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胡春申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传承录》摘录

 百草先生雏羽 2018-03-09

(接上)

从福建进修回校以后,我专心致志于《黄帝内经》的教学工作。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在过去研读的基础上,整本背诵了《黄帝内经》的统编教材,使我在课堂上能够出口成经,游刃有余。同时,根据《黄帝内经》“善言气着,必彰于物;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己”的教诲,我把《黄帝内经》的原文与自己的练功实践结合起来。例如,我常将气功硬功的各种体现和《内经》有关卫气的论述,联系对照,初步体察到《黄帝内经》所论卫气,其生理作用、气行特点、行气方式、时间规律等等,都可以在硬功锻炼过程中得到应证,从而加深了对《内经》原文的理解和提高了对历代注家不同注解的辨析能力,反之,《内经》关于卫气病症治验的论述,亦加深了对防治硬功偏差等方面的认识,从而为气功硬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我把这些实证体验总结成论文,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年第5期上,并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

我讲授《黄帝内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我既要力求把原文原意讲清楚,但又不陷于以经解经。而是密切结合临床实际,联系自己丰富多彩的社会经历,把《黄帝内经》讲活,讲生动。我特别赞赏《三国演义》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所说:“小人之儒,惟务雕虫”,“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学生们因为第二天另一学科要考试,就想表面听我的课而在桌子底下复习另一科,谁知听我讲得太有趣太生动了,两节课在大家嘻嘻哈哈的笑声中不知不觉结束了,才猛然省悟:“糟糕!忘记复习了!明天考试咋办?”

然而,讲课水平提高,为学生带来愉快学习的同时,却给我带来烦恼。正如李康《运命论》所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我留校后,从资历上来说,比以前留校的工农兵学员和文革前刚好进入大学而在我们毕业前已经招聘进校当老师的同事资历浅,从年龄上来看,我和这些老师差不多,甚至比有些工农兵学员年龄大,但从业务水平看,又实在不敢恭维,这使我和这些同事相处比较尴尬。又加上我和工人农民共事多年,处事豪放,说话直来直去,而练武术更是一拳一腿打在身上都是很痛的,不能玩虚的,因此很不习惯说话弯弯绕,办事拘小节,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大学里浑身不自在,经常招人妒嫉,被打击压制。

这种年龄大,资历浅,水平高,被打压的小媳妇般的日子过了两年,我逐渐看成明白了,在普通人眼里带点神秘色彩而被仰视的高等学府里,实际上最有权利和说话有分量的人,并不是专家教授和普通知识分子,而是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因为他们手里有权。为了少被打压和实现自己的合理诉求,乘培养干部“第三梯队”的东风,我入党、提干,到学院教务处负责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争取到了一定的发言权。于是,系里面那些妒嫉打压我的同事,对我笑脸相迎了。我上多少学时课,开哪些科目的课,上哪些系的课,基本上可以自己作主了。这以后的六年里,我抓紧时间“以权谋私”,在中医系和医疗系两边都开设了《中医学基础》课,最关键的,我于1989年,历经10年,完成了《中华气功学》的著作与出版,并报经省高教局同意和国家高教局备案,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了《气功学》选修课,实现了自己把流散江湖古老神秘的气功搬上大学讲坛的夙愿。

当然,这样的“以权谋私”带来的是辛苦,是拿一个人的工资干三个人的活,没有奖金。党政管理、教学、临床,还要写书和搞科研,真的很累!

气功学课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以《中华气功学》为教材,我理论实践全教学,并在学生气功爱好者中建立了大学生气功学术研讨会。我们一起探讨功理,实践功法,师生互动,其乐融融。当时无电脑打字,在《中华气功学》三审三校的过程中,10年积累的稿件资料堆起来有一人多高,学生樊业、刘兴盛、何军、康欣以及李富利、周昌龙、白玉仙、张绍英、谢英等帮助审校、抄写、绘图,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至今保持着很好的师生关系。下面是当时学生上气功学实践课和大学生气功学术研讨会成员的照片:

出版《中华气功学》和在高校开设气功学课程的意义,在我《中华气功学》的前言里,开宗明义,写得意气风发:“本书是根据国内外广大读者对气功的多种需要,针对整个气功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立足于气功学科的基本建设来著作的。”当时为什么写得这样有底气?是因为编著这本书,从收集资料到付印凡十年。其间,承蒙当时在位的四川省委书记杨超同志题写书名,当时在位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全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主任吕炳奎同志题词,著名气功专家马济人、张文江等提出建议,泸州医学院党政领导大力支持,并先后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帮助。

《中华气功学》全书共分七章。

第一章总论,为读者展示了中华气功宏观概貌和提供练气功的实践纲要,以利初学。其中对于气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作者一改前人辅陈气功史料的旧习,而着重于理清脉络和揭示兴衰。因为,总结过去,是为了借鉴于现在,而剖析过去和现在,是为了启迪于将来。这种独特的介绍方法,能收到让历史告诉未来的效果。

