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暗时刻 | 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

 昵称15669601 2018-03-11



每个人都有黑暗的时刻

有些人度过了,有些人没有。




喜欢英国,喜欢丘吉尔的口才,自然会去看《至暗时刻》。不仅仅是想看在那场人类史上最恐怖的噩梦中,那样一位领导人是如何撕开黑暗,重新带来光明。更因为深知,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那么一刻至暗时刻,所以为什么不看呢?


一开场的这部电影虽然表现了那个时代的混乱,但与现场观众而言,还是有一些彩蛋的。哦,那个英王乔治六世,就是《国王的演讲》里那个口吃的国王;还有丘吉尔的妻子实在高雅动人;那个漂亮的打字员居然正好是那部神车里的女主,她们是来打酱油的?不,她们都是表现丘吉尔一个个侧面的关键人物。


言归正装,看看丘吉尔的走投无路吧:躲在厕所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求助,却遭冷言冷语;自己的党派——保守党也在挖墙脚,拖后腿……甚至家庭经济也陷入困境,丘吉尔答应一天只抽四根雪茄。


丘吉尔喜欢呆在床上,那房间的布景就像一个看不到底的黑暗森林。

阴暗的地下室里,烟酒不离手的脆弱一面


影片选择了丘吉尔一生中最耀眼的节点,借描述他人生豹变的时刻,讲述了伟人如何成为伟人的过程。


人生留给每个人去改变命运的机遇并不多,大多数人都会因为畏手畏脚或者蒙蔽双眼而错过,少部分能抓住机遇改变自己的人生,更少部分人抓住机遇改变了大多数人的人生。


在国家不知道应该走向何方的时候,一位英明的领袖、一位66岁的老人,用他的毅力、信念和智慧带民众走出迷途。


当然,那位一开始并不喜欢他的国王,最后也睿智地选择做他的后台。


所以,有的时候,不是你等待别人的认可,而是你要去赢得别人的支持。人并不是活一辈子的,其实就是活那么几次变化。


面对民众的坚毅一面


温斯顿·丘吉尔,于2002年被BBC评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是英国人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的化身。

但如果只看到丘吉尔的政治成就,是无法完全理解“伟大”二字之意义的。这个胖胖的,爱抽着雪茄比V字的英国首相的斜杠人生是这样连续的: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

若将丘吉尔“作家/记者”的头衔拿出来,斜杠还可以继续拆分成 历史作家/传记作家/战地通讯记者/回忆录记者。




丘吉尔21岁写出了第一本小说,24岁跻身世界最高报酬记者之列,一生笔耕不辍写就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并于1953年凭借《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此前他一直被认为是和平奖的热门人选)。


丘吉尔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国家首相。瑞典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由于他在描绘历史与传记方面之造诣和他那捍卫崇高的价值的杰出演讲。”

的确,二战爆发期间,当选为首相的丘吉尔在战争中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被誉为自从古罗马时代的西塞罗以来西方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演讲家。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有三篇,这部电影里上了两场:1940年在临危受命成为战时首相的就职演说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法国沦陷,英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时,给英国人民信心和力量的Their Finest Hour(荣光时刻)。敦刻尔克大撤退胜利后他向议会报告的Report the Miracle of Dunkirk(报告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在上部敦刻尔克电影里用了。

电影中,这些演讲都是光辉时刻:无可阻挡的韵律与反复使用的语句连在一起,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将在法国作战,

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

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

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

我们将在海滩作战,

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

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

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绝不投降。


“在我们身后------聚集着破碎的国家和被奴役的民族------对于所有人来说,野蛮的漫漫长夜将要降临,即使有希望之星出现,这长夜也无法打破,除非我们战而胜之,我们必须战而胜之,我们定能战而胜之。”


有意思的是,早年丘吉尔是个学渣,但估计一直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他从未看低过自己。作为一个没落贵族家的幼子,经济上并不宽裕,但他抓住了写作这条路,并大获成功。据统计,在1929至1937年间,丘吉尔的年收入为12883英镑,比当时的专业作家还高出10倍~12倍。所以说,他还打破了一个定论:会写的不会说,会说的不会写。

当然,在丘吉尔的文学生涯中,军事历史是他的写作主题。1920年代,丘吉尔完成四卷丛书《世界危机》发表对一战的见解;1948年~1954年间,他又写下六卷本的二战回忆录,因此获得诺奖。丘吉尔本人虽没有去现场领奖,但也奉上了有趣的答谢词:“但愿你们没有错。我觉得你我双方都冒着相当的危险。”

作为腐国的一个冷幽默段子手,他的名言常见于书店、图书馆书架。对于写作这件“主业”,他曾有过这样一段叙述:

“写书就像一场冒险。开始时,它是玩具,也是娱乐。然后它成为一位情妇,再而成为一位主子,再往后则变成一位暴君。最后一个阶段是你终于认了命,你把这头怪兽给杀了,然后拖到外面示众去。”

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影片最后那句结语,走出影院的时候,好几对情侣都在比着背诵。一对儿说,要用在炒股上;一对儿说,还是用在职场上吧。这里中文版送给各位备用(你可能注意到了:开篇题图配的是英文):



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只有继续向前的勇气。


——温斯特·丘吉尔



行文至此,觉得还是不够尽兴,财神姐姐在此借用环球影画总结的丘吉尔度过至暗时刻的五大关键点,你不妨看看自己占了几条:


对未来的敏锐洞悉



作为身处战争漩涡的大国元首,丘吉尔永远都比别人看得更远一步。


懂得取舍


领导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是你选择做什么,而是选择不做什么。


目标导向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丘吉尔是践行这句话最坚决的人。



一颗大心脏


丘吉尔有一颗属于领导者的大心脏。他的坚韧、勇敢和魄力,就像他的微笑和“V”字手势一样,自带强大的精神力量。



强大的个人魅力


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绘画是专业水准,再加上举世无双的演讲能力、感召力……丘吉尔的个人魅力使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人民愿意相信这样一个从容不迫的首相。


正好时值岁末,再送大家几句丘吉尔掷地铿锵、坚韧有力的名言,顺祝冬安:


1. If you’re going through Hell, keep going. 
如果你身陷地狱,那就继续前行。


2. Success is going from failure to failure without loss of enthusiasm. 
成功就是从失败走向失败而不失去热情。


3. You have enemies? Good. That means you've stood up for something, sometime in your life. 
你有敌人?很好。那意味着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你曾经站出来维护过某样东西。


4. Courage is what it takes to stand up and speak; courage is also what it takes to sit down and listen. 
勇气意味着站起来说话,勇气也意味着坐下来倾听。


5. A pessimist sees the difficulty in every opportunity; an optimist sees the opportunity in every difficulty. 
悲观主义者在每一个机会中看到困难,乐观主义者在每一个困难中看到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