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件漆器,打磨时间的厚度

 来来永胜 2018-03-10


漆器丨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所有的事物都随时间变化

无论是住宅还是日用品

我们不再使用自然材料,而改用化学制品


我们生存在这样的空间和时间中

需要一个媒介给世界压抑的气氛找一个出口

让时间已经静止的完美事物产生缺失

这个媒介不必庄严,不必强韧,不必和人工世界相对峙


最好是一种不起眼的东西

稍许破旧颓废

带着以守为攻般的弱势。

比如:漆器


匚 这件漆器,起于爱情

李岩夫妇把自己的工作室称为“不贰生活”,出自《论语》,谓之不重复。


其实李岩二人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他们两个很少能有一拍即合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一番争论,但是“不贰”却是一拍即合。


取这个名字,是他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体现,现在到处充斥着工业化生产的产物,他们想用手做的一些器物慢慢地去代替它们,让这件曾只用于贵族的漆器,回归日常的百姓生活。

两人的工作室,在租来的简陋装修过的别墅里,一楼作为修胎工作室,里面堆满了木材和工具,二楼三楼作为工作室,四楼则是平时喝茶会友,收藏物件的地方。尽管简陋,日常工作,足够了。


在平淡简陋的工作室里,我能感到什么在萌动,两人的生活简单,因不乏工作上的争吵辩论,也让单调的手艺生活生气盎然,两人都是漆器专业出身,一个师兄,一个师妹,一同做着漆器,起于爱情而互相激发灵感诞生的作品,正在从萌动之处一步一步地成长变化。



匚 漆器也有人格

在拜访“不贰生活”的那一天,天气多云,空气湿润,李岩打开用来阴干漆器的工作室,一排排整体摆放着漆器群像,靠近它们,近距离感受漆的表面肌理,那些平滑的表层充满生命力,仿佛在呼吸。仿佛它们起初曾是鲜活的生灵,只是中了某种魔法定身术,它们安静地在这里等待着操持于身的下一个工序。


实际上,漆器是有脾气的,如同小孩儿一样,你得哄着它。大漆有三分人做,七分天做之说,得要要看天的颜色,而不是看手艺人自己


“漆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去干燥,湿度、温度不够,它就不会干,更不能太阳直晒;有可能你油碰到了,它就不会干,脾气很大,所以说要顺着它去做,你才能做的好,你越想快点做,它可能是我就不干,这你就没办法。”



匚 一眼看不出技法的东西才好

远离了当代生活的漆器,该如何体现它的价值?


“我认为比较好的东西,功夫都是花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一个手艺人愿意把他的功夫体现给你的时候,其实他是不自信的,他有点乞怜的感觉,他说你看我花了这么多的精力,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价格?”


“这不是我想要的。”

李岩则补充到:他是因为这个的器形或者外观,被这个东西吸引进来,而不是靠我的工艺,靠我们的时间成本把你吸引进来。


每一个好器物,背后必定投入了手艺人大量的技艺操作和时间。熟练的手艺人的工作,就是为一个心念中的好器物寻找出具体的制作手法,即使世上已有无数同类,体现在线条和角度上的微妙匠心,也能让一件器物在同类中脱颖而出。


将这种匠心追求到底,就是李岩夫妇正在做的。只有把细节和整体都贯穿一起,讲究到底,一件器物的真正价值才不至于显得平淡肤浅。在此之上,不管手艺人是不是刻意为之,一件器物里即使充满着手艺人的分寸拿捏和炫技,却不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出丝毫,才是真正的至难之技,比起显山露水,修身内敛更显大气。


无论时代如何流转,有些东西不能变,不能丢弃,不能任它们消逝而无动于衷。这些东西就是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里,辛勤打理着过日子的那份耐心。现代化学制品确实方便快捷,但如果抛弃漆器,就仿佛丢失了这份耐心,丢失了一种值得珍重的东西。


产品同步上线,展示如下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無我”系列-建水 

“無我”系列-壶承

“無我”系列-茶点&壶承

大漆 素髹手镯


来自美院的“泥水工”,砌出一个温暖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