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佳卿:提出对现行产权市场未来发展的摸索 物业公司转让 公司动态

 极客 2018-03-07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也是金融交易的源头。我国产权市场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非标产股权交易的重要资本市场组成部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金融混业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产权市场面临着对未来发展之路的抉择。

1  产权市场实质是国有企业改革衍生的资本市场


产权市场自1988年5月在武汉设立第一家交易机构起,迄今已近28年的历史,基本上是伴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国有产权流转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出台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为市场的规范化、阳光化和公开化交易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多年来,产权市场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性调整提供了“三公”交易的阳光平台,并逐步扩展到各行业权益性要素资源的流转配置与创新交易,如技术产权交易、林权交易、矿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等,形成了虽尚还各自分散但别具中国特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构件。随着2015年8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及11月《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的“1+N”出台,产权市场已被清晰定义为国有产权改革的重要资本市场组成部分,且呼之欲出的新“3号令”又将对市场下一个10年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如果说产权市场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为应对委托代理链寻租、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市场化制度设计,那么国企改革衍生的这个资本市场,过去尽管市场极为分散,但伴随改革进程通过授权交易的简单手续费运营模式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未来能否真正发挥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才尤为关键。也就是说,在信息披露、价格发现、产权流转等传统功能的基础上,未来产权市场能否突出发挥充分信息披露、广泛权益交易、快速价格发现、综合融资支撑、高效产权流转配置等功能,这是整个产权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

2  产权市场必须正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倒逼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毫无疑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涵括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其实质是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产权市场正好在产权流转与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产权行业的重要机遇。因此,探索产权市场的发展趋势,就是要顺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探索产权市场未来长期化市场化发展之路。


我们必须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包括国有企业,必然涉及到大量股权的流转、资产的转让与资产的证券化,这客观上要求产权行业打破“主要为国有、主要提供转让、少数人参与、不充分竞买”的当前相对封闭的格局。



tpsold拓品金融股权转让,进行物业公司股权转让收购的服务

因为,供给侧的改革意味着缩减垄断领域和垄断环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放低准入门槛,更多社会资本通过产权、PPP、证券化的方式进入竞争性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倒逼国有企业通过对产权、资产、业务进行改革来实现资本管理。由于产权行业一方面已经集聚了国内较大比例的优质股权、资产、项目、权益,同时还要迎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更多的国有非国有产权的流转服务,而这些资产同时又是大量金融混业集团、大量互联网金融本平台希望获得的金融理财与投资计划的资产源。


客观上,要求产权行业在整合资产端、放大参与者、对接金融端、优化监督链、穿透信息披露、统一互联网等方面,探索统一市场、综合服务的路径。产权市场如果简单按照新三号令按部就班、区域分散提供简单交易服务,就等于浪费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功能的机会。


如果把公共资源中心也当作政府改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的衍生物,那么产权市场在全力为当地公共资源交易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手续费政策规范及调低的可能性,这对产权行业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也要求产权市场提前布局资本市场功能以便丰富未来的收入模式。

3  产权市场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


产权市场看似简单,是因为在法律上至少有国资委财政部的3号令以及证监会的“37号文”、“38号文”来支持,在业务上至少有国有控股甚至实质性控制业务强制进场交易的支撑,还可以保证这个市场相对专业又封闭地运行较长时间。但产权市场未来的复杂性在于,谁也无法保证除了证券市场,产权行业的上述机会在产权交易机构、股权交易中心如何分布?国务院国资委为了追求融资效率和用户的广泛参与,会不会同时授权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互联网平台、其他报价发行平台来提供产权流转服务?国有和非国有的产权流转用户会根据哪些因素在上述机构间进行选择挂牌与交易结算?如果交易手续费持续下降,交易市场还能创造哪些中间业务收入或者自营业务收入?一言以蔽之,竞争是永恒的,如果不能提供足够丰富的资本市场价值,没有足够的交易规模和交易用户群,不能按照市场化方式吸引非国有产权客户,恐怕连固守国有产权这块蛋糕的专业服务魅力都会大打折扣。


首先,产权行业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各自在努力创新,没有形成合力。一方面,产权市场目前的状况是“地方为主、各自为政、系统不通、用户不联”,使得覆盖全国主要省市、涉及国有客户信用较好的近百万亿产股权的市场物理上被割裂了,尽管一些非国有企业以及地方融资平台也开始进场寻求交易,但是大量金融机构与投资用户由于得不到充分的资产信息、找不到便捷的流程切入点与融资产品的设计点,参与积极性不够高,也影响了融资创新与价格发现,所以,基于统一产股权项目、用户、竞价、结算的全国统一产权市场实际上还没有形成;另一方面,产权市场必须严格遵守证监会对交易标的“不得拆细、不得连续、不得标准化”的有关规定,虽然有些交易所基于股权和资产提供的保证金融资、价款融资、质押融资等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证监会既对交易所对接互联网平台而进行的私募债拆分以及挂钩收益衍生产品的销售进行了监管和规范,又对产权交易所发展所谓的股权众筹“五板”的态度还不明朗,使得产权市场纵然有20多年的专业积累,但与资本市场、金融产品市场、类资产证券化业务、类投行服务的实质还有距离,还需要积极创新、努力争取这些政策的创新空间。


