方,艮)第二季;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春分,三,仓门,东方,震)第三季;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立夏,四,阴洛,东南方,巽)第四季;明日居上天宫四十六日(夏至,九,上天,南方,离)第五季;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立秋,二,玄委,西南方,坤)第六季;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秋分,七,仓果,西方,兑)第七季;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立冬,六,新洛,西北方,乾)第八季。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招摇,五,中央)。”


中国古代最初是用土圭测日影定节气,最初只有夏至、冬至,随后逐渐增加了春分、秋分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自从《淮南子·天文训》中以北斗星斗柄的方位定节气以来,始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当斗纲在周天每移动15度(大约15天)就是一个节气,所以斗纲移徙周天360度就历经二十四个节气,若按北斗历法将一年分为八个时段,那么每个时段间隔45度,故《内经》有此应用,如“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四十五日”,就是斗纲在周天每移动了45度(即三个节气)。显然,这段原文就是北斗历法的具体应用。本篇有“二分”“二至”“四立”八个节气的记载,但凡涉及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均是北斗星确定时空区位的具体应用。可见,《灵枢·九宫八风》关于北斗历法知识的应用决非空穴来风,而是本之有据的。


北斗历法是将一个太阳回归年(366日)分为八个时段,用以度量一年四时八节的历法定制,是《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时所应用的历法之一,用以预测一年不同时段的气候、物候,以及可能发生的疫情和疫病,并以此为背景创立了诸如八正、八极、八风、八动、八溪、八节、八虚、八髎、八纪、八达等与医学知识相关的专用术语,足见该历法在中医药理论建构中的作用及其意义。这也是解读“九宫八风”模型时不可忽视的思维视角。


严格的空间区位


“九宫八风”模型规定的八方(四正、四维)空间内涵是严格规定、永恒不变的,这是古人在观察天象变化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八方区位是不会改变的。


“九宫八风”模型有严格的天空区间规定。在天空有“九宫”区位,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九个空间区位,便于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有此九宫空间区位,一是对北斗七星昼夜、一年不同时段运行轨迹予以度量;二是规定了北极星(北辰)、二十八宿所在方位;三是对五星、日月在不同季节循行轨迹予以标记。


“九宫八风”模型也由此严格的规定了地面区间(即“九野”)。地面有九野的规定与天空之“九宫”对应,天空有斗柄旋转指向一定方位,地面则以观测者所在之处为“中央”,地之各分野对应着天空各“宫”,不同空间区位之相关天象于地面也有相应的气象、物象。


严格的时间节点


“九宫八风”模型规定的四时八节时间也是严格的、永恒的,这是古人在观察天象变化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四时八节(包括时段长度、时段交接点)是不会有改变的(当然有细小的岁差)。这一思维模型是基于北斗星斗柄指向而确定四时八节的。


节令变化有永恒而严格的起止点,冬至日既是节令变化之起点,也是八节、二十四节气之起始点,太阳回归循行自此为起点,故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北斗历法一年一循环,是以北斗星的斗柄循环一周确定的。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北天极(北极星)时,既是上一年的结束(时间节点为冬至),也是新一年的开始,当斗柄在此指向北天极时就是北斗历的一年。所以,北斗历法的岁首是冬至日,也是全年中午日影最长的一天。中国古代是依据4条标准确定冬至的:①全年中午日影最长的一天;②日出东南方位(四,阴洛,东南方,巽);③二十八宿中的昴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④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子午线的子方位。识读其他节气内涵时也应当遵照这四点予以思考。


《淮南子·天文训》有明确计量,“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加十五日指丑是大寒……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加十五日指……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风济……加十五日指已则小满……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凉风至……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加十五日指庚则白露降……加十五日指西中绳,故曰秋分雷戒,蛰虫北乡……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加十五日指戌则霜降……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毕死……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加十五日指子,故曰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鹊始加巢,人气钟首。阴生于午, 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即‘葶苈’)枯,冬生草木必死”。可见,《灵枢·九宫八风》关于北斗历法知识的应用决非空穴来风,而是本之有据的。北斗历法是将一个太阳回归年(366日)分为八个时段,用以度量一年四时八节的历法定制。


