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微服私访的故事5

 江山携手 2018-03-09

        乾隆微服私访的故事5乾隆斗鸟

杭州北郊有个水乡古镇名叫塘栖。这塘栖镇沿京杭大运河而建,镇中河港交叉,桥梁密布,尤其以横跨运河的那一座七孔广济桥最为出名。相传,这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到了塘栖,一下子被塘栖那独有的水乡景色所迷恋,实在舍不得离去,思索再三特地出资在塘栖镇的西面沿运河建功立业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行宫,每隔数年,他都要来此小住几天,领略一番江南水乡风情。

这一年春天,乾隆皇帝又到了塘栖。他和往常一样,在行宫中将龙袍一脱,乔装打扮,打扮成一位北方珠宝商人的模样,连一个随从也不带,独自一人上镇上闲逛去了。

塘栖镇上有的是酒店茶楼,其最好的一家茶楼称之为碧天楼。这碧天楼茶楼建造在广济长桥旁边,营业场所分为楼上楼下两层。楼下的茶客大都是本地乡民,而楼上则成了外地商客及本地绅士文人聚会的雅座了。那楼上的雅座地理位置好,正好面对长桥,凭窗望去长虹卧波,白帆点点,那壮丽的景观连不会写诗的人也想吟上几句。

乾隆来到了运河连上,见这碧天楼气派非凡,当即踏了进去,信步登上了茶楼,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谁知他刚刚坐下,那边一位店小二便急急冲了过来,双手抱拳冲他拱了拱手,连声抱歉地说:客官,对不起,对不起,这位子您不能坐呀。

乾隆一听,当即火气上来了,我还有不能坐的位子吗?可一想今天是微服私访,人家不知你姓啥名谁呀。于是,立即将上冒的火气又压了下去,平心静气地问:怎么啦?天底下哪有开了茶楼不让人坐的道理?难道是你怕我外乡人付不起这茶钱?

店小二急得直跺脚,连声说:客官,你想到那里去了,我们开茶楼的来者都是客呀,那分什么外乡和本乡呀,更不会怕您付不出钱呀。

哦。乾隆奇怪了,那你凭什么不让我坐呢?说点道理来听听。

那店小二赶紧四下一打量,见周围无人,这才长叹一口冷气,压低声音说道:……客官,你是外乡人,你有所不知呀……”

原来,塘栖这地方这几年出了一个恶少爷,名叫曹之光。这曹之光仗着他父亲在杭州府台衙门中做官,成日里胡作非为横行乡里,使得百姓全都怨声载道。近来,这个恶少爷不知怎的突然迷上了斗鸟,每天强行拖着那些开小铺子的小老板与他上碧天楼茶楼斗鸟。若是让他赢了那倒还好,只是化钱消灾而已。一旦他输了,他便大耍无赖翻脸不认账,闹得人心慌慌,人们一个个见了他连躲都来不及。这曹之光还将碧天楼茶楼上那只靠窗的位子定为他的专座,谁若不小心占了他的座位,被他看到后非得被打断双腿不可。

听完这番话,乾隆总算明白了,怪不得市场如此萧条,原来是出了恶少。

岂有此理,难道此地没有王法?乾隆怒不可遏,当即拍案而起:好哇,我今天倒要会会这个恶少,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那店小二一听急坏了,仔细朝乾隆看看,见他并没有长着三头六臂呀,赶紧连声相劝:客官息怒,客官息怒。这招不中呀,咱们惹不起可总躲得起吧,万望客官看在小人面上躲上一躲,避上一避吧。

按乾隆的脾气他那肯避呀,可他细细一想,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当下便朝店小二点点头说:好。听你的,我先避一避!说完,大步流星下楼去了。

谁知只过了一会儿功夫,那乾隆又转回来了,只见他手里还提着个很大很大的鸟笼,那鸟笼外面罩着一个黑布罩,大摇大摆地上了酒楼,管自己朝那靠窗口的椅子上一屁股坐了下去。那店小二一看,咦,怎么这位老客又来了?当即又惊又急,哎呀,你这位老哥怎么又来啦?赶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乾隆不慌不忙地朝他笑笑,你尽管放心好了,我是来者不怕,怕者不来。哦,对了,先给我来壶茶,要元宝茶,按你们塘栖的习俗放两颗青果!说完,起身将鸟笼朝窗台上一挂,又稳稳地坐了下去。

那店小二还想再劝,可已经来不及了,随着楼梯咯咯咯一阵响动,那恶少爷曹之光已带着一帮喽罗吆五喝六地登上了碧天楼茶楼。当曹之光看见自己的专座被一个陌生人占去了后,当即火冒三丈,横眉竖眼地大喝一声:呔,你是吃了豹子胆还是老虎胆?竟敢占本少爷的座位!

