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坏情绪正在毁掉你的生活,了解自己和别人才能获得幸福……

 好好生活图书 2018-03-09

你 与 知 识 的 距 离

只 差 一 个 关 注

《社会心理学

者:[美] 戴维·迈尔斯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5分钟带你完《社会心理学


文 | 林小白

如果你喜欢刷微博,就应该有看过以下几个论断:

一个人越炫耀什么,说明内心越缺乏什么;

越害怕的事情往往越容易发生;

丈夫和妻子的相似性越大,他们就越幸福。


你仔细想想,会觉得“唉?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有书君告诉你,这其实就是心理学的奥妙之处。

 

心理学分类很多,有大众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等。人们普遍都对心理学有好奇心,当然了,主要就是为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了解自己,第二件是了解他人,今天有书君要讲给大家听的,就是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一、你能成为你想要的自己吗?

 

哲学上有三个经典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巧的是,哲学的这三个问题,在心理学中都找得到答案。

 

首先,你根本不是你以为的“你”。这话一开始可把有书君给绕晕了,但它实际想表达的意思是:“自我”并不是别人评价中的我们,而是我们觉得别人会如何评价我们。也就是说,你认为的现实中的你,其实是你假想的别人眼中的你。

 

其次,你做事情能做到哪种程度,取决于你的自我效能和控制点。自我效能说得通俗点,就是你认为自己有多厉害。你越觉得自己牛得不行,你就可能越有成就。而控制点是指你觉得命运是由自己掌控的,还是由外界推动的。如果你越倾向于自己有决定命运的能力,你就可能越优秀,也越容易感到满足。

 

二、我们怎么利用心理学影响他人?

 

有书君小的时候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有人被催眠,就觉得十分震撼。当天就拿出妈妈的毛衣链,放到自己眼前晃来晃去,晃了5分钟,手都酸了,眼皮却没有一点耷拉的欲望,最后只好放弃了。看来想要学会控制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其实,如果你运用心理学去影响别人,根本不用学催眠。举个例子,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希望他人能按照自己说的去办,比如想说服陌生人帮自己一个忙等等,这时,“登门槛效应”就能帮到你。

 

登门槛效应是说,当你想要求别人做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时,最好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先让他在这件事情进展的方向上,做个举手之劳的小事情,再进行进一步的要求,此时对方已经不会再拒绝你了。这个办法利用了人的心理弱点:不愿意否认之前的自己,所以他们会在帮了一个小忙后又继续帮了一个大忙。



三、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或讨厌一个人?

 

我们讨厌一个人大多因为偏见。比如人们普遍认为女司机开车技术很差、男生就是很粗心之类。

 

聪明的你发现问题了吗?偏见在产生之前,都会有一个举动,那就是归类。例如把司机分为男司机和女司机,把男性青年分为了高富帅、穷屌丝。这样的归类很容易让两个种类之间互相抱有偏见。因为一旦归类,人们就会习惯保护自己所在的群体。偏见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某个群体在呼喊,“我和外面那些‘妖艳贱货’都不一样”,然后他们又通过这种偏见,把群体间的差异化放大。

 

而这样的偏见一旦产生,将会很难改变,它会令你做出不少错误的决定,严重情况写,甚至产生暴力。

 

相反,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个人呢?这里的原因就很复杂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如果经常接触,在态度、信仰和价值观上很相似,并且对方对自己有外表的吸引力的话,两个人就比较容易彼此喜欢了。如果其中一人已经喜欢上另一人了,那么他俩相互喜欢的概率会呈坐火箭似的上升。

 

从这些影响因素中,我们就可以发掘到爱情的秘密。一段完美的爱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首先,两人要经常接触,异地恋为什么特别艰难,就因为它违背了这一点;其次,双方要“三观合”再次,要对对方有吸引力,如果没了吸引力,可能两个人只能发展为友谊或是恋人未满了。

 

《社会心理学》里还提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但今天有书君就不把好料一次都放给你们啦。还是留给你们自行去阅读吧。《社会心理学》诞生于美国,被美国700多所大学和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可以说是世界心理学领域的主导教材。但尽管如此,这本厚厚的教材却十分的有趣,再加上它鲜少有“留洋”的翻译味儿,有书君相信,你一定会看得饶有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