“九宫八风”是洛书数理模型的具体表达



“九宫八风”模型用1~9的数字替代了洛书中的阴阳符号。


洛书是史前人们用符号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天文、历法,乃至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把握,是他们为了认知物质世界所建构的模型和方法,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生的根。其中所应用的阴阳符号是黑圈和白圈。太阳光不能照耀的用黑圈“●”(空心)表示,太阳光能直接照耀的用白圈“○”(实心)表示。这是现今已知最早的阴阳符号。黑白圈数目的多少则表示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太阳照射时间的长短、所给予万物的热量的多少;黑白圈排列的次第则客观的反映了一个太阳回归年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白昼、黑夜时间的长短、气候的寒热变化等次序和周而复始的节律,而这些知识属于天文历法范畴。


洛书表达的五行之理


洛书及其背景下发生的十月历,表达五季五方气候的运行规律——五行。奇数为阳,自冬(水,1)→春(木,3)→夏(火,9)→长夏(土,5)→秋(金,7)→冬(水,1)。


其运行过程是1→3→9→(5)→7→1,就用奇数数值的大小客观地表达了一年五季(冬→春→夏→长夏→秋)阳热之气的多少、气温的高低,乃至在此作用下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周期变化规律。


洛书表达重土思想


在洛书中,都将土置于处于中央枢机,可见“重土”理念由来已久,西汉沿袭之,董仲舒更是极力倡导,认为“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五行对》)。将“土”(五)置于中心枢机地位,正是“太一游宫”中的“帝车”就居于中央“招摇”宫。《内经》继承了“重土”思想并用于解决医学中的实际问题,故而有了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观点发生的文化背景。


洛书表达阴阳之理


洛书的数字结构,是在太阳为天文背景下建立的以时间、空间、序列、节律、周期为基本要素的模型,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着《内经》理论的建构。


奇数表达一年不同季节的阳气消长规律。奇数为阳,自冬→春→夏→长夏→秋→ 冬,其运行过程是1→3→9→7→1;用奇数数值的大小客观地表达了一年之中,自然界的阳(热)气由渐盛(上半年1→3→9)到渐衰(下半年9→7→1)的消长过程。五居中央而自旋。


偶数表达一年不同季节的阴气消长规律。四个偶数为阴,其布阵表达了一年阴(寒)气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由盛而衰(上半年8→4→2),再由衰而渐盛(下半年2→6→8)的消长过程。


黑圈●(空心圈)白圈○(实心圈)数目的多少,表示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太阳照射时间的长短、所给予万物的热量的多少,黑白圈排列的次第则客观的反映了一个太阳回归年周期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白昼、黑夜时间的长短、气候的寒热变化等次序和周而复始的节律,而这些知识属于天文历法范畴。是古人通过“立竿见影”的方法,发现并测量出一年之中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的,是可复制、可计量、可实证的。尤其是洛书、数之布阵,表达了相应的空间方位、时间阶段、过程次第、节律、周期,以及与这些时空区位的阴阳消长状态和与此有关事物的五行属性。所以张钰哲认为,能以洛书背景下发生的“十月太阳历为基础,研究阴阳五行、十二兽纪日和八卦的起源问题”(刘尧汉,卢央,《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序》)之缘由。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及其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是协调历年、历月、历日和回归年、朔望月和太阳日的办法。所以,用以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订时间顺序的法则被称为“历法”。


生命就是一种过程,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违逆、也无法超越。这个“过程”无论是正常状态或者特殊状态,都是用日、月、年等时间单位进行计量的,这就是历法的意义和魅力所在。正因为生命活动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所以《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才应用了5种历法予以计量,其中就包括了北斗历法。


