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众舆论》▏为什么公众不能做出理性判断?

 范雍祈求上天 2018-03-06

公众舆论

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和在这样一个时间中随波逐流的民众以及他们发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声音。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这本书里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而在表达这个观点的时候,他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为什么公众不能做出理性判断?精英能否完全控制公众舆论。

在本学期中,我读的内容是第四部分:兴趣


主要包括两个章节:

第十一章 兴趣的激发 

第十二章 重新思考自我利益


在这一部分,李普曼承接着前三部分,继续回答了“为什么公众不能做出理性判断”这个问题。


这部分,简言之,是由于兴趣、自我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公众做出的判断往往是主观的,非理性的。



Part

1

首先,人不是相机,人脑不是胶卷,不可能完全真实记录现实生活。面对众多的事物,人们给它们起名称来定义它们、认识它们、解读它们。之后这种概念在头脑中固化,并借助有形的象征来深刻牢记。正因为如此,这一过程使我们完全在自己的视角和偏见范围内去认识现实。


李普曼认为图像始终是最可靠的观念传达方式,其次是能够唤起记忆图像的词语。因此,要想使一件事物变得大众化,使人产生认同感,就应该将它转化成图像。


就像艺术博物馆中的艺术杰作和剧院中的戏剧就有着强烈的对比:去博物馆的人稀稀拉拉而涌向剧院的观众则熙熙攘攘。电影或戏剧比艺术杰作更吸引受众是因为它在叙述不断发展的事件,激起了观众的兴趣,屏息闭气地等待着事件的结果。



Part

2

其次,因为没有两个人的经历会一模一样,每个人接受和解读信息的时候会不自觉得注入个人情感。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而哪怕是自己,也因时因地不同。


因为每个人都不能完全做到客观,在对待自己关注的故事中总是会不自觉得产生代入感,于是,最初的主题在传播中被人们强调。改变或润饰。“就像莎士比亚的一部戏剧,每次演出都由演员和观众改变原作的重点和意义,变成对莎剧的重写。”

 

李普曼在这一部分引用了大量心理学知识,来解释自我在舆论形成中的能动性。他认为一个人的特性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易条分缕析的事物的影响,因此将一个人看成固定不变的个体是不可取的。


在人类天性中存在着多个自我,遇到不同的事情也许会激发出不同的自我,因此,在试图解释某种公众舆论时,很难看清楚一个人的众多社会关系中的哪一种在影响着一种特定的看法。



Part

3

最后,每个人都会天生的考虑自我利益,一个人的不同经济交往也会限制或扩大其见解的范围。


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规则,一个人一旦接受了某项准则,他就会逐渐具备该准则所要求的那种人性。


比如说苍穹对于一个天文学家和一对恋人来说并不是一回事儿,某些东西在普通人眼里和专业人员看来是大不相同的,有心之人会从不同事物中看出明显的差别和特性,但在漫不经心的人们眼里根本没有明显的不同。

总而言之,在这一部分,李普曼解释了兴趣和自我利益对公众舆论的影响,进一步对“公众理性声音的产生”表达了悲观之情。

公众舆论

李普曼之所有有如此消极的受众观,与他的新闻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他眼里,“新闻不是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而是对已经显露出头角的那方面的报告”,也就是说,新闻只是事实的某种表现形态或达到某一阶段的状况。例如新闻不会告诉你种子如何在土壤中生长,但可以向你报告第一棵秧苗的破土而出。

 

新闻和真相并非同一回事,新闻的作用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是揭示隐藏的事实,确立其相互关系,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行动的现实画面。只有当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验的程度时,真相和新闻才会重叠。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成书年代是以报纸为主的传统媒体的天下,虽然当今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仍在,但面对新媒体的爆发,李普曼的消极受众观也受到了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人类的感官触觉,人们获取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信息传播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受众面对着多面的立体的世界,更加能够主动地接触到真实的世界。





文案:梁灿

排版:梁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