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普曼逝世50周年:近三年他在真题上出现了30多次!

 木铎新传 2023-10-08 发布于安徽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是新传人熟悉的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也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美国著名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称他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作为一名杰出的思想家,李普曼一生中撰写了多部关于新闻传播学的著作,包括《公众舆论》(又译《舆论学》和《民意》)、《幻影公众》、《自由与新闻》、《公共哲学》等。其中1922年首次出版的《公众舆论》是李普曼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学著作,在这本书内,李普曼通过大量事例和有说服力的论证,对“舆论”或“公共意见”进行了开创性的学术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后来被学者们深入研究并继续发展的思想和论断,如“刻板印象”、“拟态环境”、“议程设置”等,这些至今都是新闻传播学一直探讨的议题。今年是李普曼逝世五十周年,周年考点一向是各大院校偏爱的真题库,今天就让铎子带领大家回顾一下这位大佬级的传播学者都提出过哪些理论吧!
一、李普曼的5大理论考点
(一)拟态环境:
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他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因为实践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此时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1968年,藤竹晓在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藤竹晓认为,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现代人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此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比如说在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等等,经过媒介广泛传播之后,逐渐形成现实社会的潮流和标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说明,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影响力的主要机制。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媒介传播产生高度依赖,社会呈现出媒介化生存状态,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真题链接】

沃尔特·李普曼 (名词解释,清华大学,2023)

评析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的观点(简答题,上海大学,2022)

议程设置和拟态环境的相关性(简答,中央民族大学,2023)

谈谈对拟态环境的理解并举例子(简答,北京外国语大学,2023)

简述“拟态环境”理论在新媒体传播中的意义(简答,北京体育大学,2023)

谈谈“洞穴隐喻”对传播学带来的启示(论述题,北京印刷学院,2022)

你如何理解现代传媒业的拟态环境(论述题,广州大学,2021)

(二)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沃尔特·李普曼在1922年《舆论学》一书中提出的概念。
刻板印象也称刻板成见、刻板偏见,主要是指人们对社会环境中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固定化、简单化、笼统化的看法或印象,它往往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好恶,这种看法一经形成便难以改变。
刻板印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可以一定程度上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要的参考标准,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但也阻碍着对旧事物的改观和对新事物的接受,使人们的认识僵化、停滞。
社会是个人组成的集合体,每个人有自身的刻板成见,在社会中也会形成统一的观念和看法,这种看法和观念一般都为社会中的大多数所认同和接受,会阻碍公众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因此,刻板印象还有控制社会的作用
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力量。因为大众传播者不可能对世界有完全一致的认知,其在对某些事件或某类人物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会选择一个典型人物,这种典型人物的选取有可能会促进刻板印象的形成,也有可能起到加深或者改变的作用。

🌟【真题链接】

刻板印象对新闻业的影响(简答题,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

刻板印象(名词解释,复旦大学,2022)

简述李普曼作为防卫的刻板印象(简答,复旦大学,2023)

运用传播学理论,对2020年武汉战疫纪中《人民日报》对女性医务人员的形象建构,例如:形象建构理论或刻板印象(论述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

