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募调查:独角兽概念股掀起涨停潮,私募称需警惕这几大风险!

 天承办公室 2018-03-07



对于独角兽企业将获上市绿色通道独角兽概念股获市场资金追捧,私募排排网调查了广大私募机构,从整体调查结果来看,六成成以上私募表示独角兽回归将A股带来新的投资机会,不少估值合理,业绩增速快的相关概念股依旧有投资的价值15.49%的私募则认为独角兽多数概念股目前已遭过度炒作,另外还有22.16%的私募则持观望态度。



对于“独角兽”企业上市,以及海外“独角兽”回归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以及应该规避哪些风险。私募排排网就此采访了星石投资合伙人兼首席策略师刘可、雷根资产总经理李金龙、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瀚信资产基金经理张诗航。


1


“独角兽”企业上市或回归将极大提升A股上市公司质量


星石投资合伙人兼首席策略师刘可认为,根据最新的政策发展和科技企业发展动态,未来独角兽企业将优先回归并得到了国内各大型科技企业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这将带动A股市场公司质量极大程度的提高,也与目前严格控制并提高A股市场公司质量的政策大方向一脉相承。


雷根资产总经理李金龙表示,从政策来看,突出表述了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这4个行业领域,彰显了政策对这4个领域明显的扶持偏向。从估值来看,经历2017年整年的估值回落,这些行业的个股估值整体已经恢复正常。从投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投资,考虑到政策扶持倾向,简单的投资可以选择行业指数;精细些的投资,可以进一步筛选这几个行业领域内,未来可能有高成长的个股。


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提出,独角兽IPO绿色通道的提出是A股增加IPO适应性、包容性,让BATJ可能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让新BATJ能够留在国内上市的实际行动,但前提是拟上市企业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是在当前制度框架下进行的IPO申报。事实上,一直以来,对于大蓝筹公司或者有前景的高科技公司,监管层和市场都欢迎它们上市。对于没有什么业绩,也没有太多增长潜力的公司,市场仍然不会去追捧。


瀚信资产基金经理张诗航称,独角兽的回归不仅直接利好参股独角兽的上市公司,同时也可以从中国独角兽所在的行业去体会管理层认为的应该支持和富有希望的行业细分。独角兽的快速上市意味着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参与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创投游戏,对市场风偏的提升很有帮助。


2


独角兽企业获绿色通道,两类个股将受益


刘可认为,中国的基因测序、中文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物流和手机娱乐及阅读、视觉图像、医药生物等领域的行业龙头都可能存在相关投资价值。


雷根资产总经理李金龙分析,能通过独角兽企业绿色通道上市而受益的个股,大概率分为两类。一类是偏创投类上市公司或科技园类公司,以及在上市公司自身行业内设立投资基金并真正对外投资的公司。另一类为当前已知的大型独角兽企业的上游公司。


张诗航表示,可以关注互联网服务、电商这两个盛产独角兽的行业。


3


寻找A股“独角兽”,但警惕炒作风险


李金龙表示,挖掘潜在独角兽的风险在于目前政策并没有完全清晰。在美股中,很多独角兽公司很长一段时间并不盈利,对于未事先盈利的独角兽公司,能不能享受A股的绿色通道,目前尚不清晰。结合2017年A股给行业龙头显著的溢价来看,在筛选潜在独角兽相关标的时候,查看风投行业龙头在潜在独角兽公司中占比,或许能降低风险。


岑赛铟认为,对于独角兽概念,需要区分是真实的、具有清晰发展前景的独角兽,还是仅仅蹭热点、盈利无法持续的伪独角兽公司。前者可以穿越牛熊成为中国的伟大企业,推动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后者只是喧闹一时,终将一地鸡毛黯然退场。


基于独角兽诞生的速度大幅下降,张诗航认为初创公司想成长为独角兽并不容易,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胜率可能很小。他认为对于独角兽概念的炒作应该以基本面考量为主,有概念更佳,对于估值过高的需谨慎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