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伟天英 2018-03-11

釉面和釉彩本质上就是一种“装饰”技法。在它们还未形成与普及之初,实际上是有很多简单实用的装饰技法的,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陶瓷从发端实用器开始,就注意实用与美观相结合,创造出了很多的装饰技法。但这些装饰技法并不都是在一个并列时间段产生和消失,而是一段特定时间内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生产工艺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习俗与审美都在发生着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会体现在陶瓷的装饰技法上。于是我们会看到,陶瓷的装饰技法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产生,又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消失。当你对陶瓷的装饰技法有了深入的研究,就能够一眼而观出陶瓷的大概年代和窑口,然后,再按照这个年代的时代特征去求真辨伪。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①彩陶:产生于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还有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的陶器装饰都代表了商代以前的主流。在陶器成器后入窑前,用黑色或红色矿物质颜料在陶器上绘制图案,入窑后烧成。因为是在入窑前绘制,其色入骨,这些陶器即使磨得很光,但色彩依然清晰完整。

②彩绘陶:从春秋战国到汉代的陶器装饰一般都是陪葬品。在烧好的陶器器皿和陶俑上,用彩色矿物颜料勾绘出图案,一般有黑、白、蓝、红四色。由于是烧好后再绘,色彩一般附印在表面,出土后就会脱落,少数残留也会变成黑色污物般附在表面,或者存浮在器表的附着物上,一碰即落。这些都是鉴定的特征。相反,若是色泽鲜明,附着有力的,入骨很深的,都有可能是后仿。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③戳印纹陶:商周时期陶器上,在陶器做成后随意用竹杆、指甲等硬物在陶器上戳印出密布的排列印纹,用以装饰器表,这类陶器出产的年代多是商周。

④印纹灰陶。商周开始,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⑤压印纹:西周时,陶器在制坯干后打磨,并用硬物在坯体上压印出相应的几何纹饰。这种纹饰粗看并不明显,待入窑烧制好后,印过的地方由于密度大于其它部分,因而形成相应的图案。

⑥印纹黑陶:一种开始作为比较成熟固化的装饰技法,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一般有麻布纹、布纹、云雷纹、圈纹、线纹等等。有的就是用自用的席子等工具往上印,有的则是用刻好的木拍板拍印。这种陶器纹路一般有两个特征。一是拍印时,器皿里面要用手顶住,以免拍印变形。因而器内有顶窝手印,另一个特征是拍印时不能一次拍完,因此会留下多次接头错纹的地方。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⑦模印堆贴:从魏晋南北朝青瓷开始到唐代的长沙窑贴花,都有明显的模印贴塑。模印贴塑是一种用木头凹雕出堆贴模子的装饰技法。魏晋时,一般都是堆塑的魂瓶、仓、罐上模印出小动物、人物的泥塑,然后贴在瓶罐上。长沙窑的堆塑贴花则更进一步,能够模印出“胡人”、鸟雀花枝等,有的还上色釉。模印堆塑最后在明清时形成德化窑的特有装饰,梅花杯以及其它器皿都有用堆塑来保持其白釉瓷的装饰特色。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⑧印花装饰:宋代定窑开始流行起来。将纹饰刻在木头的阳模上,或者烧制成陶的模子,然后在器坯子未干之前压印出纹饰。纹饰样式以花鸟纹饰居多,一般都是在碗上。上釉后入窑烧制,出来后就会有成套的,纹饰相同的器皿了。这种装饰以定窑碗以及景德镇宋元时的双鱼碗、花枝碗尤为出名。宋元龙泉窑也有这类印花的双鱼盘。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⑨刻花装饰,宋代刻花装饰在南北窑场普遍流行。无论是定窑、景德镇窑还是磁州窑都以刻花为主要的装饰手法。宋代崇尚青白典雅的装饰色调,在青白典雅的瓷胎上面刻花,就成为主要的胎装饰手法。大量的生产需求从而推动了刻工刻划技术的提高。宋、元刻花刀法犀利、线条流畅是非常显著的特点,景德镇的“半刀泥”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出名的刀法。到了元代后,刻花技艺衰败。