由于《内经》是以研究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为主旨的经典论著,无论是人类在正常状态下按男子“八岁……八八”,女子“七岁……七七”(《素问·上古天真论》)年龄计量,或者按“人生十岁……百岁”(《灵枢·天年》)进行计量;还是人类在特殊疾病状态下的病情演变,都需要用时间予以计量的。所以,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与其他所有学科知识一样,都必须要以相关的历法作为基础知识予以支撑,并由此构建其相关的知识体系。这是为何反复强调“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著至教论》)的缘由。通过历法才能深刻地理解《内经》建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时,为何要分别选择5种不同历法(十二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北斗历)知识的背景。此处仅就其中所载的北斗星以及北斗历法知识及其意义予以表述。


北斗历法


所谓“北斗历法”,是指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为依据制定的历法。这一历法“历定阴阳(寒暑),历定四时,历定五行(即五季),历定八节,历定二十四节气”。由于北斗七星在天空运行的群星中最为耀眼,七星的位置、形态相对固定。且与太阳回归运行有固定的关系,这一关系与古代人类的社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因而依据北斗七星作为天文背景制定的北斗历法就成为中国最早的历法。



北斗历法相关知识


有关北斗历法的相关知识,如《尚书·舜典》就有“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就有了北斗历法的初始记载。《鹖冠子·环流》篇认为,“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是根据北斗星斗柄指向来确定一年四季的。《淮南子·天文训》在此基础上,以北斗星的斗柄所指一定节气时岁,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二十四节气及其时间节点。其中就应用了一岁有八节八风(此“八风”名称与《内经》中“八风”有别),而且有关四时八节的时间节点都有明确表述。《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等记载。后来《汉书·天文志》转载了司马迁对北斗历法的表述,这些显性文献无不与北斗历法知识相关联。


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左右)漆箱盖的中央写有篆书“斗”字,代表北斗七星。围绕斗字写有二十八宿的名称。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二十八宿文字实物。漆箱盖上中央那个特别大的“斗”字,分别向东西南北特意延长了四笔(即四象),而这四笔正好指向二十八宿四宫的四个中心宿。这幅图案意义重大,因为二十八宿代表整个天体,而北斗处于它们中央,正是“天心”。二十八星宿、四十九大衍之用,都是北斗历法的遗存。《灵枢·九宫八风》中全面地运用“洛书”之理,以此为据,创立了独特的北斗历并论证“八风”发病原理。北斗历是以北斗星的斗纲(即斗柄,第1、5、7星,有一说指第5、6、7三星。张介宾的《类经图翼》:“斗有七星,第一曰魁,第五曰衡,第七曰杓,此三星谓之斗纲”)旋转时所指时空方位来调整太阳回归年时间的历法。


张闻玉在《古代天文历法讲座》中明确指出:“肉眼观察到的北极星,位置是固定的,北斗七星在星空中也十分显眼,那就不难测出它们方位的变化。所以,先民观察北斗的回转以定四时。古籍中众多的关于北斗的记载就反映了上古的遗迹。”这是北斗历法发生的天文学基础。


可以看出,从现存显性文献的角度看,是《黄帝内经》第一次运用生命科学知识对北斗历法的内容予以展示的。


北斗历法的特征


结合《灵枢·九宫八风》及其与《淮南子·天文训》的原文对照,可以看出北斗历法具有如下特征:


北斗历法是以太阳回归年为依据制定的


北斗历法是依据人们观察北斗七星的斗柄在一个太阳回归年不同时段的指向方位推算年、节、日的一种历法。从严格的意义看,该历法仍然属于太阳历法的一种类型,其中的年周期就是太阳回归周期,即366日为一年(取其整数)。这也就是“中国历法”研究中所说的“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认为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使用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历法的朝代。“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司马迁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是之前历法的366天”。


所以李守力说,“中国古代曾经广泛流行北斗历,只是没有直接使用这个名字而已”。并且引用《鹖冠子·环流》的原文后认为,这就是古人判断四时的依据。还认为,古人应用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进行夜间计时,因为斗柄每旋转30度即为1个时辰。因此李守力认为,“北斗历法是最早的科学”。


北斗历法将一年分为八节


北斗历法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将一个太阳回归年(366日)分为8个时段(即八节)。各个时间阶段的划分在《灵枢·九宫八风》篇有明确表述。


