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有 格 调 的 国 学 微 刊 孩子在六岁之前管教他们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几个问题: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当然,其他也还有许多要注意的问题。
一、对孩子说“不”
首先要讲的第一个问题,一个非常要强调的观点,就是说“不”。 如果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和你闹,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不行就是不行。但是当孩子十四岁的时候,比方说他要去网吧,你不同意,你说今天你不能上网吧玩了,你都这么大了,你要好好学习,我不给你钱了,你不能再去网吧了。孩子肯定是想去的,他还会跟你闹,他会怎么闹呢?第一他离家出走,因为他腿硬了。第二他会跳楼自杀,或者服毒自杀。
不能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你的爱没有限制。因此六岁之前说不,是给孩子最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孩子最早在无助的时候,他所有的声音都是靠哭来表达的,如果难受就哭。那么说两三岁之前哭声代表了孩子的一些痛苦,但是到了三岁之后就不是了。 三到五岁,当孩子要个东西,你若不给,我就哭,他有个目的性,这就不是痛苦了。当目的性一开始出现,就得开始训练他了。 怎么训练,其实很简单。就在这个时期,抓住一件事,对他做一次训练,三到五岁。就是他要的东西不合理,你就不能够满足。比如逛商场,孩子要买一辆小汽车,家里有了无数了,但他还要买,在商场里闹了起来,说就要这辆小汽车。你告诉孩子说家里有,和这都差不多,我们还是别买了吧。“不行,我就要,我不走。” 遇到这种情况,你就一定要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把他抱起来,抱回家,不要打他,也不要骂他,任他哭去,也不要管他。放到家里卧室里去,卧室离没什么危险的地方。然后就是一对一,就是不管爷爷奶奶还是谁来管,一个人管足够了。 把门一关,四个不要。第一,在这个时候不要骂他,母亲或者父亲骂他都不好。第二,不要打他,你那么老大个,他那么小,打不公平。第三,不要说教,因为这个时候他正在闹着,你说什么在他耳边都是噪音,你越说,他越跟你闹,所以你要安静下来。第四,你不要走开,他闹给你看呢,所以你一定要看着他闹。 四个不要,把门一关,往孩子跟前一坐,今天这事不行就是不行,你闹吧。他就会跟你哭。孩子哭到精疲力尽,就算脑袋磕到床角上都不要管他,为什么呢?他自己知道疼。他磕完以后,你问他疼不疼,不疼接着磕,他肯定不再磕了。等到孩子哭的精疲力尽的时候,给点爱,拿热水给他擦把脸,毕竟孩子哭到这程度也挺难受的。擦完以后孩子会心想你是不是回心转意了?这时候你一定要跟上这样一句话,你把毛巾往旁边一放,继续往旁边一坐“还哭吗?要哭接着哭。” 这样,你没有不文明,你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你只是以这种方式告诉他,如果你闹起来没道理,我不心疼你我也不让步。只要这一次,孩子就会知道,闹是没用的。
二、掌握这个方法,你将更好的与孩子交流
闹没用以后第二个事,就是你也不能让孩子太压抑。你跟孩子讲,以后有什么事,你能不能好好说,如果你要能说服我,我没准考虑你的要求。这是在给孩子留一条路。那么他小嘴巴巴,他跟你说妈妈我想要一辆小汽车。你就应该和孩子沟通,你这小汽车和家里的有什么区别?你能讲讲吗? 鼓励他和你交流。当然,交流也是有原则的,三比一,就是三次你能满足他一次,让他知道交流有用,但又不要每次都给他。这样的话,孩子以后的第二个问题就解决了。他知道跟你交流,如果这个关系建立好。第一,你说不行的事他不闹了。第二,他要真的想坚持,他会跟你商量,等到了青春期,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会好处了。
三、没有克制、耐性的孩子一定会出问题
