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大儒朱熹学习《周易》的心得

 醉青YPS 2018-03-08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南宋大儒朱熹学习《周易》的心得

一个半亩见方的池塘,清澈得如同一面打开的镜子,天之光、云之影在其中摇曳、徘徊。如此惹人赏心悦目、令人留恋不已的池塘,何以能够这般清澈?原来,池塘之所以能够这般清澈,完全系因塘水乃有源之水,而来自于水之源头的活水也一直在未曾间断地注入。

池塘的清澈如初,有赖于源头之活水的不间断的注入,我们中华文化的日新不息,亦有赖于其源头之活水的源源而来。

《周易》,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

南宋大儒朱熹学习《周易》的心得

中华文化的最主要的源头是《周易》。解读不尽、取用不竭的《周易》智慧,则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源头之活水。正是这一源头及由此源头源源而来的活水,将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一步步带向了充满无限希望的未来。

源清则流洁,本盛则末荣。充任着源头角色的《周易》所涵具的神妙大智慧品格和它所展示的鲜明大智慧向度,正是中华文化之能跻身世界屈指可数的几种最具活力、最富影响力的文化慧命之列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周易》其书和神妙的《周易》大智慧,就很难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很难契得中华文化的底蕴,很难契得并全幅朗显中华文化的总体风采。同样,不了解《周易》其书和神妙的《周易》大智慧,也就更谈不上中华文化和中华文化慧命的创造性转化与提升。

然而,要对《周易》作系统性的重新解读并较为充分地领略其令人叹绝的魅力与风采,谈何容易?

南宋大儒朱熹对《周易》其书的难以契会、不易解读亦别有会心、深有所悟。

“《易》最难看,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包涵万理,无所不有……此书本是难看底物,不可将小巧去说,又不可将大话去说。”——《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但朱熹毕竟是蜚声当时的儒学大师,在授徒讲学的过程中,还是会给前来问学求道的弟子讲解《周易》的。一次,有弟子问:“读《易》未能浃洽,何也?”即这位弟子询问说自己读《易》为何不能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朱熹是这样回答的:“此须是此心虚明宁静,自然道理流通,方包罗得许多义理。盖《易》不比《诗》《书》,它是说尽天下后世无穷无尽底事理,只一两字便是一个道理。又,人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今既未尽经历,非是此心大段虚明宁静,如何见得?此不可不自勉也。”

须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是说,研究理解《周易》中的义理,必须要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参与许多事变,惟其如此,对其中所包含的事理才能领会得深刻。在朱熹看来,对《周易》的理解依赖的是经验或体验,一个人体验越多的“事过”,越是能从《周易》的理解中释放出历史经验的生气,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周易》。

“读《易》一须沉潜宁静之心,二需丰富人生阅历与生命感悟,三需基于太极之理的天人宇宙大视域”因此朱熹告诫弟子:“如今不曾经历得许多事过,都自揍他道理不着,若便去看,也卒未得他受用。孔子晚而好《易》,可见这书卒未可理会。”

“须见圣人本意,方可学易”

朱熹认为,《周易》经文是占筮的典籍,传文是后来讲义理或哲理的著述。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都是卜筮之书。圣人做《周易》意图是教人通过卜筮解除疑惑,趋利避凶。(上古之时,民心昧然不知吉凶之所在,故圣人作《易》教之卜筮,使吉则行之,凶则避之,此是开物成务之道。)

读《易》的最高境界

南宋大儒朱熹学习《周易》的心得

朱熹主张读《易》的最高境界当是超越《易》之一书,即超越《易》卦的符号系列以及文字系列,充分体会出“画前之易”的深刻哲理。(作《易》的圣人试图以卦的符号系列涵摄蕴示这一切,即所谓“画前之易”。)

他认为,当年伏羲正是在真切体会到大宇宙中交易、变易之深厚底蕴及其所以然,体会到基于此的整体大宇宙图景和人置身其中的人生应然之后,才画出了涵摄蕴示这一切的符号系列,从而推出了《易》。读《易》之人如能进而自己体会出这一“画前之易”,才会达致当年作《易》圣人的境界。

南宋大儒朱熹学习《周易》的心得

朱熹的《周易》观

朱熹站在易学史发展的高度,通过重新审视天人宇宙之理,研判古今《易》说,推出了极具见地的《周易》观。他虽视《周易》为卜笙之书,但绝不同于一般术士对此的理解,而是将其视为有画前之易与画后之《易》深刻内蕴的卜筮之书。他也不是为了教人单纯用《易》占筮而是着眼于引领人们通过学《易》,学会针对不同情势通权达变,用生命去了悟并践行基于太极之理的生命之道。化《易》之道为自身之道:“须是以身体之。且如六十四卦,须做六十四人身上看;三百八十四爻,又做三百八十四人身上小底事看。”经过朱熹的这番辩证拨乱,《易》之学问最终落实为了一种生命之学、实践之学,《易》的“本来面目”也重新呈现给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