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北京名校微信家长群正确的打开方式!老师家长都应该这样做 | 精选

 初83班 2018-03-09

 


“家长群”是一个让老师又爱又恨的特殊存在。


在给教师和家长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有时候,家长恨不能让老师“24小时在线”“随时待命”,老师仿佛被“绑架”,其中的苦楚一言难尽。


老师们、家长们,来看看北京名校中关村三小怎样做的吧。

“家长群”信息爆炸,家长、班主任各有所需


家长:刷屏太频,没办法。


某女士说,“我家孩子刚上小学,才开学两周,微信群里就天天跟爆炸了似的,家长各种问题,各种点赞,各种晒,班主任还没出现,就已经好几轮问答了。我的手机一直震个不停,就干脆设置成免打扰了。”


设置免打扰,不担心错过重要信息吗?“怕啊!所以就一有空就翻着看呗,不过得翻好几十页呢,特别头大,但是也没办法啊。”


班主任:问题繁多,需要巧做公关。


其实“家长群”不仅是家长们的战场,也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阵地。刚建群的时候,家长们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对学校的担忧,会问很多的问题,比如“今天萌萌表现怎么样?”“今天是贝贝舅舅送去的学校,孩子没有哭吧?”“中午可不可以吃鱼?”诸如此类问题不时地会出现,老师需要@家长一一回答,有时候班主任没看到或者没来得及回答,家长们还会反复询问或者不断私戳。



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拉近了家校师生之间的距离。但是解决上述负面的影响同样重要,如何应对,则成了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的难题。


有没有好的办法,

既可以保证和谐有效的家校互动,

又保证老师正常的权益呢?


小编听说中关村三小家长们起草的这份“三小班级微信群公约”非常实用有效,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微信是一个沟通工具,班级微信群就是一个小江湖。一群陌生的家长从初识到相知再到亲如一家,犹如恋爱、结婚、过日子。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希望只看到微信群中的有效信息;有人愿意分享育儿经验;有人不想“爬楼”,只想看话题最初的样子;有人较真儿、有人佛系、有人潜水、有人喜欢发表个性言论……那么,为了构建积极、和谐、助力孩子成长的班集体,班级微信群到底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约定,让大家彼此遵守?又有哪些信息是家长们乐于看到和不希望看到的?于是,三小的家长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总结了一份“中关村三小班级微信群公约”

1

班级微信群立足于方便家校协作,构建文明、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助力学生长远发展。

2

群主在群公告中发布“微信群管理公约”并负责管理。如有违反约定,需要群主私下沟通,提醒遵守公约管理。

3

家长以学生姓名实名制入群,学生和非直系亲属不进群(特殊情况和群主沟通)。

4

微信群以任课教师发布通知、学生活动、方法及习惯指导为主。家长可以辅助交流教育政策信息、教育资源推荐、成长故事分享、疾病预防等内容。为了不影响重要信息漏看,老师发布班级信息和通知后,除特别说明,群里成员不用“空泛回复”或“善意点赞”。

5

群中禁止出现推销类、投票类信息;政治敏感、宗教色彩浓郁信息;未经证实信息、消极能量信息、涉及隐私信息、涉及金钱信息、不文明行为及用语等。

6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矛盾以及针对个人的话题,当事人私下解决,不在微信群沟通,群主起到提醒作用。

7

重要信息在晚上7:00前发布,晚9:00以后(紧急事情除外),不再发信息。


性格各异,学科背景不同,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们让每一个班级群都有着自己的风格与气场,是严谨是嘻哈是文艺是简明,是绿色营养还是消极无为,在班级群的小江湖中该怎样“修身养性安天下”呢?


在班级微信群里家长们最希望看到哪些信息呢?又有哪些信息让家长们不受欢迎被大部分家长列入免打扰的内容呢,听听家长们聊的班级微信群里的那些事儿!


