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纽约苏富比春拍:明早期瓷器赏析

 你我入画 2018-03-06

独立思考丨客观理性丨藏家立场丨专业视角

收藏动态丨藏界热点丨市场分析丨文化哲学

有广度  有深度  有温度  有态度  








推荐关注:(点击标题查看)

玩收藏想玩出点名堂:首先进入好圈子

玩收藏:唯进入好圈子  才能提升自己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俱乐部-总部


即将在纽约亚洲艺术周上,开槌的苏富比春拍瓷器板块上,明代早期瓷器被作为重点推出,是否预示着某种市场风向呢?


我们拭目以待,先看瓷——


明14世纪末- 15世纪初 
龙泉窑青釉刻花开光榴开百子图菱花式大盘 
估价:35万 — 55万美元
来源:
伦敦苏富比1974年7月9日,编号158
Jack Chia 伉俪收藏
香港苏富比1996年11月5日,编号636
展览:
《东南亚瓷与中国出口瓷》,香港东方陶瓷学会,香港艺术馆,1979年,编号14
出版:
朱汤生,〈Chinese Celadons〉,《Arts of Asia》,1993年11至12月,页70,图15


这件龙泉大盘,尺寸硕然,纹样特殊,精致华缛,或为宫廷专门烧制,作为赏赉重要外邦君主之国礼。


本盘釉质莹润上乘,刻花深湛绝美,模制规整利落,具典型明初顶级龙泉器之特点。相类瓷盘残片,于浙江龙泉窑窑址曾有出土。



此类窑址经认定应为明代官窑遗址,尤见龙泉县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诸多碎盘残片,皆胎壁厚实雄浑,瓷质致密优良,其上划刻纹饰繁复富丽,与景德镇明初青花及釉里红器有异曲同工之处。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乱谈

明洪武 

龙泉窑青釉刻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估价:15万 — 25万美元

来源:

香港苏富比1976年11月29日,编号452

Jack Chia 伉俪收藏

香港苏富比1996年11月5日,编号635

出版:

朱汤生,〈Chinese Celadons〉,《Arts of Asia》,1993年11至12月,页70,图14


明代洪武年间制瓷,标准日趋规范,分别于龙泉、景德镇设官窑,依样烧造,故两地所制器物纹样可谓同根同源。


虽如此,景德镇制瓷以绘饰为主,易制复杂纹样;龙泉工匠以刻具代笔,则难度更大。如制纹饰繁密之器,愈需匠人功力娴熟,独具慧心,方成佳器。



本件玉壶春瓶便如此,同类纹饰,可见于同时期青花及釉里红玉壶春瓶。但细观本品,深刻浅划,明暗可辨,呈效立体,可见当时工匠的手艺有多厉害。




欢迎关注公众号:头等收藏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大明宣德年制》款

估价: 60万 — 80万美元

来源:

德璀琳 (1842-1913) 或汉纳根 (1854-1925) 收藏,此后家族传承。


明永宣两朝,御瓷之巅峰,景德镇御器厂受朝廷严格管控,仅承官供。本品执壶,器形特殊,口作方流,非中式传统,源自中东金属器。



明永乐年间,景德镇瓷匠基舶来壶形,创烧此类执壶两式:


其一,腹微起瓜棱,绘开光,肩颈连接处作菱花形凸起,较接近其金属器原型;


其二,腹无瓜棱,不作开光,肩颈连接处作圆盘形凸起,如本品,此类式更为稀少。



永乐青花器形,多受伊斯兰金属器影响,继而延至宣德一朝,仅于比例及细节稍作调整。本品器形,应源自早期波斯雏本。


欢迎关注公众号:今日点藏


看看同品类馆藏器物——


明永乐初 白釉执壶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上海博物馆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执壶 

伦敦苏富比1963年12月3日 编号106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重点

明永乐 

翠青釉盖罐 

估价:150万 — 200万美元

来源:

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香港苏富比2009年10月8日,编号1624


神武的永乐大帝,应天登基,后迁都北京,所临一朝辉煌鼎盛,大行创新。设各类御作,除瓷器外,另作漆器、掐丝珐琅器、纺织品、鎏金铜佛等,皆工艺出众,绝冠古今,大放异彩。


时景德镇御器厂,工艺臻精,产量极丰,今御窑遗址之所出,即为佐证,不论釉色、技术、器形、设计,新品层出,几近所极,以致后世数百年间未见重要创新。直至十八世纪,西方彩料传入中国,方再次推动瓷业大为发展。


