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不受补这件事

 健康专家whr 2018-03-09
生活中,“虚不受补”这个词总会时常出现在一些患者与医者的嘴中。按理说虚则补之,这是正确的,可是为何总会出现虚不受补,虚了还补不进去呢?

我遇到好些个患者明明体质极度虚乏,成天想睡觉,手脚无力,纳食不佳,怕冷,腰酸腰疼,阳痿早泄,月经不调,月经色淡红,白带白稀量多……很明显就是一个虚。但是患者会告诉你,“医生,我虚不受补,吃了补药就会上火,脸上冒痘痘,口腔溃疡,口臭,心烦意乱;有时还腹泻”。

曾经有这么一个患者,体质是阳气很虚弱的,但是吃药就觉得特别费劲。不要说生姜、桂附这一类热性的补药,就是连西洋参、生地、石斛、麦冬这些清补、平补的药,吃个几付便会上火。一个典型的虚不受补,辗转于各大医家之间,吃了药后都只有同一个结果,那便是上火。

在这里,应该明确的是虚是应该补的,这是对的。疾病的大的治疗原则便是“虚则补之,实则泄之”,通过补泄来调节阴阳,达到阴平阳秘则病愈。那么,既然虚则补之,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补之后导致虚不受补的结果,这其中必定是有其自身的原因的。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本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来路出错。
来路便是人体通过某种手段,从体外所获得的阴或阳。所谓的来路出错,就是补错了。导致补错的情况只有少数是由于医生误诊而成,阴阳辨错,但这种情况却不多;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患者个人胡乱服药所造成的。最典型的、也是最常出现的便是误服六味地黄丸。生活中有很多的男性患者由于日常不良习惯、性生活过度等慢慢地损耗肾阳,当肾阳虚到一定的程度时,早泄、阳痿等毛病就会接踵而来。这时候,他们意识到自个虚了,而且是肾虚。所以啦,他们觉得虚了就该补,这没错。但是他们还觉得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药,所以肾虚便该用六味地黄丸补肾,那么这就错了。这便是所谓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药,这是其一。但六味地黄丸是补肾阴的,这便是其二。肾阳虚持续的服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阴,那么只会有一种结果——越补肾阳越虚,越补早泄、阳痿等症越来越严重。同理,有的人是肾阴虚,却误用了金匮肾气丸,就会出现越补越火旺。唐云先生有一本书叫《走近中医》,里面就说到虚不受补,他认为是补错了微量元素,我认为这个说法有些牵强,因为中医不讲微量元素,中医讲的是阴阳。

第二,通路不通。
通过口腔而进入的食物、药物,不是一进去就可以立马被消化利用的,都是需要历经一个复杂的消化过程才能达到利用的效果的。《内经》中言明:“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简而言之便是饮食进入胃腑后,是在五脏六腑的作用下共同完成的。药物的吸收治疗也是如此,如果通路不通,那么吸收过程便会受阻,吃进去的药效人体吸收不了,便会滞留于体内造成伤害,比如在上可以造成上火;在中则心烦意乱、不欲饮食;在下可以是腹泻等。
那么怎么会通路不通呢?这就与个人体质有关了。最常见的便是体内痰湿、淤血阻滞造成的不通。湿为阴邪,湿性重浊黏腻,易于热邪相结合形成湿热,湿热如油裹面,难分难解。痰湿、湿热、淤血堵在哪个部位,就会造成哪个部位通路不通。有些医家治病时考虑到打通通路的问题,所以喜欢针药并用,吃药前,先用针灸刺激穴位,开通道路,再用药物,可以使药物更好地易于被吸收。这便应言了所谓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谚语。

第三,脏腑薄弱不胜药力。
脾胃虚弱是导致虚不受补的主要原因。胃的腐熟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多滋腻,增加胃肠负担,吃多了会更加挫伤脾胃的功能。虽然看似是在补,其实是在虚。胃腑以降为顺,在治疗脏腑薄弱不胜药力的虚不受补,需要着重运行“以运为补”的方法。

治疗虚不受补时,药量得控制好。起初的剂量宜轻,等道路慢慢通了,脾胃慢慢强起来了,服药见效后,再逐渐地加大药量,这样子药效才能被吸收。

治疗虚不受补时,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注意体内有没有余邪的存在。俗话说得好,“祛邪务尽,方能进补”。补药多为滋腻之品,若是体内有余邪逗留,则易造成闭门留寇,得不偿失!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