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辽宁:九门口长城这段 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都曾在此血战

 棋逢对手918 2018-03-09

明朝刚刚建国后,就派遣大将徐达率军北伐。元顺帝携残余势力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为抵御元顺帝的袭扰,明朝廷开始于东北地区屯兵筑城以固边防。正统七年(1442年)至成化五年(1469年),陆续筑长城,建边堡,复于山海关至辽东都指挥使司之间设立驿站。继而制定屯田、冶铁及煮盐等一系列制度,以供军需;并置总兵官镇守辽东,一个完整而严密的陆海防御体系至此形成。

辽东镇长城,简称为辽东长城,就是那时候建成的,西起今山海关西北,东抵今鸭绿江岸,是明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有名的一段就是九门口长城。

为抵御元顺帝

修筑辽东长城

元朝统治中原不过百年时间,元朝一共有十一个皇帝,第一个皇帝为元世祖忽必烈,在位三十多年。忽必烈之后,九个皇帝一共只经历了三十八年。这期间,政治阴谋和宫廷斗争层出不穷。最后一个元顺帝,却在位三十多年,可见元顺帝并不是昏君。

即位之初,元顺帝受制于元文宗皇后的家族势力,元朝的皇后权势很大,掌握有户口钱粮,有专设的下属职官。“深居宫中,每事无所专”。因为无所事事,元顺帝读了不少汉书,对汉文化很是了解。他有着相当好的科技才能,曾自制金人玉女自动报时器,当时称为“宫漏”,还曾经设计并建造龙舟,长一百二十尺,高二十尺,上有帘棚、穿廊、暖阁、楼阁、殿宇等,“行时,其龙首眼口爪尾皆动”。

元顺帝即位之初是个说话不算的皇帝。他按元文宗皇后的旨意,立权臣侄女答纳失里为皇后。答纳失里为人贪婪,骄横多妒,完全不把皇帝丈夫放在眼里,她曾私自传旨,将十万两盐银占为己有,还经常鞭打后宫的嫔妃。元顺帝虽然愤怒,却也无可奈何。

元统三年(1335年)三月,中书右丞相伯颜与皇后家族发生权力之争。皇后家族打算废除元顺帝,但是事不机密,被伯颜事先知道,设计捕杀了皇后家族及其同党。其中皇后的弟弟逃入后宫,请求贵为皇后的姐姐帮助,皇后答纳失里顾念手足之情,将弟弟藏在自己的衣裙下,结果被伯颜搜出杀死。伯颜又命人拖走答纳失里,答纳失里惊慌失措,向丈夫元顺帝求助,元顺帝一言不发。答纳失里随后被伯颜毒杀。经此一役,皇后家族完全败亡,此后,朝政全由右丞相伯颜把持。

此后元顺帝又被伯颜挟持,但他年纪虽幼,颇有心计,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在等待时机,蓄势待发。七年后,元顺帝二十岁,利用伯颜的侄子脱脱发动政变,伯颜被贬往外地,自杀而死,元文宗皇后也被流放。到了这个时候,元顺帝才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

元顺帝亲政初期,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元顺帝出逃,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

元顺帝虽然被赶出了中原,却仍然是蒙古的大汗,历史上将这一政权称为北元,北元始终对明朝的北部边疆构成强有力的挑战和威胁。《明史·兵志》中说:“终明之世,边防甚重。”这边防,主要是为了防御北元的势力。

元顺帝在北逃时有重新振作的姿态。他还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十月初,在韩店与明军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元顺帝被这一胜利冲昏头脑,封有功之臣扩廓帖木儿为齐王,命令他挥师收复大都。结果明军趁机偷袭,扩廓帖木儿大败,仅以十八骑逃走。此后元顺帝再度消沉,身体每况愈下,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元旦朝贺时,他就托病不出,此后经常因病缀朝。至正三十年(1370年),元顺帝病重,由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军国诸事。同年四月二十八日,元顺帝因痢疾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

北元势力退出中原后,蒙古贵族一心想要重新入主中原,不断组织力量反攻。而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蒙古采取了征讨和招抚并用的策略。其结果,双方都没有能够如愿以偿,从而形成了明朝与北元南北对峙的局面。北元政权持续了二百六七十年,差不多与明朝相始终,最后统一于清王朝。

辽东镇长城就是为抵御元顺帝及其北元势力的侵扰修筑的。它西接蓟镇长城,东至辽宁省丹东虎山长城,途经长城有九门口长城、西沟长城、锥子山长城、小河口长城、永安长城、大毛山长城、蔓芝草长城、椴木冲段长城、金牛山长城、石闸口长城、鸦鹘关长城、镇远关长城,留龙沟长城,辽河套边墙,虎山长城等段长城,已知长城总长约2350公里。

李自成与吴三桂

曾在九门口血战

绥中九门口长城坐落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李家乡新台子村境内,全长1704米。其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自此,长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当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宽达百米的九江河上,筑起规模巨大的过河城桥,以此继续向北逶迤于群山之间。“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便是人们对九门口长城的形象描述。九门口长城,因其城桥下有九个泄水城门而得名,水势自西向东直入渤海,气势磅礴、壮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因而享有“水上长城”的美誉。

据文献记载,九门口长城始建于公元479-502年,现存的九门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其后又进行多次修复。上世纪90年代初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铁炮、石炮、青花瓷碗、大缸等大批文物,反映了明代军事防御情况和军士驻守长城的生活。据当地文物部门研究人员介绍,九门口长城拥有一个严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在历史上素有“京东首关”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

