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自然规律的黑暗面,有兴趣的进

 BT 2018-03-0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根源

长久以来,我一直以来就在寻找自然规律的黑暗面,我发现古人比今人要细腻得多,他们很早就知道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道理,但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为什么生命的价值对自然界来说是如此的卑贱?每条生命如同实验室的小白鼠一般,死了再生,生了再死,它们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验证某个科学定律。我们的处境只是比它们好一点点而已,抛弃文明的外表,其实我们什么也不是。

人类虽然出现过很多文明,但是没有哪个文明(包括现代的科学)对生命这种任人宰割的命运提出过质疑,即便是科学,也只是以理解这个宇宙作为最终目的。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如果仅仅是理解这个世界作为目的而发展科学,那么我们的命运将会变得像蚂蚁般卑微可怜。

可能你不理解我讲的是什么,那我举个例子:你是否注意过被关在笼子里的鸡鸭,我们给它们喂食物,饲养它们,目的是为了吃它们的肉,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从笼子里选出一只鸡鸭杀掉。你是否想过,如果这些家禽出现像人类一样能够思考的智慧,那么它们如何解释它们的“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呢?它们会产生怎样的文明,怎样的价值观来作为它们活下去的动力呢?如果像我说的那样,它们发明了一种科学,目的是为了解释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合理性,那么想想看,后果有多么可悲,它们会像我们解释“万有引力”是不可抗拒的来解释它们被人宰割的命运。它们会把笼子以外的力量称为不可抗力。

我希望大家不要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要学会从根源上看问题。我关注的并不是众生平等,而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根源。人类的命运,其实不比那些家禽好多少,我们之所以感觉良好,是因为我们被我们的文明,我们的科学的外衣包裹着,我们在沉睡,你看见笼子里的那些家禽恐慌过吗?它们只是在我们把手伸进笼子里的时候慌乱过一下,就如同我们的亲人死掉我们会痛哭一阵子一样,过后,一切会恢复正常,该觅食的觅食,该睡觉的睡觉,该麻木的麻木。

所以我说,我们现在以“理解宇宙”为目的的科学并不一定把人类带往好的方向。我们的文明。我们的科学,我们的价值观带有太多的顺从的特征,我们必须摆脱它,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科学,不是为了理解这种宇宙,而是为了解脱。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