店小二吓坏了,赶紧躲到一边,细观事态发展。

乾隆朝曹之光看看,不动声色地取下鸟笼往桌上一放,慢条斯理地说,听说公子哥喜爱斗鸟,我特地来会会公子。怎么样敢不敢和我斗上一场?

曹之光一听斗鸟,不由仰天长笑:哈哈,和我斗鸟?本少爷的鸟可是斗遍塘栖还没敌手呀,你今天可是自寻死路罗!说着,他从身旁喽罗手中接过鸟笼,对乾隆说,来来来,把你的宝贝亮出来,让我看看你到底带了什么宝贝,竟如此大胆敢在太岁头上来动土!乾隆朝他浅浅一笑,不慌不忙地说:公子哥,我这只鸟怕光,这样吧,咱们今天来一场暗斗,大家都先别把笼罩揭开,等斗完了后再揭。怎么样?你敢不敢比呀?乾隆皇帝嘲笑着看着现之光。

曹之光被乾隆的语气激怒了,好,暗斗就暗斗,本少爷难道还会怕了你不成?不过,咱们话先说在前面,如果你输了该怎么办?

乾隆不慌不忙地从手臂上捋下了一只翡翠玉镯,轻轻地朝桌子上一放,喏,如果我输的话,这玉镯就是你的了。

曹之光拿起玉镯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只见那玉镯晶莹剔透,里面条条血丝清晰可见,确是一块罕见的好玉,不由连声赞好。

乾隆用手指轻轻叩击了两下桌子,问道:若是你输了呢?

曹之光先是一愣,然后立即蛮横地说:我不会输。本少爷至今为止还不知字是怎么写的!

乾隆站了起来,厉声说:好极了,那今天老夫就教你写这个字!不过,一旦你输了,我会要你小命!

什么?曹之光火冒三丈立马就想发作,可细细一想,等斗完鸟再消遣他也不迟。于时,他当下手一挥,闲话少说,斗鸟开始!

此时,北方老客与恶少爷斗鸟的消息已传遍了整个塘栖。

闻讯而来看热闹的百姓将个碧天楼酒楼上上下下围了个水泄不通,围观的百姓人人都为那北方老客捏了一把汗,可心眼里又都渴望老客真的有几下绝招,能制服恶少,为百姓出口闷气。

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见怪乾隆和曹之光分别提起了各自的鸟笼,将笼门对笼门放好,吸听得一、二、三一声令下,俩人同时扯开了笼门,里面传来扑扑扑一阵响动,显然是两只鸟已斗在一起了。由于鸟笼上罩着黑色有笼罩,大家什么也看不见,只好凝神屏气地听着笼子里传来的响动。不一会功夫,只听一声凄惨的鸟叫,显然有一只鸟已战乱死沙场,曹之光神色紧张地扯开乾隆的鸟笼罩子,天哪,死掉的正是自己那只身经百战乱的宝鸟,而对方参赛的却不是鸟,而是一只嘴大冠高的红毛大公鸡!

哈哈哈……”怪不得那老客胸有成竹的样子,原来如此。看热闹的人恍然大悟,顿时笑成一团。

那曹之光气得差点吐血,气急败坏地指着乾隆,…………你好大的胆!竟敢用公鸡充鸟来欺骗本少爷,看来你是不想活了……”

乾隆得意地哈哈哈大笑起来,谁说鸡不是鸟?告诉你:鸡就是鸟,是一种驯化了的鸟!

曹之光气得说不出话来,当即手一挥,指挥那些喽罗,来人,给我上。狠狠地打,往死里打!话音一落,几个如狼似虎的喽罗便朝乾隆扑了上去。

正当看热闹的乡民们为乾隆捏一把冷汗时,只见乾隆不慌不忙地掀翻桌子,让出一方空档,手脚并用,三拳两脚,便将那七八个喽罗打得哭爹叫娘。曹之光一看今天苗头不对,拔腿就想开溜。可是已经迟了,你往那里跑?只听乾隆一声大喝,一个箭步窜到了他的面前,一只手抓住他的领口,另一只手抓住他的腰带,口中喊了一声,一把便将他高高举了起来。

这一下曹之光吓得面如土色,一个劲地高喊,客官饶命,客官饶命!乾隆厉声说道:邵之光,你听着,我早已了解得清清楚楚,你平时作恶多端,横行乡里,我今天饶你不得!记住:你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去吧!说完,双手朝窗外一抛,那恶少顿时飞出窗口,……”地一声倒在碧天楼茶楼门前,当即七窍流血,死了!

