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8万,陈曼生大胆改制苏东坡石铫

 hongzhuanyidui 2018-03-10



文丨砂海墨韵


苏东坡的石铫


石铫(diào)在现代汉语中的注释是:陶制的小烹器。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试院煎茶》中写道:“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也有人认为这是关于石铫最早的记载。


石铫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唐朝前古人用来煮茶的器具是鍑(音读:fǔ,或作釜),由生铁或瓷、石等材质为之。


到了宋代,釜演变成铫。苏轼好友周穜送给苏轼的石铫壶即是一种由’釜’改良而成,有流有柄的煮茶器。


东坡像


苏轼得到此一石铫壶之后,曾作了一首诗给周穜,以表达感谢之意:


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

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姜新盐少茶初熟,水渍云蒸藓未干;

自古函牛多折足,要知无脚是轻安。


诗中赞扬石铫壶这种新产品,由于在材质与器身设计上加以改良,因而更适合用来煮茶。


陈曼生的石铫


用于“泡茶”的“石铫”壶,最早是谁创制的呢?有人说是清代文人陈曼生。


2012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杨彭年制,陈曼生为江听香铭的石铫壶以368万港币的价格成交。


杨彭年制,陈曼生为江听香铭石铫壶


此壶有“彭年”篆书印款,为杨彭年之作。提梁壶,敛口、鼓腰、圜底,造型简练,浑朴有致。提梁作半圆形,与壶身衔接处之线条自然流畅。


曼生与杨彭年根据石铫壶的造型再加以改造、创新。壶身铭文:“铫之制,搏之工。自我作,非周穜。听香铭。”


 清·路大荒旧藏杨彭年制锻泥提梁石铫壶 


意思是这把由紫砂泥抟制的石铫壶,已不同于周穜的那把,而是自行创作设计的。


听香是陈曼生的幕客江听香,原名青,字步青,别署红豆。


 清嘉庆 陈曼生铭紫砂石铫式提梁壶


此壶铭书法有潇洒简逸之致,仍不失端整。其款识虽署曼生幕客江听香,但若将其与唐云所藏几件传世’曼生壶’上的刻铭书法作比较,非常相近。


因此,学者断言此壶铭为曼生所书,由听香动刀铭刻。


石铫到石瓢


石瓢的产生可以看做是石眺的再进化,陈曼生创作石瓢壶,就是以自己石眺为原型。


石瓢壶这种款型自产生以来,就受到欢迎,且长盛不衰。


曼生石瓢


他与杨彭年合作的曼生石瓢,壶身铭文:“不肥而坚,是以永年。”可谓概括了石瓢壶的精髓。


曼生石瓢


石瓢符合三角美学定律,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加上简洁实用,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紫砂经典款。


近1000年的光阴,从最初的釜到东坡的石铫,再从曼生石铫到石瓢。石瓢壶完成了它的进化,以曼妙的身姿留名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