回顾《淮南子·天文训》的文献, “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可见,《灵枢·九宫八风》关于北斗历法知识的应用决非空穴来风,而是本有依据的。


总之,北斗历法是将一个太阳回归年(366日)分为八个时段,用以度量一年四时八节的历法定制,是《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时所应用的历法之一,用以预测一年不同时段的气候、物候,以及可能发生的疫情和疫病,并以此为背景创立了诸如八正、八极、八风、八动、八溪、八节、八虚、八髎、八纪、八达等与医学知识相关的专用术语,足见该历法在中医药理论建构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北斗历法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及意义


《灵枢·九宫八风》应用北斗历法的意义在于以斗柄旋转指向为依据,确定了一岁四时八节的时空方位、时间运行的序列和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并以此论证和判断不同时空区位可能发生的贼风虚邪,邪气致病力的强弱和可能所伤害的内脏等。


肯定了宇宙天体运行是自然界变化的根本


篇中的九宫图说与八风理论内容丰富,包容复杂宽广,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内容,为人们认识宇宙天体运行、自然气候变化规律提供了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与依据。对于指导气象预测及人事社会活动、农业生产的安排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研究气候变化,对于人体生理病理方面的影响,帮助人们认识疾病的发生、性质、流行等,更有其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宇宙星体相互位置的运行移动,形成了一年的四季春、夏、秋、冬周期性规律变化,从而引起了自然界生态物体、环境的变化,这就势必直接影响人体生理改变。通过对宇宙天象的观察,就可预知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以及人体病与不病的具体情况。这些都与九宫八风理论所倡导的基本精神是极为相似的。该篇应用北斗历法的意义在于:以斗纲作为本篇生命科学知识相关问题的判断标准:


预防为主的思想


原文通过天体运行变化,充分讨论对四季气候、人事社会及其疾病变化的预测,以预防异常自然变化对人体生存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其预防学思想集中反映在对疾病的预防。原文一再强调“如避矢石”,要适时避其虚邪贼风,这也是中医学一贯主张积极预防疾病思想的又一突出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医学预防学内容。


确立四时八节的判断标准


太阳历法(包括十月太阳历、十二月太阳历)是以“立杆测影”的方法确定四时八节的,而北斗历法则是依据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确定四时八节的。


“太一”有不同的内涵,但此篇中的“太一”(又作“太乙”)指的是北斗七星。《汉书·天文志》所说的“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海,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所说的正是对《灵枢·九宫八风》应用北斗历法意义有力的说明。


确立气候变化的判断标准


北斗历法认为,根据斗柄的旋转指向可以判断/预测一年8节的气候变化。四季有四时之气,八节有八时之风。四时八节之正风,可以长养万物;八节四时之虚邪贼风,可以毁伤万物,可以成为致人于病的邪气。


一年一循环的判断标准


北斗历法一年一循环,是以北斗星的斗柄循环一周确定的。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北天极(北极星)时,既是上一年的结束(时间节点为冬至),也是新一年的开始,当斗柄在此指向北天极时就是北斗历的一年。所以,北斗历法的岁首是“冬至”日,也是全年中午日影最长的一天。中国古代是依据4条标准确定“冬至”的:全年中午日影最长的一天;日出东南方位(四、阴洛、东南方、巽);二十八宿中的昴宿黄昏时出现在正南方;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子午线的子方位。斗柄无限循环,历中千年万年不变。这就是规律,也就是永恒。


应用北斗历法中八节时段划分的意义


《灵枢·九宫八风》认为,斗柄指向是区分正风邪风的判断标准,所以篇中原文说“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明确表达了应用北斗历法中八节时段划分的医学意义。


预测天象 “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以八风的不同与特征预测吉凶,原文中以实风与虚风代表正常与反常气候,判断天象的有益与不利。原文指出每一季节,都有当令的风向,即所谓的八正实风,也有不测的气候,谓八正虚风。这一较为系统的内容基本上可预测一年的气候变化。