那些喽罗纷纷树倒猢狲散,可那里还来得走,只见一队行宫的卫兵象天神一番杀到,那些喽罗一个个全被捆了起来。

此时,四周围观的百姓才醒悟过来,天呀,他是乾隆皇帝呀!”“怪不得他既胆大又武艺高强,原来他是乾隆爷呀!”“是呀,是万岁爷到了,我昨天亲眼看见两只大龙船摇过去的……”一时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十分热闹。

乾隆皇帝拿出一个银元宝放在茶桌上,充当茶楼打斗时的损失。然后拿起那只鸟笼,和众位乡亲打了个招呼,在卫士的陪同下,得意地走下了茶楼。

乡亲们纷纷鼓起了掌,咸谢乾隆皇帝为他们除了一霸。从此,水乡塘栖就流传开了这鸡就是鸟的故事……

“老头子”的故事

一天,乾隆的几个大臣在旁闲议,正说得高兴之时,乾隆来到,纪晓晓岚一声“老头子到”,大家就不吭声了。

乾隆一听背后他竟叫我老头子,好不尊重,气愤之至。纪晓岚巧舌如簧说道:“万岁息怒。老头子乃天下最尊贵的称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为也,千岁便称不得老;众人之首为之,您不是我们的至尊吗?为天子也,故称您老头子实乃无尚之称,做臣子的半点不敢欺瞒。”一片乌云顷刻化为乌有。

“猪耳大、龙耳小”

说话乾隆在张玉书陪同下云游金山寺庙,一进庙门,就看见大肚子弥勒佛。弥勒佛本是笑佛,乾隆说:“他对我们笑。”张玉书奉承说:“不是见我笑,而是佛见佛笑。”乾隆听张玉书把他比作佛,非常高兴。再往里走,又看见十八罗汉皆是两耳垂肩,张玉书顺口说一句:“耳大福大。”乾隆一听,就诘问道:“张蛮子,你耳蛮大的嘛,我耳比你耳小,那就是说你有福而我没福了?”当时他的脸色显得很阴沉。张玉书随即脱口而出:“猪耳大,龙耳小。”乾隆并没有因为张玉书把自己比作猪,把乾隆比作龙而就此罢休,追问道:“你欺骗我,先前说佛对我笑,现在却又互相矛盾地说‘猪耳大,龙耳小’,你不是忠臣,只是奉承我罢了。”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张玉书虽然才智过人,但性命攸关的事情也马虎不得。于是,赶紧为自己辩解说:“圣上不要介意,猪耳大,龙耳小不是臣随便说的,而是有依据的,《藏经》十三篇上明文记载过。”张玉书本想这样也许就会混过去了。不料,乾隆皇帝虽然知道张宰相才学高,但他不相信张玉书能背诵藏经那样非常深奥难解的经文,觉得是张玉书哄骗他,企图蒙混过关。于是下令搬了藏经查这句话。

皇帝一声命下,那还了得,金山寺里的所有藏经都被翻出来一本本查找。其余随从人员以及寺院众僧都为张玉书捏着一把汗,张玉书自己也脸色煞白,心惊胆颤。果不其然,《藏经》十三篇里明文记载着“猪耳大、龙耳小”这句话,众人皆叫绝不止。这竟是什么缘故呢?原来,张玉书幼时常到金山寺游玩,一个和尚曾在念经时念到这句话,不料被他鹦哥学舌般地学到了。常常诵读着“猪耳大,龙耳小”。因此这句话就一直记住了。却不料,无意中学会的这句话倒救了张玉书一条命。

“穷山恶水、泼妇刁民”

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镇江,此时,张玉书宰相正告假在老家镇江休息。乾隆皇帝一时心血来潮,决定微服私访。一人慢慢在镇江的大街小巷里转悠开了。日薄西山,夜幕沉沉,乾隆想,我何不到张宰相家去呢?可是张宰相不知皇帝陛下到此,当然不会派人迎接,而皇帝又是孤身一个微服私访的,也就不会有人为他鸣锣开道了。皇帝只见一个妙龄女子正在井边汲水,便整整衣冠,作揖问道:“请问大嫂,宰相家在何方?”话没说完,乾隆脸上就挨了响亮的一记耳光。乾隆晕头转向,莫明其妙,只听得这女子气愤的喝斥道:“无礼狂徒,睁开你的狗眼瞧瞧,我乃一黄花闺女!”原来,当地风俗中,未出阁的女子如果被人称大嫂,乃是因为她有不贞的嫌疑,以示嘲笑。乾隆不晓得这地方的风俗,平白无辜的挨了一记耳光,却有苦没处说,有气没处发。只得忍气吞声,含恨在心。