九江河上的过河桥独具特色,在百米宽的河道上,外用巨大条石包砌起8个梭形桥墩,形成9个水门,城桥上部是高峻的城墙,亦如其他长城墙体。九门口长城过河城桥下的宽阔河床全部用方整的大石块铺成,石与石间用铁腰咬合,形成规整的石铺河床,望去犹如一片石,所以九门口长城又被称为“一片石关”。当地人曾有顺口溜来形容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十门少一门,门门断人魂,要想出一门,十人九断魂”。

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军攻到北京城外,崇祯见大势已去,在景山自缢身亡。京中的文武百官以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等大臣纷纷跪在午朝门外欢迎李自成,投降大顺军。

李自成入京的第二天,便派大将带白银四万两和吴襄的劝降书去山海关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权衡当时的形势,决定率军投降。但为了留条后路,却将其主力屯兵于九门口长城(即一片石),然后才带队慢慢向京师而来。

事情本来挺顺利,可事情坏在李自成的部下身上。大顺军不少将士以为大势已定,终日饮酒,并逼迫富户和官吏,以榨取大量钱财。其中大将刘宗敏乘着酒性,到吴府抓了吴襄,并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带回府中,霸为己有。

吴三桂带领归降的人马刚刚走到一半,听到家产被抄,父亲被囚,爱妾陈圆圆被掳的消息,不由得勃然大怒。即刻令部队停止前进,返回山海关,决心和大顺军势不两立。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出尔反尔,当即带领30万大军,押着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直奔山海关而来。

4月22日,大顺军在大将唐通的率领下,与吴三桂守军在九门口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吴三桂的守军在九门口长城上虽然居高临下,占尽优势,但大顺军部下士气高昂,不断地向长城上发起猛攻。整个山谷杀声如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李自成亲率五万援军和数门红夷大炮赶至了九门口。在李自成的指挥下,数门红夷大炮齐射轰击九门口,在炮火的掩护下,大顺军以裹铁车牌、勾梯等攻城武器拥蜂而上。吴三桂的守城军士则远以箭射,近以滚石檑木,棉油火把枪挑刀砍,瓦解击溃了大顺军的多次猛攻,最终还是不敌李自成。

吴三桂手下的谋士给他出了个主意,那就是引清军入关,让清军对付李自成的大顺军。这样吴三桂归降多尔衮,还按照满族习俗剃发,多尔衮则许诺将皇太极之女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为妻,两个人的交易完成。

在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官军交战半天后,多尔衮的数万清军骑兵白布系肩,突然杀出,大顺军不敌死者数万。李自成传令撤退,清军则乘胜追击,一直追出四十里开外。

李自成从一片石兵败到永平,他亲自提刀杀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李自成回到北京后,又杀了吴家老少三十八口。

烽火台能传递

敌军人数及方位

烽燧亦称烽火,为古代边境地区报警的信号设施。明朝建立了一个完善的烽燧制度。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

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观望远方的作用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长城沿线的烽火台的建筑与长城一样,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为夯土打筑,也有用土坯垒筑;山区的多为石块垒砌;中东部的自明代有用砖石垒砌或全砖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长城干线上之外,一般分为三种: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外沿通道向远处延伸,以监测敌人动向;另一种在长城城墙以内,与关隘、镇所、郡县相连,以便及时组织反击作战和坚壁清野;再一种在长城两侧,如秦汉时有建在长城上的,以便于迅速调动全线戍边守兵,起而迎敌。早期还有与都城相联系的烽火台,以便尽快向朝廷报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遗址发掘中获得的《塞上蓬火品约》,把汉代建武初年长城的蓬火制度记录得相当清楚:警戒信号大致有六种,即:蓬(蓬草)、表(树梢)、鼓、烟、苣火(用苇秆扎成的火炬)、积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举蓬、表、烟,夜间举苣火,积薪和鼓昼夜兼用;举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为界限,凡不满一千人只燔一积薪;超过一千人燔二积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时,则燔三积薪。积薪之外,还附有举蓬、举表、举苣火的不同规定;并因敌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间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体的规定。如果被围困的亭障不能发出燔积薪的信号,距离最近的另一座烽燧应按规定照常举蓬燔薪,把信号准确传递出去。

《塞上蓬火品约》还规定,如果发现所报的信号有误,则应立即“下蓬灭火”,取消所发的信号,并写成书面报告,迅速传报都尉府。若天气恶劣,或亭燧相隔过远,在“昼不见烟,夜不见火”的情况下,应立即将情况写成书面报告,用加急的传递方式报送上级。

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制式也有改进。很多烽火台改由砖包砌,更显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墩旁开井,墩四周有围墙。

明朝烽火台还规定,将守军及妻子姓名、火器、器械等都刻在石碑上,是为了防其逃跑及日后如数验收,从此也可见当时的守军是苦役。明代传报军情除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且点火放烟时还加上了硫磺、硝石等助燃。传讯方法明成化二年(1466年)有法令规定:“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烽火台的功能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有敌台的地方,敌台可充作传递烽火信息的墩台,没有敌台也没有适于点烽的墙台的地方,按传烽路线必须建有烽火台。明将戚继光还制定了传烽之法,编成通俗顺口的《传烽歌》让守台官兵背诵熟记。经过严格训练,负责传烽的守军能以烽火准确传递军情,而且迅速,一般三个时辰就可传遍整个防线。

学术支持、图片提供:辽宁省博物馆

来源:辽沈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