其次,产权行业外围的市场发展很快,已经开始包抄进入很多类似非国有产股权的流转与金融服务,持有用户抢占产股权端业务,具备了面向国有产权市场提供服务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淘宝的涉诉资产交易、京东的众筹平台、蚂蚁金融入股天津金融资产交易后的权益类资产平台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包抄。这些互联网平台基本都形成了海量企业与个人用户、可靠的在线交易平台、全牌照金融服务、大数据征信、在线支付结算等完整的资产交易与金融服务生态链,战略上高举高打进入资产交易所,除了没有国有产股权授权,他们几乎具备了一切;第二,以证监会中证私募报价平台为代表的面向非标私募产品和私募股权的机构间报价发行与转让业务平台,形成了对传统产权市场拓展非国有业务与融资创新的包抄,也行成了非标资本市场对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标准产品资本市场的近水楼台。第三,以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投行平台及投贷联动服务平台、产业链龙头的供应链金融及信用资产流转平台、基于融资租赁和信托受益权为基础金融理财平台等,也具备了面向国有企业直接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这些内忧外患,不仅限制了传统产权市场延伸至非国有领域提供服务的空间,而且现有国有客户产股权端延伸的中间金融服务、创新产品服务也有可能逐步被上述各平台逐步分割或替换。因此,稳固、延伸、扩展、统一产股权端业务,开放合作、创新提升中间金融服务,聚拢投资机构与个人客户,成为产权市场未来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重要举措。

4  产权市场未来发展之路——”一产两翼,三大战役“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互联网金融发展以及金融混业大资管的这个时代,独守近百万亿国有产股权、关联数十万亿金融资产的产权市场急需变革传统模式,树立平台统一、流量致胜、资产共享的产权金融生态架构理念。


具体来讲就是”一产两翼“,一产为统一的产股权报价交易发行平台,两翼为金融化综合服务平台与产权+移动互联网服务入口。首先,统一的产股权报价交易服务平台,需要由行业主要产权机构联盟、行业共同认可机构或协会来牵头,突破仅仅系统监管4家产权交易机构国有股权交易与18家产权机构资产交易的现状,建设行业统一的股权资产登记、信息披露、发行、竞报价、结算、监管平台,对接区域交易所的交割与落地服务,形成机构间互为渠道、互为代理、共同发展项目、共享服务收益的统一市场,并在此基础上,谋求扩充产权市场基于产股权和客户其他资产的非标私募产品的报价与发行平台,形成非标产权金融产品的统一交易平台和可穿透的信息披露服务。其次,需要建立或合作满足上述产股权交易过程中的买卖方融资服务平台,包括股权质押、资产质押、债权转让、信用资产交易、受益权转让、网络借贷、资产管理计划、收益凭证等理财产品和融资服务;


再次,统一产权市场移动互联入口及按区域、按品类、按属性细分的投资频道,对接统一报价平台,形成基于项目数据、用户账户、征信服务等统一基础之上、面向企业、机构与个人客户的统一品牌市场(比如该统一品牌叫“中产互联”)。“一产两翼”的目的是贯通和建立产权行业的产权金融生态链,包含了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征信、登记注册、支付结算、各种竞报价、融资创新、落地交割与服务、交易监管等在内的产权金融服务和新型产权资本市场,在此基础上开放对接其他互联网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高阶报价平台,导入投资用户与金融服务产品,形成更多机构与个人参与、承接国有非国有转让、丰富的金融创新支撑、相对充分的价格发现、高效的落地交割服务、严格的信息披露与风险监管在内的非标产权资本市场,让产权人在新常态下再焕发新的生机。


要实现上述思路,产权行业至少需要启动三大革命性战役:行业信息技术革命、行业金融服务革命、行业披露监管革命。第一,产权行业信息技术水平需要改变目前分散基础上的低水平徘徊,要向互联网与证券金融行业看齐,充分运用先进的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大幅提高竞报价业务处理速度,大幅度优化交易流程,大幅度改善用户参与交易和投资的互联网体验;


第二,产权行业要改变线下项目对项目的传统融资服务介绍模式,形成基于国资基础评估、项目信息穿透、价值投资导入、结合互联网其他大数据的综合动态定价与风险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金融产品服务,广泛对接各类金融服务渠道;第三,法律法规是产权金融交易的基石,产权行业需要在新三号令基础上继续清晰完善和界定产权业务与资本市场和金融业务的法律交叉边界,将产权交易市场及其业务创新守法合规地融合到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范畴,并通过统一的行业登记注册与结算服务平台,实现不同类型产品、不同类型交易模式在登记、确权、质押、转移等层面的法律关系转换与行业监管。


产权交易行业注定要前行,交易机构需要重新架构其集团业务,增加金融、投资与互联网等功能,强化细分交易与综合服务,适时内启动行业内并购重组,及时推动与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的合资合作,这些都迫切需要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证监会、各地金融办等主管当局支持下,开放创新,迎来行业未来十年发展新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