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美漆器珍宝,在西汉已达到如此技艺!

 来来永胜 2018-03-1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的特性并将漆调成各种颜色,用作美化装饰之用的国家。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考古工作者就发现了一只木胎红色漆碗,由此揭开了中国漆器制造史上光辉的第一页。


新石器时代的漆器制造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制作生活用品,漆色以红、黑两种单色为主,工艺仅有彩绘和镶嵌两种。


漆器制造经商周秦汉,到西汉时期获得一次发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故宫博物院藏的一组西汉时期的漆器珍宝!


【彩绘漆云龙纹圆盘】

彩绘漆云龙纹圆盘,西汉

高2.3cm,口径28.4cm,底径14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盘出土于荆州江陵高台28号西汉墓,斫木胎,用一块整木板剜凿而成。盘敞口,平折沿,弧腹,平底。


器物以红漆为底,内底中心绘相互连接的卷云纹,这种卷云纹实际上应是一种变形云龙纹,将云龙更为抽象和图案化。


外圈朱绘菱形纹和B形纹组成装饰带。盘的内外壁用朱绘的单个卷云纹和呈8字形的纹样组成装饰带,沿面绘菱形纹等。


【彩绘漆龙鸟纹圆盘】

彩绘漆龙鸟纹圆盘,西汉

高6cm,口径26cm,底径11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盘出土于荆州江陵高台28号墓。盘斫木胎,敞口,平底,外髹黑漆,内髹红漆。


内底正中由三周黑色细线组成三个同心圆,圆中心绘小鸟,环绕同心圆的四周绘4条抽象的龙纹,并在龙纹内绘站立的小鸟两只。


龙的形态均作曲线形,体弯曲,首尾内卷,首尾及龙爪部位均饰涡状云纹。群龙似蟠非蟠,似绕非绕,均作升腾滚动状。


三鸟均为黑色轮廓,内圈中央的一只作站立状,昂首曲颈,长腿短尾,神态悠闲;另外两只遥遥相望,一作鸣叫状,一作行走状。


盘沿面朱绘涡纹夹短线的装饰带,外壁无纹。全器色泽鲜艳,花纹绚丽,极其美观。



  漆器上抽象的龙纹和凤鸟纹在西汉虽仍存在,但其形态和表现手法已趋于简化,变得规范。此盘所绘抽象云龙,龙体卷曲,形象洗练夸张,是极为抽象的写意之作;


凤鸟工笔细绘,生动逼真,是仿生的写实之作。整幅画面龙舞凤鸣,相辅相成,和谐美观,极具西汉漆器的装饰风格和特点。


【彩绘漆云凤纹大圆盘】

彩绘漆云凤纹大圆盘,西汉

高3.7cm,口径44.1cm,足径38 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盘出土于荆州江陵高台2号西汉墓。盘厚木胎,系一块整木板剜凿而成,敞口,卷沿圆唇,浅腹,平底,矮圈足。


盘内底髹黑漆,又用朱漆宽带分隔成三圈,内圈和外圈用朱漆绘主题图案云凤纹,内圈正中朱绘一只三首联体变形凤鸟纹,四周绘云凤纹。云凤由相互连接的旋涡卷云纹构成,其间点缀以红色的圆点和曲线,每一云凤的凤首部位朱绘一变形凤鸟图案。


外圈云凤纹与内圈相同。中圈及盘的内外壁均绘三角形变形凤鸟纹图案,并连续组成装饰带。盘的沿面用重复的水波夹圆点纹进行装饰。盘外壁髹黑漆,外底边缘以朱漆书“李”字。


  此盘构图具有西汉漆器装饰的鲜明特征,从出土的西汉漆器看,许多器物的主题纹饰多表现天地交融的大自然现象,且大多数画面中都点缀着一种变形凤鸟符号(鸟头纹),并将这种符号绘饰在器壁或纹饰相交之处,合组成一幅整体画面。