预测物候 如原文“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的记载。


预测人事 如原文“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之说。


预测八风 八宫八风会产生八种“邪风”,八种邪风可以引起八种疫病。篇中以北斗七星斗柄为基准,可以清晰地确定八种邪风,从而预测相关季节在相关地域可能发生某种疫病。此即原文所说的“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之义。发生于不同时节的贼风虚邪,有不同的治病特征,因而会导致不同发病特点的病证。


预测疾病 原文指出,“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又如:“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民,内舍于脾,处在于肌,其气主为弱”等以预测脏腑受病。这是本篇具有宝贵价值的突出内容,这与《吕氏春秋·孟春纪》中“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的认识以及有关疾病预防和流行的思想是一致的。


预测是预防的前提,又是做好预防的基础。由于九宫八风理论在指导气象预测方面,有着以中央区域为主兼及其他八方区域的预测优势。再结合年月时节,又有了定时确定方位的实用预测价值,为人们了解天气变化在年月时节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从理论上奠定了基础,为认识和掌握不同季节、区域所发生的疾病,提出了依据,在疾病的预测、预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医学在诊治疾病时,重视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的学术内容,在疾病病因学、发病学等方面,同样也有着重要意义。


该篇是《黄帝内经》中的预测学专篇,其预测特点是把《洛书》的九宫格和后天八卦相合,再分布于四方四隅及中央,以确定方位,配以根据星辰观测的时节四立二分二至四立,以太一游宫为预测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方位与节令,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预测方法。


通过太一游宫进行预测。太一游宫是指斗纲建月一年在天空通过的九个方位而言。即北极居中,斗运于外,北斗七星围绕北极而转,其斗杓旋指十二辰,九个方位而言。太一从一宫轮移九宫,论述二十四节气交替的气候变化规律及人体的影响,以此预测风雨灾害,疾病流行。这一重视季节与病候的关系,对气候异常而致的季节病的认识与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虚”与“暴病”的预测


人类为何会有暴病猝死或者瞬间偏瘫?原文认为,“三虚相抟,则为暴病卒死……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何谓“三虚”?“三虚”是指风气与所当的年、月、时均相冲逆。虚,非时而至,亦即与太一所指位置相反,而具体又有年、月及时节的区别。杨上善释“三虚”“谓年虚、月虚、时虚”。据《灵枢·岁露论》可知,“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该篇所言的八风,实指从当令季节相对方向而来的均属于虚邪贼风,故能使人生病。由于虚风之不同,为病当然各有所别。假若人体虚弱,又逢天气之三虚(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分别是指当年岁气不及,月缺无光之时日及四时反常的气候。详见《灵枢·岁露论》)而内外相感,正气不得胜邪,就会发生暴病死亡。如果三虚中只犯一虚,就可发生困乏疲惫,寒热错杂一类病症。若被雨湿所浸,则邪伤筋肉,便会出现痿病。人如果遇到三虚的时候,就可能偏中邪风,致突然昏仆倒地,而引发半身不遂一类病症。


北子午线与营卫之气的关系


《内经》所载“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是以北斗星斗柄指向确定的。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北方的北极星即为“子”,与其正对的南极即为“午”,这就是前人确定南北子午线的天文依据。《灵枢·卫气行》“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以上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古人已经有了“天球”概念。就是说,以观测者为圆心,以无限长为半径,南北为经,东西为纬,以周天二十八宿为标记。这个天球,以北极星(又称太一、天心)为轴心,北斗七星为枢机,自东向西不停地旋转着。


通过《淮南子·天文训》所述“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钩。东北为报德之维也,西南为背羊之维,东南为常羊之维,西北为蹄通之维”之说,将八分方位与十二分方位予以了对应。这既是北斗历法应用的实例,也是《黄帝内经》中推论营卫之气一昼夜在体内循行过程的依据(《灵枢经》的《五十营》《卫气行》),及其与人的睡眠寤寐、目之开阖等相关知识。