(三)早期“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书中没有明确的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接物。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新闻就像黑夜里的探照灯,它只能把一个区域照亮,让我们注意到这个有限的区域内发生了什么,但是其他的部分却处于黑暗之中。他的这一比喻和“外部的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图像”的论述直接启发了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
(议程设置理论是1972年由麦库姆斯和肖在论文《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正式提出的,铎子提醒大家不要记混啦!)
李普曼作为最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的学者之一,对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麦库姆斯视李普曼为“议程设置概念的精神之父”
(四)李普曼的舆论观
李普曼认为,由于客观障碍和主观障碍,公众很难清楚了解所有的事,而舆论是公众对于事物的理性认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中李普曼质疑了舆论能够促进民主的观点,他认为舆论的形成过程是非常可疑的,人的认知有着太多的局限(教育水平,生活环境,对不同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等都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能力),再加上有限信息中的人为操纵,“舆论”并不足以作为决策参考的重要标准。
李普曼认为阻碍公共舆论形成的障碍有三个方面:
第一,政府的检查制度与保密措施。李普曼认为新闻不等于真相,尤其是政府发布的新闻更多地是一种宣传,政府为了宣传,必须在公众与事件之间设置某种屏障,也就是新闻审查,可以说李普曼看到了官方新闻的本质——它不是新闻,而是政府为达到目的的宣传,这是形成公共舆论的一个最大的障碍。
第二,记者报道新闻时的“刻板成见”。记者由于自己知识储备不足,不可能对自己采访的事件都非常精通,所以对事件就很难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因此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就很难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往往会加上自己对事件的理解,也就是自己对事物认识的“刻板成见”,所以报道出来的新闻与事实的真相相去甚远。
第三,受众自身的原因。受众受刻板印象和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总是属于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人们由于自身的精力有限,无法完全接触和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事物,而人的社会性容易使人在接触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带入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模式来分析事件,这也是刻板成见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人们大多数是通过媒介获取信息,但是受众接收的信息是经过媒介机构“二次加工”的,所以受众从媒介中获取的关于世界的认识与实际客观世界有很大的出入,这就是李普曼所说的“拟态环境”。其次,传播隔阂造成编码、解码的误置。李普曼认为语言不是十全十美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或群体处于不同的意识形态或文化背景时,思想、价值观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在传播过程中就会产生误解或曲解传者意愿的情况。

🌟【真题链接】

李普曼公众舆论观和诺依曼舆论观的区别(简答题,华东政法大学,2023)

李普曼对大众传播学的贡献(简答题,中国地质大学,2021)

李普曼舆论学观点(简答题,北京工商大学,2022)

(五)李普曼的新闻观:
一战后,出于战时新闻管制的惯性延续,美国报刊业在政府管制和宣传控制下,变得极端“爱国”。报刊编辑自封为“信念的护卫者”,他们认为报刊的最高职责是指导人民而非刊印新闻,是保护文明而非报道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当国家利益需要时,甚至可以抛弃追求真理和公正的目标。李普曼认为,报刊是社会公器,其首要职责是向社会持续提供真实、可信、有意义的新闻。基于上述认识,李普曼提出了关于新闻自由的观点,把新闻自由的实现途径建立在事实的坚实基础上。
李普曼从民主社会对事实的需求出发,拓展了新闻客观性的相关基础理论。新闻从业人员报道事实,他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客观检验的理念。他提出“客观”有助于新闻界实现自己在民主社会中的功能,将新闻报道客观性提升到科学层面,赋予实现新闻自由的重任。李普曼选择客观性作为新闻专业化依据,认为追求科学的方法不仅能使新闻业专业化,而且能使它更加自由,更富有英雄气息。客观性是西方媒介专业化的一个标志
二、考点拓展:“李杜之争”
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和杜威曾就公众、民主、媒体展开过一场争论。
李普曼认为普通的民众缺乏民主决策的能力,社会的复杂性和民众自身的局限性决定新闻媒体需要承担普及知识的责任,而公众是“迷惑的羊群”a bewildered herd),没有能力“胜任对公共事务的指挥”。
杜威认为民主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记者的工作不是普及知识,而是促使公众参与到民主决策中。同时,民主是一种精神和一个持续的方案,需要公众的不断警惕和参与才会奏效,而不仅仅是一套制度安排,因此公众并不是一个幻影,而只是常常“被遮蔽”,强大的民主政治是可能的
那“李杜之争”中对公众和民主的讨论在当下还适用吗?
新媒体时代,传受双方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受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曾经作为“局外人”的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发布、转发,成为了“局内人”,传者和受众的界限逐渐模糊,“局外人”和“局内人”界限被打破。同时网络的发展,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控制和垄断,人人都能平等从网络中获取信息。依靠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公众与公众之间实现了平等、自由的交流,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杜威的参与式民主理想。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周年考点一向是真题重要题库,大家还想看什么周年考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