【彩绘漆勾云纹盂】

彩绘漆勾云纹盂,西汉

高8.7cm,口径23cm,足径14.1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漆盂于荆州江陵高台28号西汉墓出土。盂厚木胎,用独木剜凿成器,敞口,尖圆唇,束颈,深弧腹,圆底,短圈足。器表及内壁上部的漆色为栗褐色,内底及内壁下部则髹红漆。


胎壁较薄,内底无纹。内壁上部和外壁中部于栗褐色地上用红色和赭色绘同心圆纹及卷云状简化凤鸟纹,纹样规整,排列有序。


外壁口沿下的凹槽内朱绘点、线装饰。盂上装饰的卷云纹及简化凤鸟纹是西汉漆器上常见的纹饰。


【彩绘漆云凤纹樽】

彩绘漆云凤纹樽,西汉

通高18cm,口径13cm,底径13.4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樽于荆州江陵高台6号墓出土。樽圆筒形深腹,漆樽壁为薄木片卷接成型,有盖,盖边以薄木片卷接成型后与盖粘合,盖上有3钮,对称分布。底部有3个铜质兽蹄形足。盖与底均较厚。上腹一侧有一环形铜柄。


樽通体髹赭红色漆,盖顶、樽外壁中部绘相互穿插的卷曲形云凤纹,上下绘朱线弦纹。所饰变形云凤纹为西汉漆器上特征鲜明的装饰纹样。


【彩绘漆云龙纹耳杯】

彩绘漆云龙纹耳杯,西汉

高4.6cm,口径16.2-9.2cm

连耳宽11.6cm,底径9.7-5.6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杯出土于荆州江陵高台28号西汉墓,斫木胎,胎质较战国耳杯轻薄。杯口呈椭圆形,深腹弧壁,平底,矮圈足,新月形耳,耳面上翘。杯口外沿、耳面及耳侧绘波折纹、点纹和旋涡状云纹。


器表髹深赭色漆,内髹红漆。杯内用纵横两条细线分割成四等份,中心以墨彩绘由4朵卷云纹组成的花瓣状图案,四等份内各墨绘一条呈相反S形的卷曲状云龙纹,首尾难分。


这种墨绘S形纹,无论是云龙、云鸟纹,皆描绘得细腻、秀美、工整飘逸,是西汉漆器上最具特征的纹饰之一。


【彩绘漆鸟纹耳杯】

彩绘漆鸟纹耳杯,西汉

高5.4cm,口径14.5-8cm

连耳宽10.5cm,底径8.5-4.8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杯出土于荆州江陵高台28号西汉墓。耳杯斫木胎,胎质较战国耳杯轻薄,口呈椭圆形,深腹弧壁,平底,矮圈足,新月形耳,耳面上翘,属于圆耳杯类型。


器表及近口缘处髹黑漆,内髹红漆,内底正中彩绘小鸟一只,鸟的轮廓、足及尾部用黑线勾勒,身与翅用黄绿色描绘,鸟身卷曲,头尾相连,纤细的长尾上翘。耳杯的耳面及耳侧均用红漆绘涡纹。


  此耳杯构图简洁明快,图案写实,绘制极其精细,具有西汉漆器装饰纹样的典型特征。


【彩绘漆鱼纹耳杯】

彩绘漆鱼纹耳杯,西汉

高5.4cm,口径17.5-9.2cm

连耳宽12cm,底径9.5-5.7cm

故宫博物院藏


  杯斫木胎,胎质较战国时的耳杯薄轻。杯口呈椭圆形,深腹弧壁,平底,矮圈足,新月形耳,耳面上翘。杯外髹黑漆,内髹红漆,内底正中用黑漆勾绘小鱼一尾,构图极简练。


  此耳杯出土于荆州江陵高台28号西汉墓。其装饰纹样简洁写实,是西汉漆器装饰纹样的新特点。西汉漆器纹样的总体风格趋于写实,主题内容由抽象向具象发展。


具象的鸟纹、鱼纹等写实性极强的动物纹样上升为主导地位,且作为主题纹饰,很少使用辅助纹样,多是在红漆地上直接用墨彩勾绘。


西汉中期的漆器纹饰较早期更加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反映了西汉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