NO.1 学校各种通知,活动信息

开学、放假、考试、收费等都属于常态性通知。还有一些通知也跟孩子息息相关,比如一老一小保险、流感季节老师们在群里提醒最近班级孩子咳嗽发烧的注意事项等等。


NO.2 班级作业

一位低年级娃儿的妈妈说,她家的小朋友还没有养成记录作业的习惯,经常会发生记录不全的情况,每晚娃儿做完功课都要依据老师发布的作业要求比对一遍。


NO.学校或者班级活动的图片或者视频发布

这是家长们特别是低年级家长们特别期待的内容。家长们都好奇娃儿在学校是什么样子,上课是否认真,和同学是否融洽,“原来娃儿做操的样子这么好玩儿”,“原来娃儿的手工做得这么有意思”,这些总能引起家长群最热烈的反响。


NO.4 学习方法及阶段性学习重点分享

有的老师会定期发布阶段性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跟家长交流本阶段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家长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NO.5 教育政策信息及教育指南

老师或者家长转发点教育政策信息,是家长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一些信息可以迅速在群里升温发酵,引发共鸣,一些对娃儿学业举足轻重的决策在这里达成共识。一些富有卓识且有行动力的家长也成了受欢迎意见领袖,大家合力帮助娃儿共同进步。


家长们一致反对在班级群中做促销行为的商业性发布。对于那些在教育机构工作的家长发布的一些应景的推销行为,家长建议群主可以执行公约,将这部分内容移出,另开一个群私聊,便于净化群风、规范化管理。


NO.6 阅读书目的推荐

老师会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家长之间也乐于分享交流课后读物。 比如关于古诗词、名人传记等等各个方面的书籍,对于那些没有这方面的教育背景也没有时间去梳理的妈妈也算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NO.7 课外知识分享

每个班都有一些乐于分享的家长,让群内容更加丰满有人情味。一位家长说“我们班好多家长喜欢发二十四节气,配上一些古诗,选取优美的音乐,来引导孩子关注二十四节气的故事,这种文化的传承很受欢迎”。


NO.8 课外活动分享

周末了,一位家长群里吆喝一声:“娃儿某公园几点踢足球,求偶遇”,然后群里有同样兴趣的家长一附和,一场临时起意的周末小足球赛就这样形成了。还有一些家长倡议节日同游,于是感兴趣的家长从畅谈群群里再拉出来成立一个小群专门聊这事。


NO.9 分享班级微信群的成长故事

同样年纪、不同性格、有着相近成长曲线的娃们的成长故事也是家长们常常交流的。家长中一位六年级妈妈讲述了她们班“班级微信群”的成长故事。 


“我们班女孩少,男孩多,五六年级正处在青春期前期,难免会有一些小矛盾。这时候怎么办呢? 刚开始一个人在群里发一些比较有感触,又有指向性的话,问大家应该怎么看待,其实这个家长就是希望大家站队。


不明真相的家长就火速站队,谁同意谁的,谁不同意谁的,气氛很尴尬。这时,有位家长发一个低年级班级活动的老照片,同时说:大家看,这是我们在什么时候拍的,时间真快,仿佛就在昨天,顿时把大家的的回忆又勾起来,尴尬气氛就这样暂时平息了。


我觉得家长们特别好,都特别善良,话语都是点到为止。群里如果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时,就单独在底下聊。甚至一些家长可以在接孩子的时候一起聊聊这些事,防止站队的行为导致有一些家长被边缘化,影响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好多事情就是慢慢消于无形,慢慢化解掉”。


NO.10 互相提醒其他事务

比如明天美术课需要带彩泥,比如降温了多加衣服。头天晚上7、8点群里的黄金时间的一句善意而温馨的提醒也许就帮助一位小朋友第二天学习生活的顺畅进行。


NO.11 疾病预防及保健

每年流感季的热门话题。同班同学在同时段往往中招同一种流感病毒,及时的沟通交流,前面的经验就能帮助到后面的病孩儿快速有效的恢复。


一位妈妈说班级群里常常出现一些暖心的帖子,像关于养生的内容,比如食物里的亚硝酸盐,比如房间里放置洋葱一个冬天不生病等等内容很贴心,题目又非常轻松,这种无论对孩子还是大人的话题,都给人一种被关心的幸福感。


班级微信群是一个班级大家庭的交流平台。信息发布基本很开放,遵守群规、遵守群规、遵守群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剩下的就是畅所欲言了。


老师们

家长们

看了是不是有所启发

说说你们的家长群都是什么样的吧

留言再走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