此外,《黄帝内经》的20余篇约40余次在北斗历法一年分为八节的时段划分的历法背景,创立了八正、八极、八风、八动、八溪、八节、八虚、八髎、八纪、八达等专用术语的相关医学知识。如用以表达四方八方空间方位、用以表达四时八节时间区位、用以判断判断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空间的气象、物候,进而用于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可能发生的疫气、疫病的预测和防治。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北斗历法在《黄帝内经》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中的作用和意义,也提示我们在研读经文时,务必不要忘记有的原文是要凭借这一历法知识才能读通、读懂。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浩瀚无际的宇宙天体中划分出的二十八星宿

东方青龙七宿

角(蛟)、亢(龙)、氐(貉)、房(兔)、心(狐)、尾(虎)、箕(豹);

北方玄武七宿

斗(獬)、牛(牛)、女(蝙)、虚(鼠)、危(燕)、室(猪)、壁(蝓);

西方白虎七宿:

奎(狼)、娄(狗)、胄宙(雉)、昴(鸡)、毕(鸟)、觜(猴)、参(猿);

南方朱雀七宿:

井(犴)、鬼(羊)、柳(獐)、星(马)、张(鹿)、翼(蛇)、轸(蚓)。

古圣先贤在漫长的“仰观天文”的过程中印证到月亮每天从一宿移动到下一宿。“镇星”(即土星)每年从一宿移动到下一宿,太阳每年沿着二十八星宿转一周,约13天移动一宿。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表示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尚书·舜典》称“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意思就是以北斗七星来确定日月五星的运行周期。

《尚书·尧典》所谓的“分至四神”,即古人所说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表明中国早期星象在6000年前已形成体系。

中国古代曾经广泛流行“北斗历法”,只是没有直接使用这个名称而已。《鹖冠子》有云:“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这就是运用北斗历法判断季节。此外,北斗七星也用于夜间计时,每转30度即为一个时辰。

北斗星是与二十八宿一起围绕北极星旋转的,因此斗柄(以北斗七星的第六颗星和第七颗星的连线为准)永远指向同一个恒星星座,即二十八宿的斗宿。故而,二十八宿记录四季的时间并非等分,而是春秋天数多,冬夏天数少,而且由于岁差的原因,历代还会有所变化,这与历代观察者所在纬度有关。

