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式营造|河北元代木构慈云阁营造技艺赏析

 hdzyf 2018-03-11

定兴县隶属河北省保定市,地处冀中平原腹地,位于保定市中部,定兴县境内陆势平坦,土层深厚,拒马河、北易水、中易水三条河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水文及地质条件良好。

建造历史

据《定兴县志》载,慈云阁原名大悲阁,其始建年代不详,以阁内大悲佛铜像而得名,后毁于战乱。元大德十年(1306年)僧德宝在故址重建此阁,明万历年间李荩传重修,因佛教视心慈为贵,贵慈如云,改名慈云阁。

慈云阁在清康熙年间五十二年(1731)、嘉庆二十五年(1820)对阁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仍为元构。慈云阁原为一组建筑群,总平面为舟形,分前、中、后三部,现前后两部分被毁,惟存中间慈云阁孤单的耸立在老县城街心,成了街心地标了。

1950年代慈云阁建筑群总体布局尚基本保存,平面整体呈船形(如50年代测绘),今附属建筑已毁,仅存一阁建筑单体。

慈云阁剖立面图

阁平面近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问,建筑面积142平方米,二层楼阁式,重檐歇山布瓦顶,通高13.3米,南北长12.6米,东西宽11.9米。构架及做法均很有特点内外檐柱(双柱)相距很近,均包于墙体之内。屋架只有东西两壁,都是利用下平博平梁,载于山面上檐昂尾上,四隅施垂柱及抹角梁。上檐斗拱五铺作双下昂,其中上昂为真昂。下檐四铺作。

慈云阁为元代早期建筑作品,明御史李荩有碑记。是中国古代建筑从宋代风格向明清风格过渡的最好例证。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檐细部

 下檐部分


前面垂柱悬空


重檐内外双柱,上檐柱下施素覆盆柱础,覆盆柱础尺寸大于柱径2倍左右。 

双柱相距很近

前后檐和两山平柱柱头间施抹角梁承驼峰,其上承托转角铺作第二跳昂后尾,下昂后尾内伸插入殿内垂柱柱身并上承角梁后尾及 头栿、平槫。

其实前面的叫垂柱对(悬空),后面抹角梁上的叫瓜柱比较好。

 下檐柱下施素平柱础

见过慈云阁的人很多,大部分古迹爱好者基本上在门前合个影,也就完了。一般情况下慈云阁在远处一看很像一座重檐歇山顶的两层建筑,实际阁内并无二层部分,天花也无藻井

定兴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史料记载,定兴秦置范阳县,属上谷郡,治所在今天的固城。金大定六年(1166年)始置定兴,取大定兴盛之意,治所在今县城,也就是现在定兴县版图的基始。定兴是元曲的故乡,河北梆子的发祥地。历史上出现了郭隗、蒯通、祖逖、张柔、张弘范、王实甫、薛论道、鹿传霖等名人志士和芳香遍野的文物古迹,199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定兴县志

定兴老县城卫星图

定兴石牌坊,俗称石牌楼,位于河北省定兴县城内南大街。是明天启六年(1626)九月,为尚书王尧封、布政使王家宾二人合建。整个牌坊用汉白玉雕砌而成,非常精美。牌坊正中题有“两朝甲第”四个大字。照片远处是定兴慈云阁。

 摄于1934年,采自刘敦桢:《河北省西部古建筑调查记略》,第263页 。

定兴县慈云阁1935年旧貌

定兴县慈云阁修缮阶段现场老照片

定兴县慈云阁修缮前旧貌

中国古代木构楼阁建筑上下檐柱法多采用缠柱造、叉柱造或永定柱,慈云阁属第三种工艺做法,与其相似的阁楼如正定隆兴寺宋代慈氏阁、曲阜孔庙金代碑亭等。慈云阁四周由24根内外檐柱组成,无内柱,普拍枋、阑额将内外檐柱连接成稳固的内外双重柱,出柱身做霸王拳状,内檐柱承托上层梁架及铺作,外檐柱承托下层屋檐及铺作,内外檐柱相隔很近,外檐柱且全部包砌在檐墙内,柱子形制有圆柱、八角柱、十六角柱,柱头卷杀,侧角及生起明显,颇具早期风格。梁架中仅在山花处设平梁,其上用蜀柱、叉手、丁华抹颏栱固定脊槫,四周施抹角梁与垂柱,空间高扩,大木结构受力构件清晰,与现山西省金元时期歇山小型殿宇中的“无梁殿”做法接近(如平顺淳化寺)。上檐斗栱及下檐斗栱在面阔方向,明间均为两朵,次间为一朵,进深方向每间各一朵。上檐补间铺作与柱头铺作均为双下昂重栱计心五铺作,第一跳昂为假昂,第二跳昂为真昂,后尾挑起于平槫襻间,华头子也挑起贴与昂尾下皮,转角铺作与补间铺作组成列栱,其里跳昂尾悬挑八角形垂柱。下檐补间铺作与柱头铺作均为单下昂重栱计心四铺作,昂用真昂,后尾承托罗汉枋。所有外檐令栱上用通体替木压于橑风槫下,这与唐宋时期分段替木做法有所区别。慈云阁木结构施有彩绘,大部分已斑驳,但仍掩饰不了当年的绚丽色彩。由刘敦桢《河北省西部古建筑调查纪略》可知殿内原塑有元代四十二臂观音立像,高二丈余,其上装饰天花藻井,现已无存。

历史信息《定兴慈云阁修缮记》记录,慈云阁在1998年9月至1999年5月进行过落架大修,主要的修缮措施有台基的抬升、地面铺装的整修、墙体的重砌、木柱的更换与墩接、斗栱的重整、椽望的安装、木构件油漆断白、栱眼壁壁画揭取与修复等,也对有据可依的木装修和山花进行了复原。修缮过程中在槫下皮、栌斗、散斗等构件上发现多条慈云阁元代题记,证实了慈云阁该建筑物断代的真实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