第二章传统的气功理论,按各种学说形成的先后及其内在联系,归纳为十一种学说,顺序介绍各种学说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具体运用。对于八卦学说,作者重点从卦序图和先后天卦位图对八卦的内涵进行解析。阴阳学说,作者提出了阴阳动态平衡是以阳气为主导的观点。五行学说,则采取经作者教学实践证明易为读者理解的五行分类学和五行关系学的介绍方式。整体观学说,则在近人研究的基础上,集道、儒、佛、医诸家之说,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内部的整体协同作用问题作了大幅度的拓宽与深入。运气学说,全面介绍了天地五运六气、天干纪运、地支纪气、运气同化等知识。藏象学说与经络学说,则着重充实了对气功锻炼指导意义大的内容。精、气、神学说,重点阐述了气化和气机问题,介绍了神的本义和元神、识神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含义八种,还介绍了魂、魄、意及血、津、液等问题。腧穴学说,重点介绍了作者总结的数十个腧穴在气功锻炼和气功疗法中的作用及其配合使用方法。对于丹田和周天,作者以大量古籍资料为据,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丹田学说”和“周天学说”的概念,使它们由“术”的位置恢复到应有的“学”的地位。作者认为,丹田和周天的内容,有成熟的理论,有丰富的实践,已经远远超出了“术”的范畴,而是两门联系密切而又各自独立的专门学问,并对这两种学说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第三章气功的现代研究,为读者提供了气功现代医学研究和现代多学科研究的资料。

第四章功理功法,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向读者推荐了十余类近百种功法。各功法既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相得益彰,适合于各类气功教学的需要。对于广大群众最感兴趣而过去练功人士讳莫如深的问题,如硬功和点穴奥秘,外气与内视关系,健美减肥功理,却谷食气辅药,房中女丹作用等问题,作者也一一点明,并发表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像这样把众多气功功法分门别类地向读者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集中介绍,在已出版的气功书籍中尚属少见。

第五章常见疾病的治疗,以二十多种病症为例,根据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整体调控与局部治疗相结合、自我练功与他人施功相结合、气功疗法与综合疗法相结合等经作者多年临床证明行之有效的气功诊治原则,作者采取了新颖的介绍方法。介绍顺序是:疾病概述、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外气疗法、自我练功疗法、中医方药配合、相应西医疗法、其他防治方法和疗效参考。这样的介绍方法,相当于给广大读者配备了既懂气功又懂中西医和其他养生之道的家庭医生,对病人和医务人员都很适用。

第六章气功的教学、教练和指导,作者以正规化的气功学教学为重点,全面介绍了气功教学的师资要求、设备条件、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学总结和教学评估,提出了气功学十大教学原则,论证了气功学形象化教学特点,并提供了我院的气功学教学大纲和教学总结评估材料。对于普及化的气功教学以及功法教练、辅导答疑和纠正偏差等气功教学的特殊问题,也分别辟专节予以介绍。像这样完整的气功教学资料,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发表。

第七章气功科研入门,对气功试验研究方法作了系统介绍,特别有针对性地强调了假说与凭空臆想的区别问题;又鉴于气功科研的特殊性,故重点论述试验过程中的机遇问题。该章对富于特色的传统气功研究方法也作了介绍,着重论述了提高感觉敏化的“内视”观察方法,并对分析与综合方法在传统气功研究中的作用问题,发表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针对气功学科研落后于实践,提高与普及脱节的情况,作者统计了86年国内出版的40种报刊期刊共1099篇气功资料,比较完整的气功科研资料仅90篇,还不到资料总数的8.5%,而且不少资料理论联想多,科学调研少;表象感觉多,对比实验少,存在着“让推理的进展超越实施”的毛病。至于群众练功中迫切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如练什么功好,怎样练才好,如何鉴定功法,怎样判断疗效等现实问题,则缺乏有说服力的科学研究。要解决这些问题,非普及气功科研知识不可!为此,作者编写了第七章。

《中华气功学》的出版和率先在高校开设气功学课程,奠定了我在气功界的学术地位。当时,每天要收到一大包读者来信,前来拜师的各色人等也不少。但我凭借文革中锤练出来的政治嗅觉,很快发现,气功的问题,远不是写一本书和在大学里开一门课这么简单,也并非仅凭个人之力就能科学化和正规化的单纯的学术问题。高处不胜寒。自己必须尽快脱离出来,忍痛割爱,急流勇退,回归中医本行。

于是,我在完成学院教务处行政工作的同时,坚持“双肩挑”,重新埋头于《黄帝内经》教学和临床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