乾隆好不容易找到张府,满腔怨气一古脑儿向张宰相发泄出来:“镇江的女子真凶,一个似泼妇,一定得严逞刁民才是。”张玉书听完了乾隆的叙述,百般安慰,好容易才平息了乾隆的怒气。临了,乾隆一定要张玉书严惩那女子,张玉书想:那女子原不知你是皇帝陛下,是可以原谅的。但这对于皇帝本身来说却是很难忍受的侮辱。因此,他决意救这女子一命。便命手下人连夜行动,仿造出许多朱门大院前的井,这样,天明御役下去抓人却发现到处都是门口有一口井的朱门大院,无从捉人,乾隆听了,明知是张玉书不想害那女子,想想自己也确实鲁莽,于是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知道只当做不知道,马虎过去了事了。

次日,乾隆在张玉书的陪同下游玩了镇江“三山五岭八大寺院”,却不料乾隆游毕感慨很深地题了八个字:“穷山恶水、泼妇刁民。”

乾隆释“夫”字

清代乾隆皇帝博多才,人称他思维敏捷,是“皇帝中的才子”。有一天,他出外巡视,看到一位农夫侧身而过,就故意跟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说:“这是何人?”张玉书答道:“他是个农夫。”乾隆皇帝佯疑问道:“农夫的‘夫’字怎么写?”张玉书随口答道:“就是两横一撇一捺。轿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匹夫之夫都是这样写的。”乾隆皇帝听后连连摇头说:“好你个宰相,怎么连个‘夫’字的写法也弄不清楚?”张玉书顿时犹入迷宫,不知乾隆是什么意思。

乾隆皇帝对张玉书解释道:“农夫是刨土之人,上写‘土’字,下写‘人’字;轿夫肩上扛竿,先写‘人’字,再添两根竿子;孔夫子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天’字出头即可;夫妻是两个人,要先写‘二’字,再写‘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这个夫字先写个‘大’字,再加一横便是。”

如此解释,幽默有趣,据说当时张玉书叹服不止。

驸马庄

这一天,乾隆什么人都没带,一个人从镇江跑南京。他是步行,因为没有马骑,在船上也访不得什么情况。时间是五、六月天,天很热的,江南当时还不很长水稻的,有旱作物,什么玉米呀、黄豆呀这些东西。乾隆跑了一段路以后,渴了要喝茶。可是在乾隆的时候,庄子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口没有现在这么密。他跑了很远很远也没找到一个人,搞点水喝。他走的这条道也是旱道,没有沟塘。正走之间,看到一个女的在田里薅草,乾隆就走到她跟前说:能不能给点水给我喝?这女的把他一望呢,衣服穿的还不错,脸上满面红光,50多岁年纪,像很有钱的样子。她就说:“好的,请到我家里来,我倒点茶来给你喝。”

江南人养小孩子都有个小背褡子,平时也能坐人。这个女的养了个小孩,才满月没几天,睡在小背褡子里,用个小单子盖住,挡苍蝇的。乾隆住在宫里也不晓老百姓的小孩在哪里睡。他看那个小背褡子挺好的,也不知道,就坐在上面。女的端水起来一看,就说:“你怎么坐在我的小孩身上了。”把小单被揭起来一看,小孩子已经死了。乾隆说了:死了怎么办?我也不知道小孩睡在这里。这样吧,既然把你小孩坐死了,心里也过意不去,你要看得起我,就做我的干女儿。你有什么大事找我,我都帮忙。我就住在北京,我从镇江到南京有事,我家住在哪块,门在哪块。女的把他望了望,心想,小孩子已经死了,他又让我认他干父亲,能够帮我忙的,我又穷的一塌糊涂,丈夫又不在家,吵也没有用,只好认他为父亲了。她就喊了一声“干爸爸”。乾隆摸了摇口袋,也没带钱,想了一想,口袋里有几个私章。私章也就是刻着他的名字,一般人是不晓得的。男的家来,女的就把情况告诉他了,男的也比较老实,没有说什么。