然后就是克制诱惑。上者是孩子在你面前闹,而这点是你不在面前的时候,孩子是否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因为人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自我控制。 这点我们可以通过诱惑的东西。比如说你找点好吃的东西,刚开始有意识的三天给他一次,比如鱼片,巧克力这些孩子喜欢吃的。不要天天给,三天给一次。差不多半个月,一个月了,孩子成习惯了。你找一次和他提一个要求,问问孩子,这次给的东西,能不能不吃,你保留三天,三天之后,我给你加三份,但如果你吃掉了,三天之后那就不给了。 提这么一个要求,然后就不用管他了,东西给他你走开。但一定要做到一点:三天之后,他要是吃掉了,你就说今天这份没有了,等再过三天。然后如果他要是保留下来了,你就真的给他三份,这样之后孩子就会知道,等待获取更大的满足。 所以这些都是克制孩子的冲动,等他上学也是这样,你要让孩子知道,你现在的克制是为了你今后的长远,他就明白这道理了。否则的话,这孩子就没有耐性,没有耐性的孩子上学一定会出问题。
四、学会忍受,才能更好地享受
再下就是学会忍受,忍受有时候也会涉及到自私问题。 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私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在很弱小的时候,都是别人在帮助他,他用不着帮助别人。比如说,你指望你的五岁孩子帮你们什么吗?不指望。但是这孩子慢慢在成长,大家都知道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很大,一直到高中学习压力都很大,所以家长一般不给孩子增加任何压力,你好好学吧,只要你考上大学就行。所以这样,这孩子到高中甚至到大学,他都不用为父母去负责任何事情,因此,他只要管好自己就行。 这样当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他会觉得这是自己凭努力考上的,跟你们没关系。这是很正常的。所以孩子的自私就是这样养成的,就是家里头只让他好好地管自己,别人不用管。错了,其实应该让他管别人。 当然在孩子小的时候也可以来矫正他。比如说,小的时候是孩子拿个小板凳,你跟后面追着喂,后来是自己吃。当孩子五岁前后,孩子就会上桌吃饭了,他要和大人一块吃了。从他跟你吃饭开始,你就得给他立一个规矩,就是大人不动筷子,你就不能先吃饭。 这个事很简单,但是非常有效。尤其是晚饭,孩子一般放学四五点就会饿了,可是我们吃饭一般都在六点前后。所以很多爷爷奶奶就会心疼,觉得孩子饿了那就先吃吧。其实,饿这一个小时后饿不坏他。 第二,饿下来确实挺难受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人生最基本的痛苦就是饥饿,而他以后走向社会,走向人生的话,他的痛苦会很多。让他去体会,因为人只有在自己痛苦才能体会别人的痛苦。我们作为成年人都知道,自己经历了某一痛苦,当别人再有这样的事情,你马上特能体谅别人,孩子也是一样。要让他在这种小小的痛苦面前知道,别人跟他一样,而且我们是一个家,是一个整体,所以要有别人的意识。这就叫吃饭的等待与控制。
五、爱孩子,就得让孩子经历挫折
最后就是经历挫折,挫折训练是性格训练当中非常重要的。 像有很多读到大学的,博士的,硕士的,从楼上跳下去的。说不让论文延迟答辩就跳下去了,谈恋爱失恋了就跳下去了,他到挺省事,什么不用想。这就是父母教育缺失问题,第一,没有让他克服自私问题,就是脑子里没想着别人。第二,没有忍受挫折的忍耐力。 挫折忍耐力和意志力相关,意志力的培养不是靠智力培养出来的,而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所以孩子小的时候,要让他吃一点体力之苦。 现在孩子教育之中有一个缺点就是,现在家长动不动就告学校,孩子受伤了告学校,孩子什么事就告学校,其实这种家长很愚蠢。这种告法导致学校很多事情不敢干了,而有些训练就得学校来做。 其实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走保险,就是孩子出问题我们走保险赔,你不能什么都归到学校去。而学校如果不做这些吃苦耐劳的一些训练的话,家长很难做到。家长很难带着孩子步行走上三天,但是学校可以搞。 然后学校搞不成其实也是有办法的,就是带孩子学游泳。学游泳也是要早的,就是六七岁,七八岁,四五岁都可以。当带孩子学游泳的时候,教练肯定会让家长走出去,教练肯定会说你们走吧,你们在这孩子学不了。然后教练会怎么教呢?教练拿着杆往下轰,再不行抱起来扔下去了,那孩子到水里全扑腾。教练其实都看着好好地,那个该给杆哪个该给板,都给下去了。 所以孩子到最后,你放心去领回来吧,没问题。但你领回来一定要问孩子一个问题,你要问孩子第一次下水什么感觉。他一定会说喝了好几口水,吓死我了。你要让孩子记住,让他一辈子都记住这感受,让他知道,以后无论什么情况,你觉得你快死了,只要你扑腾,你肯定死不了。以后他再遇到挫折,你就告诉他这个道理,他一定能坚持下来,也就是说,你觉得快要死了,但是只要你努力,肯定死不了。 本文系京博国学编辑整理自李玫瑾教授育儿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