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调门那么高,想学唱的人如何练习

 天道普印 2018-03-08

学唱京剧多年,但连最基本的调门问题都没解决。央视也有跟我学的栏目,但都不是面向初学者的。连伴奏都跟不上,还谈什么韵味和情感?对了,顺求教,于魁智老师的唱腔怎么就入不了很多人的法眼?个人觉得他的唱很好听啊,而且发声方法据说也比较科学,不伤声带。仅仅因为他唱过一些戏歌?
---------------------------------------------分割线-------------------------------------------------------
感谢两位老师的回答,学京剧真的需要老师的指点。补发一个录音吧,老师们也好有针对性地指点。用手机录的,音质比较渣,但也比较真实,没有进行任何后期处理。视频是为了能在优酷网上发布后加上去的,有一点不同步。哦,对了,伴奏进行了降调处理,原调上不去,就算勉强扯着嗓子够着了,那也是青筋暴出。汗!迎来春色换人间(第一句)

注册或登录
京剧调门那么高,想学唱的人如何练习?
学唱京剧多年,但连最基本的调门问题都没解决。央视也有跟我学的栏目,但都不是面向初学者的。连伴奏都跟不上,还谈什么韵味和情感?对了,顺求教,于魁智老师的唱腔怎么就入不了很多人的法眼?个人觉得他的唱很好听啊,而且发声方法据说也比较科学,不伤声带。仅仅因为他唱过一些戏歌?
---------------------------------------------分割线-------------------------------------------------------
感谢两位老师的回答,学京剧真的需要老师的指点。补发一个录音吧,老师们也好有针对性地指点。用手机录的,音质比较渣,但也比较真实,没有进行任何后期处理。视频是为了能在优酷网上发布后加上去的,有一点不同步。哦,对了,伴奏进行了降调处理,原调上不去,就算勉强扯着嗓子够着了,那也是青筋暴出。汗!迎来春色换人间(第一句)
11 个回答
平沙生
平沙生
京剧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第一次被三邀,谢。

首先,根据知乎精神,跳过是不是就谈为什么是耍流氓。京剧音域高不高?传统上讲,是比较高的,现在就不高了,对业余,就要求更低了……

具体举例来说,现在一般专业的老生唱西皮通用调门是F调,【京剧主要是西皮二黄,各行当调门要求也有区别,在此就是举个例子】老生常用音域也就是从低音so到中音so,西皮的嘎调就是高音do了,换算成音名就是C4到C5(也就是常说的High C),应该说不算低。可是业余的唱到E调或者降E也就过得去了,那就不算高了啊。而且跟我学节目里一般也不是台上调门,用的也都是低调门。那个节目也确实是面向外行的,因为普遍讲得太粗糙了,而且很多人都不会教戏……

顺便普及一下京剧调门的变迁,以老生为例。

过去什么调门?早年间没有正宫调(G调)您是甭打算唱角儿的,汪桂芬等很多人都有乙字调(A调),可以参考王凤卿、邓远芳、刘鸿声、双处等人的唱片。从谭鑫培这位奇才从武生改了老生之后,才能以六半调唱红(#F调),但是晚年老谭也唱到了正宫调,参考他的两批唱片。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年轻时候都有正宫调。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都属于中低音特别好的演员,晚年留下的资料也比较多,使得后学者调门进一步降低。样板戏为了和西方乐队好合作,并且由于其阳亢的审美,高腔太多,所以样板戏统一定调为E调。文革后很多人还以样板戏那种偷劲儿卯高腔的低调门唱法继续,导致京剧调门进一步降低,现在台上一堆娘炮orz……

第二,回答题主问怎么解决调门的问题。简单粗暴的答案就是:

“天么天儿嚷嚷!”——老唱片网站长合意语。

京剧和大部分传统艺术一样,属于民间艺术,和西方古典音乐那种专业艺术传承方式大不相同。注意,民间艺术境界可不一定比专业艺术境界低,说的是模式。民间艺术讲究口传心授,多有秘法,所以没有完整的落在书本的理论。但是好老师一步一步带着走,到瓶颈点拨一下,这是精英传承的办法,非常微妙。

题主想解决调门问题,首先要喊嗓。这方面文章网上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我也不是看文章学的。读书吧,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知识,而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见地。只读书不实践,想提高境界是很难的。不然过去读书人都读圣贤书,怎么有很多都成了酸秀才呢?没有真实的本领,就不能理解圣贤真正的意思。

扯远了。我看过卢文勤先生一篇讲发声的文章,还是很靠谱的。您可以看看。

基本而言,没调门,就是位置太低。唱的感觉应该是居高临下的,而不是往上拱的。很多爱好者都拱着唱,那是会累死的。要不怎么我们都学余叔岩先生那“提溜劲儿”呢,“余先生说,“用音要像吊桶汲水,四不着边儿。擦墙、碰桶、磨绳,都是在虐待声带!”粘贴一段儿:

余叔岩的唱腔,作者曾归纳为立、擞、切、整四个字,兹分述放后:
(一)立音始唱前凝气于下丹田,运气向上顶下压,形成高音高点,想像中在上丹田(眉心)发音,使音立起来。这种发音法与西洋声乐所谓之头腔发音(headvoice或headattach)完全相同。
(二)擞音发声时顺乎旋律之需要,以声带之颤抖,使声音更为圆润悦耳。此即西洋声乐之装饰音(gracenote)。
(三)切音于唱腔中,把一个音切成两段或三段,有种刚中带脆,提振精神的妙用。如《搜孤救孤》原板中“舍子搭救忠呃良后”的哑字一分两段。又如《乌盆记》最后快流水之最后一句“望求太爷作主张”的“张”字,一分三段,这种清脆悦耳的唱法,在西洋声乐中叫切分音(syncopation)。
(四)整音余叔岩说,一段戏就像一棵大白莱,根是根,叶是叶,整整齐齐的。也就是说,一句戏词不管七字或十字,须有抑扬顿挫。余派叫“拎上来、丢下去”,但必须完整一体。两句词须上下有呼应,一段戏要首尾一致。结束时,要与文武场有默契。这个在西洋声乐叫谐和(accordance)。
余叔岩先生三十多岁时候有两批唱片,第一批是正宫调,第二批是六半调。而且其实他嗓子不算好,不宽,青春期受过伤,累吐血过,一辈子身体不好。但是唱得真讲究,精准。头腔共鸣用得好,高音不用愁。胸腔共鸣用得好,低音不用愁。这低音啊,尤其闭口音,杨宝森、谭富英都是范本。

最后,说两句于魁智的问题。题主真听不出来他哪儿不好?嗯,因为您对“唱”这个事儿缺乏基本的认识。他的毛病,首先是咬字怯,听着像评戏,然后是劲头儿怯,听着像评戏。发声不算太差,但是也谈不上多好,净听见鼻芯儿响了。老生啊,高音要瓷实、峭拔,中音要宽厚、有亮音儿,低音要苍劲、要拎得住,于魁智的音色一味追求亮,媚气,贼乎。完全就是反面典型。审美不对不要学戏噢,学了也不好听。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愿题主早日改邪归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