永乐一朝,广开疆域,奉行通使,常以瓷品赏赐外邦,所制器多尺寸硕大,纹饰风格亦略偏粗旷。


然另见秀雅精熟之品,则独为明廷而烧,供于皇室,以盈新都。本品盖罐,原应作贮棋子之用,或曾置于皇帝寝宫等处,恭造细制,所烧极少。



此时期御窑大胆创新,试烧不同釉色,近色之品,亦严加区分,以臻成色精准。


时新创此等青釉品种不下三类,实物釉色可见差异,而仅见示图则概难区分。西方均将此类釉称为冬青釉,而中国则有更详类分。



其一谓翠青,色最佳,翠碧娇嫩,莹亮光润。


其二为冬青或东青,较接近普通青釉,釉色微微闪黄,釉质略少硬亮,应意仿龙泉,可见永乐高足盌例。


其三青白,可见盌例,暗花划莲纹,曾多被断至十五世纪各朝,今中国普遍认为当属永乐,意仿宋青白瓷。



再看看同品类的馆藏器物——


明永乐 翠青釉三系盖罐 

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 北京


明永乐 翠青釉三系盖罐 

台北故宫馆藏


明永乐 翠青釉三系罐 

波士顿美术馆


明永乐 甜白釉暗花罐 

上海博物馆



欢迎关注公众号:藏界看点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甘露瓶 

估价: 6万 — 8万美元


本瓶器形,至少可溯源至五代时期。时所绘观音画像,即可见手持此类瓶者。

 

明永乐年间,景德镇曾试仿上述宋代青釉瓶。此类品种目前仅见明御窑遗址出土残器,釉色较深,或意仿耀州窑青釉器,珠山出土,曾展于《景德镇出土明初官窑瓷器》,鸿禧美术馆,台北,1996年,编号121。



雍正年间,清宫御藏一例,见于雍正七年所绘《古玩图》,器形纹饰皆同,亦或正为本瓶。此图现藏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清雍正七年 

古玩图(局部)手卷 设色纸本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再看看拍场上出现的类似器型——


明永乐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 

香港苏富比

2016年4月6日 编号15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联盟

明永乐 

青花花果纹菱花式小盘 

估价:50万 — 70万美元

来源:

英国私人收藏

Marchant Ltd.,伦敦

展览:

《Ming Porcelain》,Marchant Ltd.,伦敦,2009年,编号5及封面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堪萨斯城,密苏里州,自2013年(借展)


明洪武时期于景德镇设御窑厂,由朝廷监制以进上方,前期制作稍逊章法,至永乐朝,监管严格,胎、釉、彩均大有改进,所制日臻精善。

 

青花瓷发展至永乐一朝,已具规制,定样标准,特色鲜明,为中国历史上最受推崇名品之一。本品盘实为永乐青花标准器型:

 

盘底素胎,露胎处微泛火石红,釉面莹润闪青,以苏麻离青绘饰,浓艳醒目,此类钴料富含铁质,积料处经烧制后于器表凝结成黑斑,即所谓之「铁锈斑」。

 


花卉纹菱花式盘,亦属永乐朝典型样式。造型、纹饰虽未脱洪武朝之基本框架,然永乐同类盘于各方面均有所增进。


洪武时期,此类盘盘心见一凸环,以稳置杯盏,用作盏托。至永乐,其承放杯盏之用途应未更改,但盘心平坦,凸环已不复在,故而适用范围愈广,然见此时盘心一圈莲瓣之绘法,外宽内窄,略有缩短,具错视感,仍欲表现凸环之视效。



洪武一朝,菱花式盘为模压成形,故口沿较厚,折沿、菱角、棱脊及凹弧处较为尖锐。永乐菱花式盘,则舒展轻薄,边缘圆润,曲线柔缓。


论及纹饰,洪武、永乐两朝画风亦不尽同,洪武精细有序,永乐则灵动随性。本品所绘缠枝花卉,优雅隽永,花蕊似迎风摇曳,活色生香;浅壁上饰折枝莲花,枝蔓婉转于不同方向,宛如婆娑起舞。


同类永乐盘,亦见其他花卉纹者,然本例折沿处辅饰海水纹,笔触粗放率性,倍增整体纹饰律动之感,独独叫人印象深刻。




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