这就是古代最具实用的天文历法。也就是说,古人根据初昏时观测到的二十八宿某一宿在星空的位置,就可以推知目前是一年里的什么时节。据此可知,二十八宿最早起源于中国古老的北斗历法,在古天文中,二十八星宿群又被作为步天尺,即天星运行轨迹经历过程的标记。这些在道教法典《万法归宗》里的“步天歌”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二十八宿起源于北斗历法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一项重要发现是从满天星斗中划分出二十八星宿,即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胄、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为此,笔者在撰写《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一书时,在第三章“我们彼此注视着”第6节“二十八宿巡礼”,用“二十八宿一览”、“二十八宿文化”、“二十八宿起源的争论”3小节介绍了中国古老的二十八星宿。
  古代使用二十八宿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阿拉伯、埃及、伊朗、巴比伦、印第安,而最完整的则是中国和印度,其起源仍然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二十八宿最早起源于中国,然后才传播到其它地方。理由之一,二十八宿与北斗星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印度由于地理位置靠近赤道因此从来都不关心北斗星。其二,中国自古至今都是春夏秋冬四季,而印度古代却划分6个季节,即冬、春、夏、雨、秋、露(近代改为寒、暑、雨3个季节)。其它理由尚多,这里不再重复。
  二十八宿起源问题应该与其用途密不可分,目前已知二十八宿用途涉及到五个方面。一是“月站”,即月亮每天从一宿移动到下一宿。二是“镇星年站”,即镇星(土星)每年从一宿移动到下一宿,这是郑文光在《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力主的。三是“日站”,即太阳每年沿着二十八星宿转一周。四是“斗柄星座”,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表示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五是“以齐七政”,《尚书·舜典》称“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意思是用北斗七星调和日月五星的运行周期。
  其中,“斗柄星座”之说的证据非常多,例如20世纪70年代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左右)出土的一件衣箱的漆箱盖上,绘有一幅彩色的天文图,画面中央是篆书的大个“斗”字,四周写着二十八宿的名称;显然,画中的“斗”字即北斗星,它位居中央地位乃是古人崇拜北斗的表现。在二十八宿文字圈的东侧绘有一龙,西侧绘有一虎,这与古人所说东方苍龙、西方白虎正好对应。这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将青龙、白虎与二十八宿、北斗配合在一起的实物,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关于二十八宿的最早文字记载。
  河南省濮阳地区古为“颛顼之墟”,这里在上古时代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及其部族的主要活动区域,相传颛顼葬在此地故而称为“帝丘”。据史料记载,颛顼曾实施“绝地天通”的重大改革,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天文历法“颛顼历”。1987年夏,濮阳市老城西南角的荒地西水坡,发现一处约公元前4500年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其中,45号墓是一座土坑竖穴墓,南北长4·1米,东西宽3·1米,南端圆曲,北端方正,东西两侧有一对弧形小龛,男性墓主头南脚北仰卧于墓中,周围葬有三具殉人。在墓主骨架两旁,有用蚌壳排列成的动物图形,东方为龙,西方为虎,头均向北,腿均向外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冯时认为,该墓葬体现出北斗的图形,殉人位置的摆放则再现了《尚书·尧典》所谓的“分至四神”,表明中国早期星象在6000年前已形成体系。
  事实上,中国古代曾经广泛流行“北斗历法”,只是没有直接使用这个名称而已。例如,《鹖冠子》称“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夏小正》亦称“正月初昏,斗柄悬于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显然这都是在使用北斗历法判断季节。此外,北斗七星也用于夜间计时,每转30度即为一个时辰(2小时),这对于军事作战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斗柄星座”的说法也存在着困难。这是因为,北斗星是与二十八宿一起围绕北极星旋转的,因此斗柄(以北斗七星的第六颗星和第七颗星的连线为准)永远指向同一个恒星星座,即二十八宿的斗宿。此外,二十八宿记录四季的时间并非等分,而是春秋天数多,冬夏天数少,而且历代还有变化(笔者估计,这可能与历代观察者所在纬度有关)。
  有鉴于此,笔者主张二十八宿最早用途乃是“日站”,即太阳每年沿着二十八星宿转一周;当然,这实际上是因为地球绕日旋转,所“看”到的太阳在星空背景的位置。问题在于,古人无法直接测定太阳在星空背景的位置,因此只能借助于其它间接的观测手段。从北斗星与二十八星宿的“捆绑”关系形成的斗柄星座来看,这个间接观测手段应该与北斗历法有关,因为两者都是对一年的时节进行天象观测,而这也是最具实用(农业、牧业、生活)的天文历法。
  笔者愿意指出,《夏小正》记载的天象“正月初昏,斗柄悬于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其中“斗柄悬于下”,即斗柄指向北,意思是初昏看见“斗宿”位于北方时,就是正月时节了(冬季)。所谓“斗柄正在上”,即斗柄指向南,意思是初昏看见“斗宿”(实际上是用的对称星宿“井”)位于南方时,就是六月时节了(夏季)。据此可知,当时已经采用“中星观测”,即初昏时观测天顶的星辰,属于更精确的因而也是后出的观测方法。对比之下,《尚书·尧典》标志四季的“鸟、火、星、虚”四星,则是偕日没观测,即在初昏时观测西方的天象(根据岁差,尧典四星的观测时间约在七八千年前)。
  综上所述,二十八宿乃是“北斗历法”与“日站”的结合,由斗柄星座标志的日站实际上是根据斗柄指向与四季关系在星空背景的推算位置。也就是说,古人根据初昏时观测到的二十八宿某一宿在星空的位置,就可以推知目前是一年里的什么时节。例如,冬季可见“参星在户”,夏季可见“心、尾”当空。
  据此可知,二十八宿最早起源于中国古老的北斗历法,首先用于间接观测“日站”;与此同时,又可用于观测月亮和土星,以及夜间计时,因此而得到广泛应用“以齐七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