光阴过得蛮快,时节过到冬天了。这天男的上街卖菜,用扁担挑着篮子。过去的街道不象现在这样宽。人很多,都是一个挨着一个的,男的不小心,扁担一挑,就把后面的一个人打死了。人打死了,镇江府就把他抓去了。死人那家比较有钱,也不管看见的人都说无意的,硬说他是有意打死的。丈夫抵命就抵命了。可现在,小孩坐死了,丈夫也被抓了,家破人亡了,她就把首饰卖了卖,到牢狱里去看望丈夫,首饰都卖光了,可丈夫也没看到,怎么办呢?一想想起来了,干爸爸说过,有什么大事找他,他在北京。他家在哪里呢?他没有报午朝门,而是报的御花园的一个便门,一般人也是不晓得的。她又想到北京多远呢,等到干爸爸那丈夫也被杀了。干爸爸还说过,凭我给你的私章,如果有急事,就可以到镇江府,他们都晓得我。他就拿了私章去镇江府。可是当时一般老百姓是没有法子进去的。她就在门口哭,让看门的看见一定要通报老爷。其中也有个好心人,看见她早晨就在这哭,你还能让她哭到晚哪!就说,好了好了,你不要哭了,等老爷上堂我替你告了。等老爷上堂,他对老爷说了,外面有个人怎样怎样,老爷说,凭什么,带过来。门卫就把私章递给了老爷。门卫不晓得这个章,可是镇江府老爷知道。就问是怎么来的?你们都问一问,她这个是从哪块来的?门卫就对女的说:啊,我们老爷望过了,问你这个东西是从哪块来的?女的说:你告诉老爷,是我干爸爸把我的。镇江知府听了她这么一说,不好了,命没得了,干爸爸是皇帝呀,皇姑到了。这个命没得了。镇江府老爷从堂上下来了,迎接到大门口。说:不晓得皇姑驾到,万望恕罪。那女的虽然不识字,可也看过戏,就知道干爸爸是皇帝了。就说:不知者不怪。镇江府老爷就说:皇姑到这里有什么事呀?她说:没得事了,就是我的丈夫被你们抓起来了。他进城卖菜,不小心把人给打死了。他们说他是故意的,非要判他死罪。我告诉你了,我马上要到京城里找我干爸爸。镇江府老爷说了,你不要找了,既然是你的丈夫,就等于是驸马,立即释放,有事我担着,不过就请你到你干爸爸好儿替我说一句好话,要不这样吧,你要到你干爸爸那儿去,我陪同你一起去,不过你千万不能说我把你的驸马关了个把月了。另外多说两句好话。女的说,好的好的。就把她丈夫放了出去。放回来以后就宝贵起来了,住的房子也很考究。沐浴更衣之后就出发到了北京。可是女的一说地址,镇江府老爷也不知道这个门。怎么办呢,她就拦轿子,一拦住了当朝的宰相。她就拿私章求见。宰相一看,乾隆的私印怎么跑到她的手里了?一问说是他干爸爸的,说是来找干爸爸的,要找哪个门哪个门。现在找不到门,只好找你。宰相说:“你不要找那个门了,我带你走。他带她走了午朝门。可乾隆已经把那个事情忘了。乾隆把那个私章一望,想起来了,赶快换衣服。又换衣服香汽沐浴,换上了凤冠霞帔。驸马要换上驸马服,责令镇江府督造驸马庄。就在他们原来住的地方造了个驸马庄。叫他们不要家去了,就住在这里吧。他们到京城玩了个把月,就玩够了。为什么呢?不适应。每天也就是请他们吃酒,他们觉得没意思,就要求回家。皇帝就把驸马庄给了他们,让他们吃俸禄。赐给他们几十顷田,这就驸马庄的来历。”

瓜洲小姑娘巧对“皇联”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次瓜洲闹饥荒,扬州知府上奏朝廷,请求免税救济。恰好皇帝微服潜行路过瓜洲。

事有不巧,当乾隆走在大街上时,一群人正围着一个闹酒疯的醉鬼热闹。乾隆想:这个地方还有人喝酒,怎么弄饥荒!必定是地方官做的手脚,捣了鬼。一气之下当场命令罢免扬州知府。还把酒鬼和围观的人训斥了一通。

俗话说:众怒难犯。这下可激怒了老百姓,纷纷指责人不体贴民情,当官不为民作主。大家诉起苦来,谁也不知道皇帝也在人群之中,乾隆只觉得哑口无言。

半晌,他说了一句:红绿交加,醉醺醺,酒汉不知南北。

众人哑口了。这时,一位小姑娘站出来道:青黄不接,凄惨惨,穷人卖尽东西。

乾隆当场拍手叫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