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钱”教育会让孩子虚荣冷漠!

 百眼通 2018-03-10

父母在各自事业上冲刺,为的就是要多攒钱给孩子。于是,财力富足的家庭往往给予孩子数不清的金钱,一些“囊中羞涩”的父母也时常口无遮拦:“他们穿名牌,我们也穿,爸爸能买得起!”本来孩子用两元就能办成的事,父母出手却很大方:“给你10元够吗?”有些父母还喜欢用金钱奖励孩子:“如果你今天洗碗,我就给你1元”“这次你考第一,我就奖励你50元”等。

可是,作为父母,你可曾想过,用金钱来培养孩子,其实也是在误导孩子,让孩子以为金钱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父母对孩子的爱与关怀有多少,就是以父母愿意为他花多少钱来判断。当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后,他也许会如父母所愿,认真学习,对父母心怀感恩之情。但是孩子更可能认为,父母只是用金钱来换取亲情。这样,孩子的内心深藏的物欲满足感就会膨胀,易使孩子养成爱慕虚荣,内心冷漠,游手好闲,性格脆弱等逆反心理。

孩子的人生最可依赖的是知识,智慧和汗水,父母不可能让孩子依靠一生。给予孩子金钱,不如给予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父母应学习如何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包括金钱的运用与价值的判断等,对孩子来说,这些也是他人生中的另一项财富。要让孩子懂得金钱的真正意义,明白钱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媒介,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如,钱不能换来爱和信任,也不能换来尊重等。尤其不要经常有意无意地渲染金钱的作用,或者宣传有钱就高贵的思想。这样做,只会把孩子引向对金钱的崇拜,使孩子丧失对自我能力和对个人的社会价值的追求。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

要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做起。要教育孩子:房间没有人时要随手关灯;没人看电视时,要关上电视机;在洗手,洗澡的时候,擦肥皂时要把水龙头关上;每天吃饭时要将碗里的饭菜吃干净;按计划给孩子零用钱;让孩子了解家中收支状况等。这些生活细节最能锻炼孩子的品格。

●父母必须注意言传身教

家庭生活的基本态度和状况,特别是在消费,劳动等问题上的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父母对自己能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孩子就会积极效仿。如果父母自己都避免不了金钱的诱惑,对孩子要求很高,自己却热衷于奢靡,沉溺于高消费的乐趣中;跟孩子说勤俭光荣,自己却对富足的生活津津乐道,这就等于向孩子宣告:“人的价值是要用物质来烘托的。”这类行为对孩子非常有害。

●让孩子自强独立

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能做的事儿,父母不要代劳。另外,还应为孩子创造锻炼的环境和机会,如让孩子清洗用具,到农村采摘等,帮助孩子养成自理和吃苦的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拥有享受幸福生活的资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