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河南开封国际金融中心是目前开封在建的第一高楼。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是开封新区的城市地标。沿着郑开大道一路往东,开封国金中心成为了新区的新的天际线。由于时代原因,本应是各路知名建筑师争抢的项目,初始阶段却经历了很多轮不太上台面的立面方案。 有过这样的过程方案▼ 也有过这样的过程方案▼ 1 2 3 最终,报规方案是这样的▼ 后来,由于时代局限,这个报规方案居然通过了…… 而建筑立面显然并不太能让人满意。所以,在既有报规方案形体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形态变化和立面重塑,以满足业主和政府的需求。在这个时间点上,UUA接手了项目的方案。 既然体量关系无法改变,只能在原有结构设计基础上,对比例、细部做出调整。 既有报规体量(商业+写字楼部分) 既有报规体量(公寓部分) 现有建筑设计分为两个大部分,超高层写字楼部分和商业部分,以及公寓部分。重点形象是放在写字楼和商业部分的立面设计。按照现有的体量关系,塔楼略显粗壮,但是好在原有结构在塔楼中部有三层一组的共享空间。UUA采用斜面玻璃及共享户外阳台的方式,把塔楼削切成两个比例挺拔的体量,同时让建筑立面产生节奏和阴影变化。同时商业首层二层贯通两个体量,但是又不切断塔楼落地,形成商业与塔楼咬合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手绘的方式考虑大的线条关系,确定深化方向。 在草图的基础上进行细化,用素模的方式判断项目比例关系,寻求最佳效果。 ▲过程方案草图 ▼草图细化后 ![]() ▲确认线稿方向(商业+写字楼部分) ▼确认线稿方向(公寓部分) 在确认后的线稿方案基础上,与甲方进行沟通,最终选用了陶板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确定了最后效果图,变更立面方案。 ▼ 在此基础上调整后的效果图 ![]() 方案确认后,幕墙的精细化设计是保证方案完成度的前提。在方案确定的基础上,为了确保项目落地,针对建筑细节如:材料、比例关系进行大量的模型细部推敲,进行1:1的精确建模,保证在大关系基础上近人尺度的细节,并且绘制了大量的细部图纸。 细节介绍 图1:公寓部分入口细部一:有节奏的入户门头 图2:公寓部分入口细部二:主入口底商古铜色铝板造型VS陶板幕墙 图3:公寓部分屋顶细节:屋顶隐框玻璃,陶板,陶棍收口 ▼ 图4、图5、图6 图4:公寓部立面(南)细节:不同色陶板构成关系 图5:超高层写字楼裙房(西)细节:古铜色铝板与商业广告位的处理 图6:写字楼配楼细节:陶板幕墙与古铜色铝板线条比例关系 ▼ 图7、图8、图9 图7:写字楼配楼细节:陶棍幕墙与玻璃幕墙 图8:写字楼配裙房细节:陶棍幕墙与玻璃幕墙 图9:商业细节(广告位):街角拐点的向心处理 ▼ 图10、图11、图12 图10:商业细节(东):陶板幕墙及古铜色铝板线条,百叶的构成关系 图11:超高层塔楼细节:竖向肋条与屋顶天际线处理 图12:细部剖透视一:公寓屋顶陶板幕墙与女儿墙关系 ▼ 图13、图14、图15 图13:细部剖透视二:公寓入口门头层叠关系 图14:细部剖透视三:陶棍幕墙与屋顶屋面关系 图15:细部剖透视四:雨棚细部 ▼ 图16、图17、图18、图19 图16:细部剖透视五:铝板百叶 图17:细部剖透视六:写字楼屋顶抗风荷载镂空处理 图18:细部剖透视七:共享单元斜面玻璃与户外阳台 图19:细部剖透视八:写字楼入口雨棚 ![]() 三维的图纸还需转换成二维图纸,才能指导幕墙深化及最终施工。在此基础上的幕墙提资图绘制,把每个典型墙身对应模型,进行双重幕墙提资,保证幕墙的完成度。 ▼ 以下为典型墙身 ▼ ![]() 项目实施一波三折,但是等待总是值得的,公寓部分已经初显成效。以下是对比效果图和现场手机拍摄的照片对比。 完成对比一(门头效果图) 完成对比一(门头实景图,手机拍摄) ▼ 完成对比二(公寓效果图) 完成对比二(公寓实景手机拍摄) 公寓部分的幕墙已经完成,最终的完成效果, 与当初的效果图细部,几乎完全一样。 建筑师最幸福的一刻, 不过如此吧…… ![]() 小小建说 建筑设计快速生产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快速画图、快速建造、迅速销售的地产黄金期,设计行业专业化细分迎合了速度,却造成了设计完成度的痛点。下一个周期设计的价值在于高完成度的控制,对建筑师团队的要求更加综合。换句话说,成熟的建筑师需要对方案、施工图、幕墙三个环节都要把控,而不是方案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幕墙设计师各自为政的工作模式。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下一个时代,应该属于高完度全程控制型建筑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