鉴定时完全可以从刀法上分辨出现代仿品。刻工一天要做数量繁多,同样的刻花产品。于是,他们都练就了疾、快、准的刀法。纹样就在心中,手随心而动。当时刻花,一刀下去一个弧线就是一刀完成,没有停顿,瞬间走完,表现在瓷器上就是线条非常流畅。反观现代仿品,一刀一刀对着纹样慢慢修出,用放大镜观察不难发现走刀过程中的停滞现象,瓷器线条明显不如真品流畅。

⑩划花装饰,也叫篾划花。用修好的竹篾刀在器皿上随意流畅地划出纹饰。一般都是用竹刀或有多个尖锋的多头竹刀,画出的波浪纹,曲线是多个并列的线条,装饰性很强,也是宋代民间窑口的一种装饰手法。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⑪剔花装饰:以宋代磁州窑为主的一种北方大众装饰手法。分白釉剔黑地,黑釉剔白地等多种手法。在黑色的胎土上,上白色化状土,然后用刀在绘好的纹饰上剔除白色部分,露出黑色的胎地,烧成后形成黑白强烈的图案,装饰效果很强。宋元辽金,在整个北方都流行这种装饰。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⑫珍珠地划花装饰,宋代北方窑口的一种装饰。以磁州窑系的登封窑为主创。在白釉器上用小园管在上面戳出无数小圈纹饰,如珍珠散落其上,而后再划上主纹饰,形成装饰,登封窑的主要作品。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⑬黑釉画花:宋代磁州窑最负盛名的装饰,是继唐代长沙窑的黑釉画花后,在中国陶瓷绘画上的一次革命,为明清青花瓷打下了绘画基础。绘画多以毛笔为工具,所以绘画出来的纹饰有民间手画的特色,民俗味很浓。另外也有铁锈花等绘画技法。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⑭暗刻花:明代青花瓷器的一种装饰手法。在白釉下暗刻龙纹或其它纹饰,入窑烧成后釉面覆盖,也看不到纹饰的存在,而在近光一照,发现暗刻游龙在器中若隐若现。有的暗龙与青花纹的明龙叠印在一起,一明一暗又分毫不差。这种装饰手法在明中期后就没有了。到了顺治年间曾短暂流行,在器口器足暗刻边饰,后来在康熙后就销声匿迹了。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⑮露胎火石红:明代正德年间,在青花制品的碗盘中,模印一条鱼,全器上釉后唯剩鱼露胎,烧成后天然的火石红形成青花盘中一个红鱼,也有上附有装饰色彩的,可能是起源于龙泉窑的发明。

⑯法花装饰:元代到明代流行的一种装饰手法。主要是山西窑口的发明,后来发展到景德镇瓷器也有效仿。若瓷器中有法花,则就是清代康熙以后的。其手法是在蓝地上绘画纹饰,然后用管装工具在纹饰边用白釉堆出凸出的线条,画面立体感强。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⑰青花堆粉:清代嘉庆时开始流行的一种装饰手法。先在青花的胎骨上按照图案花纹的形状堆施一层白粉质瓷粉,干后在上面绘制青花图案,后再施以透明釉烧制。烧成后的青花纹饰堆起,白色上的青花分明,立体感强。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品在康熙时就有,但很少且不成熟,直到嘉庆年间才开始流行。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⑱青花玲珑装饰:起源于宋代,景德镇的特有装饰作品。在瓷坯体上钻出一个像米粒大小的小孔,上釉烧成后形成一个个如米粒一般的透明孔洞。这种成品在明代成化年间就有出现,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成为大众货,外销瓷中多有这种瓷器。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⑲刻瓷装饰:清末开始,由于金刚钻这种工具的引入,于是在白瓷上刻划纹饰成为一种新的装饰技法。其中较为有名的人物,如戴玉屏号称铁画针。老刻瓷刀锋线条平滑,刻出的线在放大镜下流畅,而新工后刻的线条上有很多崩瓷的小齿,这是因为刻画速度慢所致。

《陶瓷鉴定十二讲》第四讲 釉面与釉彩

本文转载自夏志钢(武汉壶语堂博物馆馆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